一种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50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的右上方转动连接有丝杆,且所述工作架的后侧安装有电机,并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丝杆的左方;还包括:移动座,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的外侧,且所述移动座的上下两侧均铰接连接有移动杆,并且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铰接连接有安装架。该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利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对线束进行分隔梳理,且可保证上下对称分布的线束交错分布,并可通过转动丝杆,驱动移动座带动移动杆转动,从而可控制安装架带动限位轮移动,对线束的张紧度进行调整,保证线束的平直。保证线束的平直。保证线束的平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纱线压合
,具体为一种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是将多束玻璃纤维纱线压合成一片状的机械设备,是对玻璃纤维布料进行加工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
[0003]公开号为CN213624527U名为一种包覆机皮圈牵伸压合装置,包括包覆机支撑柱,所述包覆机支撑柱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支撑架,所述第一横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包覆纱线限位块,所述包覆纱线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支撑架,所述第二横支撑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滑块。该一种包覆机皮圈牵伸压合装置设置有皮圈和压辊轴,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圈,通过第一横支撑架上的包覆纱线限位块,将纱线从包覆纱线限位块中穿过,再从皮圈与压辊轴之间穿过,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位于压辊轴的底部和顶部,能很好的使包覆纱线与压辊轴、皮圈很好的接触进行压合,有效的避免了纱线粗细不均匀,提高了生产质量。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不能对玻璃纤维纱线进行梳理,不利于纱线束的分隔输送,且不能对纱线束的张紧度进行调整,不利于纱线束的平直,降低后续纱线束之间的压合连接紧密度和平整度。
[000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不能对玻璃纤维纱线进行梳理,不利于纱线束的分隔输送,且不能对纱线束的张紧度进行调整,不利于纱线束的平直,降低后续纱线束之间的压合连接紧密度和平整度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的右上方转动连接有丝杆,且所述工作架的后侧安装有电机,并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丝杆的左方;
[0008]还包括:
[0009]移动座,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的外侧,且所述移动座的上下两侧均铰接连接有移动杆,并且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铰接连接有安装架;
[0010]限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的前侧,且所述限位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调节杆;
[0011]上转杆,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且所述上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并且所述上转杆的下方设置有下转杆,所述下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
[0012]第一齿轮,键连接在所述上转杆和所述下转杆后方的外侧,且所述上转杆和所述
下转杆前方的外侧安装有驱动轮,并且所述驱动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二调节杆;
[0013]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且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的左方,并且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开设有线槽;
[0014]上辊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且所述上辊轴的下方设置有下辊轴,并且所述上辊轴和所述下辊轴后端的外侧均键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上辊轴和所述下辊轴前方的外侧均安装有压合辊,且所述上辊轴和所述上转杆通过皮带连接;
[0015]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侧壁内,且所述限位块的前端安装有压合板,并且所述压合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工作架弹性连接,所述压合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面;
[0016]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压合板左下方,且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安装有齿块;
[0017]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侧壁上,且所述转轴的前端键连接有半齿轮,并且所述转轴与所述下辊轴通过皮带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关于所述丝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移动杆连接在所述移动座和所述安装架之间,并且所述安装架的俯剖面为“土”形结构,同时所述安装架贯穿所述工作架的侧壁并与所述工作架滑动连接,此设计可利用移动杆控制安装架移动,且避免安装架移出工作架。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限位轮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为光滑弧形结构,并且相邻2个所述第一调节杆之间为粗糙状结构,此设计可利用第一调节杆对线束进行梳理,并将线束分隔。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杆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驱动轮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端部为光滑弧形结构,并且相邻2个所述第二调节杆之间为粗糙状结构,此设计可利用第二调节杆对线束进行分隔输送。
[002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俯剖面为“T”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块贯穿所述工作架的侧壁与所述压合板连接,并且位置相互对应设置的所述压合板与所述固定板相互平行分布,此设计可利用限位块保证压合板的竖直移动,利用压合板和固定板对线束进行压合。
[0022]优选的,所述齿块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半齿轮之间,且所述连接杆的最低点低于所述压合板的最低点,此设计可利用半齿轮的转动驱动连接杆间歇性下移,从而控制压合板间歇性下移。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该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利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对线束进行分隔梳理,且可保证上下对称分布的线束交错分布,并可通过转动丝杆,驱动移动座带动移动杆转动,从而可控制安装架带动限位轮移动,对线束的张紧度进行调整,保证线束的平直,进而实现对玻璃纤维纱线的梳理,并保持玻璃纤维纱线的平直度;
[0025](2)该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设置有压合辊和压合板,利用2个同时反向转动的压合辊可对线束进行压合,且利用半齿轮的转动驱动压合板间歇性移动,保证线束顺利输送的同时,可对线束进行再次压合,利用二次压合的方式,保证线束压合的紧密性和平整度,且整个装置只需一个驱动源即可实现,实现节能高效,并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俯剖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移动座侧剖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固定座侧剖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限位块俯剖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工作架;2、丝杆;3、移动座;4、移动杆;5、安装架;6、限位轮;7、第一调节杆;8、电机;9、上转杆;10、下转杆;11、第一齿轮;12、驱动轮;13、第二调节杆;14、上辊轴;15、第二齿轮;16、下辊轴;17、压合辊;18、限位块;19、压合板;20、转轴;21、半齿轮;22、连接杆;23、齿块;24、弹簧;25、固定板;26、固定座;27、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梳理保持平直的玻璃纤维纱线压合装置,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的右上方转动连接有丝杆,且所述工作架的后侧安装有电机,并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丝杆的左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座,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的外侧,且所述移动座的上下两侧均铰接连接有移动杆,并且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铰接连接有安装架;限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的前侧,且所述限位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调节杆;上转杆,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且所述上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并且所述上转杆的下方设置有下转杆,所述下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第一齿轮,键连接在所述上转杆和所述下转杆后方的外侧,且所述上转杆和所述下转杆前方的外侧安装有驱动轮,并且所述驱动轮的外侧连接有第二调节杆;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且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的左方,并且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开设有线槽;上辊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且所述上辊轴的下方设置有下辊轴,并且所述上辊轴和所述下辊轴后端的外侧均键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上辊轴和所述下辊轴前方的外侧均安装有压合辊,且所述上辊轴和所述上转杆通过皮带连接;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架的侧壁内,且所述限位块的前端安装有压合板,并且所述压合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工作架弹性连接,所述压合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工作架的前侧面;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压合板左下方,且所述连接杆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尚平王俊王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根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