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24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包括:在客户端构建变电站基础数据;在制图端以带信息属性的图元模型绘制全站物理回路总图;基于制图端的物理回路总图或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服务端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的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在客户端配置二次设备的IPCD模型;基于物理回路,对二次设备IPCD模型端口进行实例化设计;基于实例化后的IPCD模型,定制各装置出图样板,自动实现数据库信息模型到制图端图模的转换;智能组缆,输出施工图深度的设计图纸和SPCD模型文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图纸设计效率和质量,并自动生成调试、运维所需要的SPCD模型文件。运维所需要的SPCD模型文件。运维所需要的SPCD模型文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于DL/T86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增加了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网络由IED设备、交换机、ODF设备、光缆联接而成,变电站自动化各类信息在过程层网络中传输,过程层网络中传输的GOOSE、SV信息为逻辑模型,建立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纤网络的物理模型是实现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关联的基础,也是变电站二次系统智能运维的基础。
[0003]现有国内智能变电站设计模式,物理回路通过CAD绘制各类图元线条表达,图元不带信息属性,设计成果为电子化图纸,需要工程师按约定的图例规则和文字描述,靠人脑读懂图纸要表达的信息,由于缺乏结构化的几何和非几何数据,无法让计算机识别。设计单位缺少实现变电站二次系统模型文件的数字化移交的手段,不能提供表达物理回路连接关系的物理配置描述SPCD模型文件,无法满足设计成果进一步在工程建设、运维、检修、调度等多个环节中的深化应用的需要。
[0004]名词解释:物理回路:描述二次设备物理网络连接关系总称,又称为实回路,用以标识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及其之间联系的二次回路物理连接关系;IPCD:单装置物理能力描述(Individual Physical Capability Description),采用XML文件格式,描述单个装置板卡、端口等物理能力的配置文件;SPCD:变电站物理配置描述(Substation Physical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采用XML文件格式,描述全站物理回路的配置文件;KKS编码:电厂标识系统,因《电网工程标识系统编码规范》采用KKS编码的结构框架,在本说明中指电网工程标识系统,根据标识对象的功能、工艺和安装位置等特征,来明确标识电网中的系统和设备及其组件的一种代码,编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扩展性、兼容性、适应性、可操作性、规范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能有效提高图纸设计效率和质量,并生成SPCD模型文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包括:在客户端构建变电站基础数据;在制图端以带信息属性的图元模型可视化绘制全站物理回路总图;基于制图端的物理回路总图或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服务端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的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
在客户端配置二次设备的IPCD模型;基于物理回路,对二次设备IPCD模型端口进行实例化设计;基于实例化后的IPCD模型,定制各装置出图样板,自动实现数据库信息模型到制图端图模的转换。
[0007]智能组缆,输出施工图深度的设计图纸和SPCD模型文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在客户端构建变电站基础数据具体为:在客户端创建电压等级、间隔、安装单元及其位置,对安装单元进行系统分类,并采用面分类法配置相应的KKS编码;设置安装单元的区域位置及关联间隔;将获取的变电站基础数据,存储于数据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在制图端以带信息属性的图元模型绘制全站物理回路总图,还包括:采用面分类法对设备进行分类并编码;将物理回路总图中所有对象分为设备和连接两大类;根据制图端绘制物理回路连线的起終点顺序确定物理回路起点和终点设备,物理回路连线成对绘出,自动确定收发端口方向属性,在只有收或发的设备之间,要求删除其中一条回路;物理回路总图中的设备在方案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为单块通用板卡,端口按设备绘制顺序以流水号自动编码;将图模信息转化成信息模型提交至服务端数据库进行存储,结合图论知识遍历二次设备及其连接关系,构建物理回路全局的拓扑。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制图端的物理回路总图或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服务端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的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在制图端,调用客户端创建的光配ODF模型,以绘图的方式,在物理回路中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具体为:以与物理回路连线正交的直线或打点的形式在制图端物理回路中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一条物理回路允许画多条正交直线或打多个点。
