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齿齿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29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锯齿齿形,所述锯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连接刃和侧刃,且两侧对应的侧刃相交形成齿尖,相邻锯齿之间设有排屑槽,排屑槽的靠近锯头一侧的槽边与该槽边最近相邻锯齿的连接刃相连,排屑槽的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与该槽边最近相邻锯齿的连接刃之间的夹角为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锯齿齿形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锯齿齿形。

技术介绍

[0002]锯子是用来把木料、金属等材料锯断或锯割开的工具。园林锯是锯子中的一个种类,其切割对象为湿木头,湿木头本就因水分含量高,纤维坚韧,阻滞力大而切割困难,而现有的园林锯由于齿形设计不合理,在使用期间往复拉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湿锯屑容易堆积在相邻的锯齿之间,更使得夹锯、排锯屑困难的情况频繁发生,当锯子卡在湿木头中时,不得不将锯子取出,清除完锯齿间的湿木屑之后,才能继续工作,这极大增加了操作的不便,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公告号为CN109807393B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2/3T变分齿量扭转齿形的双金属带锯条,包括:包括齿条本体,齿条本体上分布有若干锯齿,所述锯齿沿齿条本体的长度方向成组排列,每组锯齿由五个分齿组合而成,分别为中间导向齿、左分齿Ⅰ、右分齿Ⅰ、左分齿Ⅱ和右分齿Ⅱ,每组锯齿分齿的分齿量为变分齿量,其中左分齿Ⅰ的分齿量F1=0.24

0.26mm,左分齿Ⅱ的分齿量F2=0.40

0.42mm,右分齿Ⅰ的分齿量F3=0.40

0.42mm,右分齿Ⅱ的分齿量F4=0.24

0.26mm,每组锯齿的分齿高度B=2.4

2.6mm,所述分齿的扭转角为θ=4
‑6°
,所述相邻两个分齿之间形成的齿槽为圆弧形,齿槽半径R=2.4

3.9mm。上述申请中虽然可以使得切削钛合金和镍基高温合金的板材和棒材,切屑效率可提高30%

40%,带锯条使用寿命提高20%

30%。但是其所公开的为双金属带锯条,所切割的是高速切削钛合金和镍基高温合金的板材和棒材,并不能适用于人工使用的园林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有技术中锯子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夹锯、排屑困难等问题,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锯子使用时能及时进行排屑,有效防止夹锯现象发生的锯齿齿形。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锯齿齿形,所述锯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连接刃和侧刃,且两侧对应的侧刃相交形成锯齿尖端,相邻锯齿之间设有排屑槽,排屑槽的靠近锯头一侧的槽边与该槽边最近相邻锯齿的连接刃相连,排屑槽的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与该槽边最近相邻锯齿的连接刃之间的夹角为110
°
~160
°
。本技术中排屑槽向远离锯齿尖端的方向内凹,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与其相邻锯齿的连接刃之间夹角设置为110
°
~160
°
,使得排屑槽内的空间更大,方便湿木屑从排屑槽内排出,在园林锯使用过程中可减小湿木屑卡在排屑槽内的可能,进而减小在切割木头时发生夹锯的可能,提高了操作顺畅度和切割效率。
[0005]作为优选,锯齿排列成直线,各锯齿尖端的连线为直线,各锯齿尖端的连线为第一基准线,排屑槽的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与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为35
°
~55
°
。通过大量的测试数据表明,排屑槽的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与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控制在此范围内,这样切割湿木头时具有较高效率,也不容易发生夹锯现象。
[0006]作为优选,锯齿的朝向锯尾一侧的侧刃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为70
°

80
°
。通过大量的测试数据表明,锯齿的朝向锯尾一侧的侧刃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控制在此范围内,这样切割湿木头时具有较高效率,也不容易发生夹锯现象。
[0007]作为另选,锯齿排列成弧形,各锯齿尖端位于一弧线上,锯齿尖端在该弧线上的切线为第二基准线,排屑槽的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与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为35
°
~55
°

[0008]作为优选,锯齿的朝向锯尾一侧的侧刃与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为70
°
~80
°

[0009]作为优选,锯齿为斜齿。斜齿有利于降低锯子拉动时的阻滞力。
[0010]作为优选,锯齿的齿尖角度为55
°
~75
°
。通过大量的测试数据表明,齿尖角度控制在此范围内,既能产生较高切割力,又能降低锯子拉动时的阻滞力。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齿形设计更合理,提高操作顺畅度和切割效率。本技术中排屑槽的槽边与锯齿连接刃的夹角更合理,形成更大的空间,方便湿木屑从排屑槽内排出,不易发生夹锯现象,从而提高操作顺畅度和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0014]图2为图1中一种角度标示图;
[0015]图3为图1中另一种角度标示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1

锯子本体,2

锯齿,21

后侧边,211

后连接刃,212

后侧刃,22

前侧边,221

前连接刃,222

前侧刃,23

锯齿尖端,3

排屑槽,31

前槽边,32

后槽边,4

第一基准线,5

第二基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锯齿齿形,应用于园林锯,园林锯包括锯子本体1,锯齿2分布于锯子本体1一侧。锯齿2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连接刃和侧刃,其中锯齿2朝向锯头一侧的侧边为前侧边22,朝向锯尾一侧的侧边为后侧边21;锯齿2的朝向锯头一侧即前侧边22上的连接刃为前连接刃221,前侧边22上的侧刃为前侧刃222;锯齿2朝向锯尾一侧即后侧边21上的连接刃为后连接刃211,后侧边21上的侧刃为后侧刃212;前侧刃222、后侧刃212相交形成锯齿尖端23。相邻锯齿2之间设有排屑槽3,排屑槽3的靠近锯头一侧的槽边为前槽边31,前槽边31与最近的相邻锯齿2上的后连接刃211相连,排屑槽3的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为后槽边32,后槽边32与最近的相邻锯齿2上的前连接刃221之间的夹角B1为120
°
。锯齿2排列成直线,各锯齿尖端23的连线为直线,各锯齿尖端23的连线为第一基准线4,排屑槽3的后槽边32与第一基准线4之间的夹角C1为45
°
。锯齿2的后侧刃212与所述第一基准线4之间的夹角D1为75
°
。锯齿2为斜齿,即锯齿2与锯子本体1长度方向成非直角的夹角。锯齿2的齿尖角度A1为60
°

[0021]锯子本体1锯切枝条时,由于排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锯齿齿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2)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连接刃和侧刃,且两侧对应的侧刃相交形成锯齿尖端(23),相邻锯齿(2)之间设有排屑槽(3),排屑槽(3)的靠近锯头一侧的槽边与该槽边最近相邻锯齿(2)的连接刃相连,排屑槽(3)的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与该槽边最近相邻锯齿(2)的连接刃之间的夹角为110
°
~16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齿形,其特征在于,锯齿(2)排列成直线,各锯齿尖端(23)的连线为直线,各锯齿尖端(23)的连线为第一基准线,排屑槽(3)的靠近锯尾一侧的槽边与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为35
°
~5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锯齿齿形,其特征在于,锯齿(2)的朝向锯尾一侧的侧刃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丹李井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