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514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包括机架、粉碎机构、旋耕机构、开沟机构、播种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上设有若干组甩刀;还包括挡扶机构、导向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挡扶机构包括若干个一字排开的挡扶板,各挡扶板共同铰接在粉碎机构前侧的转轴上,各挡扶板可绕转轴单独转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首尾贯通连接的收拢腔、传送腔和覆种腔,其中所述收拢腔的远传送腔侧具有第一开口。该播种机可实现棉花秸秆粉碎、土壤施肥、旋耕以及播种的同时将混有粉碎后的棉花秸秆的土壤覆铺到种带上充当地膜,施肥精准,混有粉碎后的棉花秸秆的土壤覆铺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环境污染小。环境污染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棉花种植
,尤其是指一种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棉花是双子叶植物,叶片比较圆滑,破土能力相比小麦、玉米等单子叶植物较差,加上我国许多棉植区土壤较黏,播种后下雨容易在土壤表面起硬皮,从而导致棉花无法顺利地从土壤中生长出来,影响出苗率。为了保证棉花的出苗率,棉农一般都采用带有铺膜功能的棉花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还要进行放苗作业(即人工将膜开口以棉花苗生长出来),铺膜虽然提高了棉花的出苗率,但会产生环境污染、劳动力增加投入以及作业环节繁杂等问题。铺膜还存在一个弊端是收完棉花后,地膜很难回收,会有大量的残膜遗留在土壤中,土壤里的残膜越积越多,导致土壤结构不断恶化,并会影响到作物的出苗和生长情况,如今生态条件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棉花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棉花收获结束后,棉花秸秆留在地里,下一茬播种前,还需将上一茬棉花秸秆进行处理,工序繁琐,需投入过多的劳力、物力及财力。如专利号为:201821428738 .8公开的新型棉花播种机,该棉花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去土壤表面干土(整平)、施肥、喷施除草剂、铺第一层膜、播种、培土、铺第二层膜等作业,出苗后,还需要揭去第二层膜,替代完成放苗、培土等操作,工作效率虽然较以往得到提高,但依然存在第一层膜难回收,会有大量的残膜遗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结构恶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该播种机可实现棉花秸秆粉碎、土壤施肥、旋耕以及播种的同时将混有粉碎后的棉花秸秆的土壤覆铺到种带上充当地膜,施肥精准,混有粉碎后的棉花秸秆的土壤覆铺效果好,环境污染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包括机架、粉碎机构、旋耕机构、开沟机构、播种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粉碎机构、旋耕机构、开沟机构、播种机构和行走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与外界拖拉机悬挂连接,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上设有若干组甩刀,所述旋耕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上设有若干组旋耕刀,所述播种机构包括若干个排种箱,排种箱排出的种子落在所述开沟机构开沟所形成的种沟上;行走机构包括若干个行走轮;还包括挡扶机构、导向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挡扶机构包括若干个一字排开的挡扶板,各挡扶板共同铰接在粉碎机构前侧的转轴上,各挡扶板可绕转轴单独转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首尾贯通连接的收拢腔、传送腔和覆种腔,其中所述收拢腔的远传送腔侧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绕设在所述粉碎机构一侧,所述传送腔弧状过渡连接收拢腔和覆种腔并设置在旋耕机构上方,所述覆种腔高度由近传送腔侧至远传送腔侧逐渐降低并延伸至播种机构后侧;所述粉碎机构对棉花秸秆进行粉碎,粉碎后的棉花秸秆在甩刀的旋抛作用下抛至收拢腔和传送腔,再由覆种腔滑落至种沟上;所述
施肥机构包括储肥箱和若干个与储肥箱相连的导管,所述导管纵向贯穿所述导向机构并延伸至粉碎机构与旋耕机构之间。
[0005]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若干组导向机构单元,各导向机构单元与各排种箱、行走轮一一对应并位于同一行走线上。
[0006]优选的,所述导管与导向机构单元一一对应。
[0007]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单元、各排种箱、行走轮均设有三个。