[0011]将添加光配ODF后的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各条包括光配ODF的物理回路列表;

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各条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列表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以厂站、电压等级、间隔、设备构建系统维度树目录,为物理回路列表索引树,间隔点展示以间隔下设备为起点或终点的全部物理回路,设备点展示以该设备为起点或终点的全部物理回路;将起终点设备为同屏、同小室的物理回路的ODF数量置0,默认通过跳纤、尾纤、尾缆直连;插入ODF的类别分起点设备屏柜ODF、中转ODF、终点设备屏柜ODF,起终点设备屏柜ODF自动过滤出起终点设备屏柜ODF,中转ODF未经过滤,在全站ODF中选择。
[0012]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客户端配置二次设备的IPCD模型,还包括:
手动创建是基于二次设备,根据工程供货厂家提供的二次设备二次光回路背板图,采用可视化方式创建板卡和端口,文件导入是设备厂商提供标准格式IPCD文件,基于单个装置一键导入完成配置;复制已配置完备的设备IPCD模型,批量粘贴至同类型设备,完成所有同类型设备的IPCD建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物理回路,对二次设备IPCD模型端口进行实例化设计包括物理回路起終点设备实例化、光配ODF端口实例化、物理回路ODF端口平行设计和端口实例复制,具体为:物理回路起終点设备实例化:采用可视化拖动的方式,将设备IPCD端口拖动至设备所在的各条物理回路中,建立设备IPCD端口与设备所在物理回路的关联;光配ODF端口实例化:可视化上下移动各物理回路调整其在ODF上所处的端口;物理回路ODF端口平行设计:当完成起点设备屏柜ODF设计后,顺序连接的下一个ODF自动匹配前一个ODF端口即完成设计;端口实例复制:按回路类型标识相同原则,将已完成间隔设计复制粘贴至另一间隔,对于跨间隔的回路,不复制非本间隔设备端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实现数据库信息模型到制图端图模的转换,具体为:(1)已实例化的IPCD模型包括设备—板卡—端口及其连接关系,制图端智能出图采用标准化定制模板,由板卡与体现物理回路的纤芯构成;(2)尾纤、尾缆、光缆的图元样式采用通用格式或由设计人员定制,尾纤、尾缆、光缆图元带有芯数、型号、去向等标签,标签与信息模型的属性关联,自动生成,图模一致。
[0015]进一步的,在设计建模的全过程,根据需要能随时或阶段性进行模型校验,并进行SPCD模型生成和校验。
[0016]进一步的,所述模型校验包括物理回路重复性校验、设备编码唯一性校验、不同类型设备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客户端构建变电站基础数据;在制图端以带信息属性的图元模型可视化绘制全站物理回路总图;基于制图端的物理回路总图或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服务端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的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在客户端配置二次设备的IPCD模型;基于物理回路,对二次设备IPCD模型端口进行实例化设计;基于实例化后的IPCD模型,定制各装置出图样板,自动实现数据库信息模型到制图端图模的转换;智能组缆,输出施工图深度的设计图纸和SPCD模型文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客户端构建变电站基础数据具体为:在客户端创建电压等级、间隔、安装单元及其位置,对安装单元进行系统分类,并采用面分类法配置相应的KKS编码;设置安装单元的区域位置及关联间隔;将获取的变电站基础数据,存储于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制图端以带信息属性的图元模型可视化绘制全站物理回路总图,还包括:采用面分类法对设备进行分类并编码;将物理回路总图中所有对象分为设备和连接两大类;根据制图端绘制物理回路连线的起終点顺序确定物理回路起点和终点设备,物理回路连线成对绘出,自动确定收发端口方向属性,在只有收或发的设备之间,要求删除其中一条回路;物理回路总图中的设备在方案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为单块通用板卡,端口按设备绘制顺序以流水号自动编码;将图模信息转化成信息模型提交至服务端数据库进行存储,结合图论知识遍历二次设备及其连接关系,构建物理回路全局的拓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制图端的物理回路总图或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服务端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的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在制图端,调用客户端创建的光配ODF模型,以绘图的方式,在物理回路中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将添加光配ODF后的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各条包括光配ODF的物理回路列表;

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各条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列表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以厂站、电压等级、间隔、设备构建系统维度树目录,为物理回路列表索引树,间隔点展示以间隔下设备为起点或终点的全部物理回路,设备点展示以该设备为起点或终点的全部物理回路;
将起终点设备为同屏、同小室的物理回路的ODF数量置0,默认通过跳纤、尾纤、尾缆直连;插入ODF的类别分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肇敏苗琰相里碧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福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