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悬浮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座椅悬浮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卡车座椅减振悬浮系统,悬浮结构复杂,尺寸大,成本高,重量大,使用不安全可靠,座椅晃动量大影响驾乘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悬浮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解决了现有座椅悬浮机构存在体积大、晃动量大、重量大、尺寸大的问题。
[0004]一种座椅悬浮机构,包括内侧剪刀铰架1、外侧剪刀绞架2、下C型槽焊接总成3、上C型槽焊接总成4、气弹簧5、控制阀6、控制阀支架6
‑
3、阻尼器7、阻尼器上支架7
‑
1、阻尼器下支架7
‑
2、轧线8、气弹簧上支架9、气弹簧下支架10、旋转轴11、滑块12、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14、第三横梁15、第四横梁16和中间横管22;所述气弹簧5的下端固定在气弹簧下支架10上,上端固定在气弹簧上支架9上;所述控制阀支架6
‑
3一端固定在中间横管22,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梁14;所述控制阀6通过旋转轴11固定在控制阀支架6
‑
3;所述控制阀6通过气管和气弹簧5气路连接;所述气弹簧上支架9与内侧剪刀铰架1固定;所述气弹簧下支架10与下C型槽焊接总成3固定;所述旋转轴11的两端和内侧剪刀铰架1固定和外侧剪刀绞架2铰接;所述内侧剪刀铰架1、外侧剪刀绞架2的前端的上部焊接在第一横梁13上,下部焊接在第二横梁14上;第一横梁13和第二横梁14的两端分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悬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剪刀铰架(1)、外侧剪刀绞架(2)、下C型槽焊接总成(3)、上C型槽焊接总成(4)、气弹簧(5)、控制阀(6)、控制阀支架(6
‑
3)、阻尼器(7)、阻尼器上支架(7
‑
1)、阻尼器下支架(7
‑
2)、轧线(8)、气弹簧上支架(9)、气弹簧下支架(10)、旋转轴(11)、滑块(12)、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14)、第三横梁(15)、第四横梁(16)和中间横管(22);所述气弹簧(5)的下端固定在气弹簧下支架(10)上,上端固定在气弹簧上支架(9)上;所述控制阀支架(6
‑
3)一端固定在中间横管(22),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梁(14);所述控制阀(6)通过旋转轴(11)固定在控制阀支架(6
‑
3);所述控制阀(6)通过气管和气弹簧(5)气路连接;所述气弹簧上支架(9)与内侧剪刀铰架(1)固定;所述气弹簧下支架(10)与下C型槽焊接总成(3)固定;所述旋转轴(11)的两端和内侧剪刀铰架(1)固定和外侧剪刀绞架(2)铰接;所述内侧剪刀铰架(1)、外侧剪刀绞架(2)的前端的上部焊接在第一横梁(13)上,下部焊接在第二横梁(14)上;第一横梁(13)和第二横梁(14)的两端分别在上C型槽焊接总成(4)和下C型槽焊接总成(3)的前端滑槽内滑动;所述内侧剪刀铰架(1)、外侧剪刀绞架(2)的后端的上部焊接在第三横梁(15)上,下部焊接在第四横梁(16)上;第三横梁(15)和第四横梁(16)的两端与上C型槽焊接总成(4)和下C型槽焊接总成(3)的后端铰接;滑块(12)通过控制阀支架(6
‑
1)设置在旋转轴(11)上;所述轧线(8)的一端固定在气弹簧上支架(9)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块(12)上;所述阻尼器(7)的上端固定在阻尼器上支架(7
‑
1)上,下端固定在阻尼器下支架(7
‑
2)上;所述阻尼器上支架(7
‑
1)固定在气弹簧上支架(9)和中间横管(22)上;所述中间横管(22)固定内侧剪刀铰架(1)上;所述阻尼器下支架(7
‑
2)固定在外侧剪刀绞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悬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包括第一滑块(12
‑
1)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孙长久,张铁军,毛艳清,吴乐奇,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