[0008]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旋耕机构均与外界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肥箱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方,所述收拢腔具有弧状收窄的趋势。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粉碎机构前侧设置多个一字排开的挡扶板,使得棉花在被粉碎机构粉碎前挡扶板可以根据各棉花秸秆倾斜情况给棉花提供一个更利于棉花秸秆进入甩刀粉碎区域的压力,同时对棉花秸秆提供一个压扶力(相当于部分夹持力)使棉花秸秆保持稳定,便于甩刀更快速的粉碎棉花秸秆。与此同时,挡扶板还会对粉碎后的棉花秸秆在甩刀的旋抛过程中起到遮挡的作用,防止部分棉花秸秆和土壤被甩抛至拖拉机侧。棉花秸秆被粉碎后随部分土壤在甩刀的甩抛作用下抛至收拢腔和传送腔,再在重力作用下随覆种腔的导向滑落至种沟上,覆盖住排种箱排出的种子。在棉花秸秆的旋抛过程中,储肥箱内的肥料在导管的导向作用下,穿过导向机构并撒至旋耕机构前侧,在旋耕机构作用下旋耕至土壤内部,从而实现棉花秸秆粉碎、土壤施肥、旋耕以及播种的同时将混有粉碎后的棉花秸秆的土壤覆铺到种带上充当地膜,行走轮不仅起到支撑行走的作用还对棉花秸秆的覆盖物起到镇压作用,避免棉花秸秆的覆盖物过于松软起不到保墒保水的作用。通过设置若干个导向机构单元,并将各导向机构单元与各排种箱、行走轮一一对应并位于同一行走线上,同时导管也与导向机构单元一一对应,使得棉花秸秆和土壤的覆盖、施肥、镇压更有针对性,提高棉花秸秆覆盖物的覆铺效果,不仅节省了地膜以及地膜的覆盖工序,还避免了白色污染。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包括机架100、粉碎机构200、旋耕机构300、开沟机构400、播种机构500、行走机构600、挡扶机构700、导向机构800和施肥机构900,其中挡扶机构700、粉碎机构200、旋耕机构300、开沟机构400、播种机构500和行走机构600前后依次设置在机架100上,机架100三点悬挂式与外界拖拉机相连。粉碎机构200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转轴201,在第一转轴201上设有若干组成对设置的甩刀202,旋耕机
构300包括可转动的第二转轴301,在第二转轴301上设有若干组旋耕刀302,粉碎机构、旋耕机构均与外界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由外界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驱动粉碎机构、旋耕机构旋转实现棉花秸秆的粉碎和土壤的旋耕。开沟机构400包括若干对呈楔形布置 的开沟板401,开沟板随拖拉机行驶对土壤进行开沟形成种沟,播种机构500包括若干个一字排开的排种箱501,排种箱501排出的种子落在开沟机构400开沟所形成的种沟上。行走机构600包括若干个行走轮601;挡扶机构700设置在粉碎机构前侧,其包括若干个一字排开的挡扶板701,各挡扶板701共同铰接在粉碎机构前侧的转轴702上,使各挡扶板701均可绕转轴702单独转动,这样棉花在被粉碎机构200粉碎前挡扶板701可以根据各垄棉花秸秆倾斜情况调整倾斜角度给棉花秸秆提供一个更利于棉花秸秆进入甩刀202粉碎区域的压力,同时对棉花秸秆提供一个压扶力(相当于部分夹持力)使棉花秸秆保持稳定,便于甩刀202更快速的粉碎棉花秸秆。与此同时,挡扶板701还会对粉碎后的棉花秸秆在甩刀202的旋抛过程中起到遮挡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秸秆粉碎、旋耕、免膜播种机,包括机架、粉碎机构、旋耕机构、开沟机构、播种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粉碎机构、旋耕机构、开沟机构、播种机构和行走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与外界拖拉机悬挂连接,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上设有若干组甩刀,所述旋耕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上设有若干组旋耕刀,所述播种机构包括若干个排种箱,排种箱排出的种子落在所述开沟机构开沟所形成的种沟上;行走机构包括若干个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扶机构、导向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挡扶机构包括若干个一字排开的挡扶板,各挡扶板共同铰接在粉碎机构前侧的转轴上,各挡扶板可绕转轴单独转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首尾贯通连接的收拢腔、传送腔和覆种腔,其中所述收拢腔的远传送腔侧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绕设在所述粉碎机构一侧,所述传送腔弧状过渡连接收拢腔和覆种腔并设置在旋耕机构上方,所述覆种腔高度由近传送腔侧至远传送腔侧逐渐降低并延伸至播种机构后侧;所述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涛张晋国李珊珊赵金孔德刚袁永伟弋景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