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面导流支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337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台车面导流支墩,包括:车架;若干组以向心摆放方式设在所述车架顶部的导向组件;以及设在每组所述导向组件中心处的中心通道;所述导向组件中均布有供气流流动的气流通道;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向心分布的导向组件,在工件的底部留出供气流均匀向外流动的气流通道,提高了气流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炉温均匀性,通过将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设置为直边和弧面相结合的结构,弧面将气流引向气流通道内,确保气流向外均匀扩散流动,通过设置隔离带对相邻的两组扩散气流进行分割,以减少两组扩散气流接触后产生的碰撞和干涉,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流动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流动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流动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车面导流支墩


[0001]本技术涉及台车式加热炉
,尤其涉及台车面导流支墩。

技术介绍

[0002]燃气台车式焙烧炉等工业加热炉在对工件进行高温热处理的过程中,可根据工艺要求使用导流装置将热风送入炉膛,对炉内的工件进行加热,以提高热处理效果,。
[0003]中国专利CN 213713915 U公开了一种台车式加热炉的导流装置,包括加热箱和导流机构,加热箱的内部设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包括抽气组件和连接组件,加热箱两侧均连接有抽气组件,两个抽气组件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抽气组件包括抽风器、热风管、进气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一出气管,抽风器的一侧连接于加热箱的一侧,抽风器的底部连接有多根热风管,抽风器的一侧连接有多根进气管,多根进气管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加热箱的内部,多根进气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一连接管。通过在加热箱内部设置导向机构,这样对零件进行全方面的供热淬炼,提高了台车式加热炉的效率,且加热效果好,这样加工出来的零件的质量得到提高。
[0004]但是该技术方案的导流过程为:热气经由设在炉体两侧的第一出气管以及炉体顶部的第二出气管进行分散,三组出气管中流出的气流容易因对向流动和相互垂直流动而产生干涉的现象,导致气流紊乱,流动性较差,且工件会对气流造成阻挡,尤其是位于炉内底部的气流被工件和台车所阻挡,流动性进一步降低,进而影响到炉温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台车面导流支墩,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向心分布的导向组件,在工件的底部留出供气流均匀向外流动的气流通道,从而提高了气流的流动性和均匀性,解决了加热炉中气流的流动性不均匀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台车面导流支墩,包括:
[0008]车架;
[0009]若干组以向心摆放方式设在所述车架顶部的导向组件;以及
[0010]设在每组所述导向组件中心处的中心通道;
[0011]所述导向组件中均布有供气流流动的气流通道。
[0012]具体的,车架的底部设有车轮;焙烧炉的炉体内设有送风系统,送风系统优选但不限于循环风机,送风系统的风口与中心通道对齐;
[0013]在热处理时,将待处理工件放置在导向组件,且待处理工件分布在中心通道的外侧,将载有待处理工件的车架送入炉体内,车架移动到位时,中心通道位于风口的下方,关闭炉门后进行热处理;
[0014]送风系统产生的气流经由中心通道流到底部之后,沿着导向组件中的气流通道横向流动,通过中心通道和向心设置的气流通道,可提高炉内气流的流动性,进而提高炉温均
匀性。
[001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若干沿所述中心通道的向心线呈放射状均布的第一导向柱,同一组所述第一导向柱之间的间隙组成气流通道。
[0016]具体的,每个第一导向柱的轴心线均位于中心通道的向心线上。
[0017]气流经由中心通道流到底部之后向外分散流动,通过设置向心分布的气流通道,可使得气流沿着气流通道更均匀的分散开,从而提高炉温的均匀性。
[0018]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导向柱中面向所述中心通道的侧壁为弧面,所述第一导向柱中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侧壁为直边。
[0019]具体的,每个第一导向柱的弧面中心均面向中心通道的中心;
[0020]通过设置弧面对气流进行引流,气流向外扩散时先与弧面接触并沿着弧面流动至直边处,随后,气流沿着相邻两个第一导向柱的直边侧壁之间的气流通道流动,通过设置直边侧壁对气流进行导向,减少相邻两个气流通道内气流的互相干涉;最终,气流在到达中心通道的底部之后,沿着放射状均布的气流通道均匀的向外流动。
[0021]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设在相邻两组所述导向组件之间用于阻隔气流的隔离带。
[0022]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隔离带包括若干均布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阻隔在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导向柱之间。
[0023]作为一种优选,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柱相靠近的一面为弧面,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另外两个侧壁为直边。
[0024]具体的,第二导向柱中的直边与相邻两组所述中心通道的中心连接线相垂直;每个中心通道内的气流都均匀的向外扩散流动之后与第二导向柱的直边接触,并沿着直边继续向外流动,通过设置隔离带对相邻的两组扩散气流进行分割,以减少两组扩散气流接触后产生的碰撞和干涉。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技术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向心分布的导向组件,在工件的底部留出供气流均匀向外流动的气流通道,提高了气流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炉温均匀性。
[0027](2)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设置为直边和弧面相结合的结构,弧面将气流引向气流通道内,确保气流向外均匀扩散流动。
[0028](3)本技术通过设置隔离带对相邻的两组扩散气流进行分割,以减少两组扩散气流接触后产生的碰撞和干涉,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流动均匀性。
[002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提高炉内气流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保证炉温均匀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视图;
[0032]图3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第一导向柱分布状态局部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与送风系统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实施例一
[0038]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台车面导流支墩,包括:
[0039]车架1;
[0040]若干组以向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台车面导流支墩,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若干组以向心摆放方式设在所述车架顶部的导向组件;以及设在每组所述导向组件中心处的中心通道;所述导向组件中均布有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面导流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若干沿所述中心通道的向心线呈放射状均布的第一导向柱,同一组所述第一导向柱之间的间隙组成气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面导流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中面向所述中心通道的侧壁为弧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新单广靳宏雷邱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顺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