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61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若干块一体化板单元通过横向型钢组件相互拼装在一起且固定在外墙上;一体化板单元之间通过电缆连接,一体化板单元的保温层与外墙之间通过粘结砂浆固定,相邻一体化板单元之间的间隙通过硅酮密封胶填充,横向型钢组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外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是装配式结构,施工安装更加便捷,能够实现保温光伏一体化板之间的快速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横向型钢组件将固定功能与走线功能相结合,简单适用,穿线和接线过程易于观察,便于操作;横向型钢组件中的两块腹板作为线盒,线盒上表面开有孔洞,且与一体化板单元的出线位置吻合,有效解决了外墙保温光伏板布线困难的问题。困难的问题。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光伏一体化
,尤其涉及一种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建筑业承载着节能减排重任,而建筑光伏一体化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路径。目前,太阳能光伏组件已在大型公共建筑屋面、高层建筑幕墙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形成了系列产品,例如光伏幕墙、光伏屋面等;但是,在建筑外墙保温光伏综合应用领域,相关产品及结构相对欠缺,对于线缆布设、快捷安装、稳定可靠等方面考虑欠缺,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产品型式及安装工艺。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针对外墙结构特点进行了创新研究,研发了一种新型的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设计了针对性的安装结构,使得整个安装过程具有适用性、快捷性以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解决了目前的建筑外墙保温光伏综合应用领域中存在的线缆布设困难、安装效率低下、安全可靠难以保障等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5]一种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包括一体化板单元,多块一体化板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横向型钢组件相互拼装在一起,一体化板单元之间通过正负极电缆连接,每一排相邻的一体化板单元之间预留空隙,空隙采用硅酮密封胶填充,横向型钢组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外墙上,一体化板单元背面通过粘结砂浆与外墙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板单元由前板玻璃层、前封装材料层、发电材料层、后封装材料层、后板玻璃层、保温层粘合压制而成;粘结砂浆涂抹在保温层上,发电材料层底部靠近两侧接引出线作为正负极电缆。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引出线端部安装有快插接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板玻璃层、后板玻璃层均采用钢化玻璃。
[0009]进一步地,所述前封装材料层以及后封装材料层采用EVA材料或POE材料或PVB材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材料层采用碲化镉薄膜等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采用膨胀聚苯板、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保温材料。
[0012]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型钢组件包括活动板和固定板,活动板为单块钢板,固定板为一体化结构,由两块腹板和一块翼缘板组成,两块腹板均位于翼缘板同一侧且均与翼缘板垂直,两块腹板宽度均与一体化板单元厚度保持一致;固定板的上部腹板开设有供正负极电缆穿过的穿线孔,活动板以及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膨胀螺栓的穿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排相邻的一体化板单元之间预留空隙的宽度尺寸为1~2mm。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所述的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采用的是装配式结构,施工安装更加便捷,能够实现保温光伏一体化板之间的快速安装。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型钢结构,将固定功能与走线功能相结合,结构简单适用,且减少了空间占用,穿线和接线过程易于观察,便于操作,两块腹板作为线盒,线盒上表面开有孔洞,且与一体化板单元的出线位置吻合,有效解决了外墙保温光伏板布线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安装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体化板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引出线布置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横向型钢组件安装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所述穿线孔布置示意图。
[0021]图中:1

一体化板单元;101

前板玻璃层;102

前封装材料层;103

发电材料层;104

后封装材料层;105

后板玻璃层;106

保温层;2

引出线;3

横向型钢组件;301

活动板;302

固定板;4

穿线孔;5

穿孔;6

膨胀螺栓;7

快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包括一体化板单元1和横向型钢组件3,若干块一体化板单元1通过横向型钢组件3相互拼装在一起且固定在外墙上,一体化板单元1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0024]如图2所示,一体化板单元1由前板玻璃层101、前封装材料层102、发电材料层103、后封装材料层104、后板玻璃层105、保温层106粘合压制而成;前板玻璃层101、后板玻璃层105均采用钢化玻璃,前封装材料层102、后封装材料层104均采用EVA材料或POE材料或PVB材料,发电材料层103采用碲化镉薄膜等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保温层106采用膨胀聚苯板、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保温材料。
[0025]如图3所示,发电材料层103底部靠近两侧接引出线2作为正负极电缆,分别与相邻一体化板单元1的电缆进行连接,且引出线2端部安装有快插接头7,快插接头7的设置使得线缆能够进行快速连接。
[0026]如图1、4、5所示,横向型钢组件3包括活动板301和固定板302,活动板301为单块钢板;固定板302为一体化结构,由两块腹板和一块翼缘板组成,两块腹板均位于翼缘板同一侧且均与翼缘板垂直,两块腹板宽度均与一体化板单元1厚度保持一致;固定板302的上部腹板开设有若干供发电材料层103底部引出线2穿过的穿线孔4,活动板301以及固定板302上均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膨胀螺栓6的穿孔5,且穿孔5位置优选设置于两块腹板之间。
[0027]如图1所示,实际施工中,自下而上在外墙上安装一体化板单元1,首先在一体化板单元1的保温层106表面涂抹粘结砂浆,然后将第一层固定板302放置在外墙根部,将涂抹好的一体化板单元1放置在第一层固定板302上部腹板上,并将引出线2穿过穿线孔4;然后将
一体化板单元1向着外墙方向轻压,使得保温层106通过粘结砂浆紧贴在外墙表面,此时,一块一体化板单元1贴合完成;按照同样的方法贴好完整的一排第一层一体化板单元1,并且保证每排相邻的一体化板单元1预留1~2mm空隙,可采用相应尺寸的垫块进行分隔,然后将相邻一体化板单元1的引出线连接在一起,最后再将第一层活动板301与第一层固定板302贴合,利用膨胀螺栓6将第一层活动板301以及第一层固定板302稳定固定在外墙上,进一步保证一体化板单元1的安装稳定性。
[0028]接着,在第一层一体化板单元1顶部安装第二层固定板302,保证第一层一体化板单元1顶部卡接在第一层固定板302下部腹板上,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板单元(1),多块一体化板单元(1)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横向型钢组件(3)相互拼装在一起,一体化板单元(1)之间通过正负极电缆连接,每一排相邻的一体化板单元(1)之间预留空隙,空隙采用硅酮密封胶填充,横向型钢组件(3)通过膨胀螺栓(6)固定在外墙上,一体化板单元(1)背面通过粘结砂浆与外墙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型钢组件(3)包括活动板(301)和固定板(302),活动板(301)为单块钢板,固定板(302)为一体化结构,由两块腹板和一块翼缘板组成,腹板均位于翼缘板同一侧且均与翼缘板垂直,腹板宽度均与一体化板单元(1)厚度一致;固定板(302)的上部腹板开设有供正负极电缆穿过的穿线孔(4),活动板(301)以及固定板(302)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膨胀螺栓(6)的穿孔(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外墙保温光伏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板单元(1)由前板玻璃层(101)、前封装材料层(102)、发电材料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江邓韬白蓉蓉张云华何苏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