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84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属于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领域,包括发射船准备、火箭登船、发射船就位、发射前技术准备和火箭发射。本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我国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的方法空白,可实现捆绑式运载火箭在海上的快速灵活发射,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卫星发射能力开拓了新的技术方向,可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卫星批量快速发射需求。足日益增长的卫星批量快速发射需求。足日益增长的卫星批量快速发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轨互联网星座的快速发展对于运载火箭的一箭多星快速组网发射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固体运载火箭因其可长期贮存、发射准备时间短、保障要求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对于满足卫星批量快速发射需求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同时海上发射方式因其与国家现有发射场资源无冲突,不占用发射工位,受其它发射任务影响和限制小,具备更强的高频发射潜力。因此采用固体运载火箭进行海上发射,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星快速组网发射能力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000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实践中,发现现有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问题:
[0004]对于海上发射方式,国内目前只开展过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的冷发射实践,该火箭为单芯级构型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对于捆绑式运载火箭尚无发射先例与解决方案。捆绑式运载火箭因其构型复杂,无法采用冷发射方式执行发射。
[0005]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是本领域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可以实现捆绑式运载火箭的海上热发射,充分发挥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大运载能力优势,能够实现高频次、低成本发射,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卫星批量快速发射需求。
[0007]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0008]发射船准备,发射船侧边与码头对接,缆绳系固,铺设登船钢板;
[0009]火箭登船,火箭固定至发射台上,通过运输车辆将火箭和发射台的组合体运至发射船的发射工位处,发射台与发射船甲板连接固定,运输车辆退出,移动式勤务平台到位,撤除登船钢板;
[0010]发射船就位,发射船机动至预定的海上发射点位停泊;
[0011]发射前技术准备,火箭与地面测发控系统连接进行发射前测试,火箭与加注系统连接并进行推进剂加注,移动式勤务平台撤离,火箭与支撑盘解锁;
[0012]火箭发射。
[0013]优选的,所述火箭与所述发射台以组合体形式通过垂直方式进行转运和登船。
[0014]优选的,所述火箭通过支撑盘和防风拉杆与所述发射台台面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数量与所述火箭助推器数量相同;所述防风拉杆的数量为所述火箭助推器数量的3倍。
[0016]优选的,所述发射船的甲板上挖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部设置有导流锥。
[0017]优选的,所述导流锥为双面导流锥。
[0018]优选的,所述发射台的中部具有匹配所述火箭捆绑构型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与所述导流槽连通。
[0019]优选的,所述发射台还包括四个高度可调的支腿。
[0020]优选的,所述移动式勤务平台包括活动部分、固定部分和行走轮组;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固定部分铰接。
[0021]优选的,所述运输车辆包括用于对所述火箭与所述发射台的组合体进行驮起与放置的升降调节机构。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填补了我国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的方法空白,可实现捆绑式运载火箭在海上的快速灵活发射,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卫星发射能力开拓了新的技术方向。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火箭与发射台组合体的垂直转运和登船仅需使用运输车辆实现,火箭登船后无需起竖操作也无需相关的起竖保障设备,使用的工装工具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
[0025]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所述移动式勤务平台具备自行移动、勤务保障、环境支持和侧向辅助支撑箭体功能,能够满足火箭在发射船上的勤务操作保障需求和环境保障需求。
[0026]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所述发射船上挖有导流槽,导流槽内设置有双面导流锥,可将火箭热发射时产生的燃气排导至船体以外,减小火箭起飞阶段燃气对船体的力、热冲击,改善火箭起飞阶段的气动载荷环境,提高火箭海上发射起飞阶段的安全性,同时满足发射船多次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7]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
[0028]图中: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射船准备状态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射船上导流槽和导流锥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射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火箭与发射台的组合体登船过程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式勤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火箭与发射台的组合体登船后移动式勤务平台到位状态示意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射前技术准备状态示意图。
[003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8]10、发射船,11、甲板,12、导流槽,13、导流锥,20、码头,
[0039]30、登船钢板,40、运输车辆,50、发射台,51、支撑盘,52、防风拉杆,53、台面,54、支
腿,60、火箭,70、地面测发控系统,80、推进剂加注系统,90、移动式勤务平台,91、活动部分,92、固定部分,93、行走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1]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0042]步骤S1、发射船10准备,发射船10侧边与码头20对接,缆绳系固,铺设登船钢板30。
[0043]具体的,发射船10侧边与码头20对接,发射船10缆绳系固于码头20上,铺设登船钢板30。发射船10的甲板11上挖有导流槽12,导流槽12内部设置有导流锥13,导流锥13顶端朝向发射船甲板11上的通孔。导流槽12和导流锥13的形状和尺寸根据火箭60起飞级发动机技术参数和发射船10可用空间进行设计确定。本实施例中,导流槽12的深度为10m,导流锥13采用双边倒流方式,高度为5m。登船钢板30的尺寸根据发射船10船体尺寸、运输车辆40尺寸、运输车辆40登船过程中的载重进行设计确定。本实施例中,登船钢板30的厚度为50mm。本实施例中,发射船10的甲板11与码头20的间隙控制在100mm至300mm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实施步骤:发射船准备,发射船侧边与码头对接,缆绳系固,铺设登船钢板;火箭登船,火箭固定至发射台上,通过运输车辆将火箭和发射台的组合体运至发射船的发射工位处,发射台与发射船甲板连接固定,运输车辆退出,移动式勤务平台到位,撤除登船钢板;发射船就位,发射船机动至预定的海上发射点位停泊;发射前技术准备,火箭与地面测发控系统连接进行发射前测试,火箭与加注系统连接并进行推进剂加注,移动式勤务平台撤离,火箭与支撑盘解锁;火箭发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与所述发射台以组合体形式通过垂直方式进行转运和登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通过支撑盘和防风拉杆与所述发射台台面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热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的数量与所述火箭助推器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帅布向伟彭昊旻王永刚腾瑶王亚男魏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空间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东方空间西安宇航技术有限公司东方空间海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