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77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踏板,其包括主踏板;通过螺栓固定于主踏板前后侧的托臂,托臂具有前支撑部和弯折连接的后枢接部,且前支撑部后侧和后枢接部都设置有减震孔;通过枢轴轴接于后枢接部的前摆臂和后摆臂,前摆臂和后摆臂上端都通过枢轴轴接于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座的装配支架,装配支架安装至车体;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侧面的电机座,电机座安装驱动后摆臂转动的电机;其中,前摆臂和后摆臂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前限位锁止块和后限位锁止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弯折的托臂配合前摆臂和后摆臂,进行主踏板的伸出和回收,稳定可靠;同时前限位锁止块和后限位锁止块在主踏板伸出后能够自行锁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强稳定和可靠性。稳定和可靠性。稳定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动踏板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踏板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电动踏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电动踏板是一种可以自动伸缩的汽车脚踏板,车门打开,电动脚踏板自动伸出,脚踏板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停止;车门关闭,电动脚踏板自动收回,脚踏板收回至车底,有种礼仪迎宾的感觉,电动踏板为高底盘汽车上下方便性提供便捷的服务,特别是对女性朋友及小孩或年纪大点的老人直接提供实用舒适功能,与固定踏板对比,不会降低车体的通过性,但是现有的汽车电动踏板在收缩时往下方移动进行收缩,容易在收缩的过程中碰到底盘下面的障碍物,造成安全隐患。
[0003]经检索,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带有双工位支撑功能的汽车电动伸缩踏板(申请号:201410652967.8,申请公布日:2014.11.17)。包括有踏板本体、第一踏板安装支架总成和正反转电机,所述的踏板第一安装支架总成包括有第一电机安装架、第一主驱动板、第一从联动板、以及第一伸缩支架,所述的第一伸缩支架的外端与踏板本体固定支撑配合,所述第一主驱动板与第一从联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安装架以及第一伸缩支架的内端铰接配合,构成平面四连杆结构,所述的第一伸缩支架在其伸出工位状态下,该第一主驱动板限位凸块和第一从联动板限位凸块相互对碰顶接限位配合,所述的第一伸缩支架在其缩回工位状态下,第一主驱动板的外廓面上设置有与第一伸缩支架的上端面限位顶接的第一主驱动板外凸部。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稳定性不好,支架对踏板的支撑不够牢固,且在收缩时往下方移动进行收缩,容易在收缩的过程中碰到底盘下面的障碍物,造成安全隐患。
[0004]另外,在电动踏板的使用过程中,承载能力大小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要素。现有市场上虽有较大承载能力的电动踏板,但通常结构设计均较复杂,即通过复杂的结构支撑作用实现较大承载能力,零部件繁多,稳定性差,成本高,且不利于维修。同时,由于繁杂的结构设计,现有市场上的电动踏板在伸缩的过程中的翻转角度较小,虽能满足常规使用,但在踏板回收由于翻转角度较小,容易出现回收不到位而使踏板板面不能很好的贴合车身,从而会导致踏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被碰撞而出现损坏,不利于保护踏板。
[0005]因此,一种结构稳固,踏板回收,伸出运行稳定,产品可靠性强的电动踏板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踏板,用于避免以往汽车踏板结构复杂,笨重,承载性低,伸出回收缺乏锁止限位,安全可靠性低的麻烦。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踏板,其包括主踏板;
[0008]通过螺栓固定于主踏板前后侧的托臂,托臂具有前支撑部和弯折连接的后枢接部,且前支撑部后侧和后枢接部都设置有减震孔;
[0009]通过枢轴轴接于后枢接部的前摆臂和后摆臂,前摆臂和后摆臂上端都通过枢轴轴接于固定座;
[0010]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座的装配支架,装配支架安装至车体;以及
[0011]设置于固定座侧面的电机座,电机座安装驱动后摆臂转动的电机;
[0012]其中,前摆臂和后摆臂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前限位锁止块和后限位锁止块。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前限位锁止块设置于前摆臂,且相对靠近上端,具有阶梯设置的上三角块和下侧抵块。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后限位锁止块设置于后摆臂,且相对靠近下端,具有阶梯设置的下三角块和上侧抵块;其中当主踏板伸出时,前摆臂和后摆臂相对靠近,上三角块和下三角块相互止抵,下侧抵块止抵下三角块的端部,上侧抵块止抵上三角块的端部。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下侧抵块位于上三角块中央,上侧抵块位于下三角块两端。
[00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主踏板中间外侧具有内凹部,内凹部两端外扩。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8]通过弯折的托臂配合前摆臂和后摆臂,进行主踏板的伸出和回收,稳定可靠;同时前限位锁止块和后限位锁止块在主踏板伸出后能够自行锁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强稳定和可靠性。
[0019]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电动踏板立体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电动踏板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主踏板10,内凹部11,托臂20,前支撑部21,后枢接部22,减震孔23,前摆臂30,后摆臂40,固定座50,装配支架60,电机座70,前限位锁止块80,上三角块81,下侧抵块82,后限位锁止块90,下三角块91,上侧抵块9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6]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电动踏板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电动踏板俯视图。
[0027]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电动踏板,其包括主踏板10,用于支撑脚踏,为长条形;通过螺
栓固定于主踏板10前后侧的托臂20,托臂20具有前支撑部21和弯折连接的后枢接部22,且前支撑部21后侧和后枢接部22都设置有减震孔23;通过枢轴轴接于后枢接部22的前摆臂30和后摆臂40,前摆臂30和后摆臂40上端都通过枢轴轴接于固定座50;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座50的装配支架60,装配支架60安装至车体;以及设置于固定座50侧面的电机座70,电机座70安装驱动后摆臂40转动的电机;其中,前摆臂30和后摆臂40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前限位锁止块80和后限位锁止块90。
[0028]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托臂20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踏板10的前后两侧,分为前支撑部21和后枢接部22,其中前支撑部21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踏板10的底部,完成主体支撑。而后枢接部22则向后弯折而出,并前后通过枢轴枢接有前摆臂30和后摆臂40,形成双连臂驱动,加强稳定。此外,前摆臂30和后摆臂40的另一端同样通过枢轴轴接在固定座50上,固定座50完成支撑固定,同时再由上侧的装配支架60固定至车体,完成安装。
[0029]电机座70设置于固定座50的侧面,用于安装电机,驱动后摆臂40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主踏板10伸出或回收,前摆臂30跟着运行,保持稳定。
[0030]另外,在前摆臂30和后摆臂40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前限位锁止块80和后限位锁止块90,两者在主踏板10伸出的时候,能够互相卡扣,完成锁止限位,提高主踏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踏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主踏板前后侧的托臂,所述托臂具有前支撑部和弯折连接的后枢接部,且所述前支撑部后侧和所述后枢接部都设置有减震孔;通过枢轴轴接于所述后枢接部的前摆臂和后摆臂,所述前摆臂和所述后摆臂上端都通过枢轴轴接于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装配支架,所述装配支架安装至车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侧面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安装驱动所述后摆臂转动的电机;其中,所述前摆臂和所述后摆臂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前限位锁止块和后限位锁止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踏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限位锁止块设置于所述前摆臂,且相对靠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驰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