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31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驱动汽车用电驱减速器壳体集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在减速器主轴上布置减速器齿轮,该减速器齿轮与油泵驱动齿轮相啮合,油泵驱动齿轮固定在油泵驱动轴上,油泵驱动轴与内转子固定;当减速器主轴转动时,通过上述路径传递动力,并带动内转子转动,进而带动外转子转动;在油泵运转过程的中间区域,设计了泄压油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机械油泵,由齿轮驱动油泵转子,将润滑油泵入主油道,可将润滑油送入相应冷却系统,对电驱进行冷却,也可将润滑油送入润滑系统,对电驱相关部件进行润滑。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油泵壳体集成于减速器壳体,集成度高,利于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简单可靠,故障率低。故障率低。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结构零件的
,特别涉及新能源电驱动汽车用电驱减速器壳体集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推陈出新。在进入新能源时代以后,国家以低碳化零碳化为导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力求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减碳目标齐头并进,汽车行业向着新能源方向转变,驱动方式从燃油发动机变为驱动电机。
[0003]一般来说,电驱有水冷却与油冷却两种方式,如果是水冷却,需要将电驱接入整车冷却系统,以实现电驱冷却;如果是油冷却,需要在电驱总成里布置一个电子油泵,以实现润滑油循环,并将驱动电机的热量带走,达到冷却效果。
[0004]在现有的电驱设计方案中,电子油泵一般为单独的子零件,装配于电机或减速器壳体上。同时,电子油泵需要额外供电,结构相对来说复杂,有一定故障率。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机械油泵,无需额外供电,结构简单可靠,同时集成度高,利于布置。
[0006]专利文献CN217206607U提供了一种抽油泵结构、集成油泵结构以及摩托车,包括油泵壳、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油泵壳上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以及出油口;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能够相对转动以带动第一进油口进入的油液经第一回油道流动至出油口、并带动第二进油口进入的油液经第二回油道流动至出油口。本技术提供的抽油泵结构,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相对转动的作用下,第一进油口进入的油液经第一回油道导送至出油口处,第二进油口进入的油液经第二回油道导送至出油口,油泵壳内的第一回油道和第二回油道个回油通路进行回油,能够有效提高油液的回油效率,便于减少抽油泵结构的设置数量,进而降低了构件的体积和重量,实现了轻量化。
[0007]本专利油泵转子结构为内、外转子啮合结构,与上述检索专利中的啮合形式不一致,上述检索专利为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外啮合结构形式。
[0008]专利文献CN207131741U公开了一种集中润滑的变速轮总成,含有皮带轮、轴承、内隔套、外隔套和轴承盖,所述轴承通过内隔套套接在过渡轮轴上,在内隔套上设有内隔套通孔;过渡轮轴为固定件,皮带轮绕过渡轮轴旋转;在过渡轮轴中间设有纵向的主通孔,主通孔前段连接有横向结构的支路通孔,其开口在过渡轮轴边缘并于内隔套上的内隔套通孔连接;所述轴承通过卡簧和挡圈结构与过渡轮轴锁紧,防止皮带轮松动飞出。本技术通过变速轮内部的重新设计,使整车集中供油装置能与变速轮总成连接并通过主通孔、支路通孔、内隔套通孔将润滑油送入轴承内腔体,达到润滑运动部件的效果;它实用性强,能提升变速轮总成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所有带集成油泵的车型。
[0009]本专利为集成式油泵,主要作用包括将润滑油输送到主油道内,可对油液进行加压,提升系统润滑效果;上述检索专利用途在于提升变速轮自身的润滑效果。
[0010]专利文献CN213981179U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电动集成油泵,包括:电机,电机内设有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电机端盖适配安装;所述的转轴的输出端处设置有油泵,转轴伸入油泵且与油泵的主动轮适配安装。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体量和重量小、安装灵活方便、密封效果好、避免崩坏漏油。
[0011]本专利为机械式集成油泵,可在无电条件下工作。
[0012]综上:对于专利文献1公开的系统,油泵齿轮啮合形式为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外啮合结构形式;对于专利文献2公开的系统,其用途在于提升变速轮自身的润滑效果,而不能对润滑系统的油液进行加压;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系统,是一种电动集成油泵。本次申请专利结构上采用内啮合方式,具有对润滑油加压功能,为机械式结构,且将油泵集成到减速器壳体内,具有高集成,少零件、低故障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在减速器主轴7上布置减速器齿轮6,该减速器齿轮6与油泵驱动齿轮9相啮合,油泵驱动齿轮9固定在油泵驱动轴10上,油泵驱动轴10与内转子3固定。当减速器主轴7转动时,通过上述路径传递动力,并带动内转子3转动,进而带动外转子4转动。
[0014]转子式油泵由减速器壳体1、内转子3、外转子4和油泵盖板8等组成。内转子3和外转子4的中心偏心布置。油泵驱动轴10带动内转子3,内转子3带动外转子4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内转子3有8个外齿,外转子4有9个内齿,因而内、外转子的旋转同向但不同步。
[0015]内、外转子在转动时形成7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7个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变化,在进油道2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油被带到主油道5的一侧,转子进入啮合时,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油从齿间挤出并经主油道5压送出去。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
[0016]在油泵运转过程的中间区域,设计了泄压油道11,如图2所示。当主油道5出现堵塞等故障,主油道5入口处油压过高时,润滑油将泄压阀12和泄压弹簧14顶开,从泄压油道11排出,从而避免损坏油路系统。
[001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8]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包括减速器壳体1、内转子3、外转子4、减速器齿轮6、减速器主轴7、油泵驱动齿轮9、油泵驱动轴10;
[0019]所述减速器齿轮6设置在减速器主轴7上;所述减速器齿轮6与油泵驱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油泵驱动齿轮9固定在油泵驱动轴10上,所述油泵驱动轴10与内转子3固定;内转子3和外转子4的中心偏心布置,内转子3的外齿和外转子4的内齿啮合。
[0020]进一步地,所述油泵驱动轴10带动内转子3,所述内转子3带动外转子4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内转子3设有八个外齿,所述外转子4有九个内齿,内、外转子的旋转同向但不同步。
[0022]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壳体1中油泵下方的内部设置进油道2,用于润滑油液从壳体底部进入油泵;
[0023]所述减速器壳体1中设置主油道5,从油泵出来的高压油液沿主油道5供至润滑系
统参与冷却及润滑,部分残油随转子流回供油道2参与下次加压循环;
[0024]内转子3的八个外齿和外转子4的九个内齿在转动时形成七个工作腔,随着内转子3和外转子4的共同转动,这七个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变化,在进油道2的一侧空腔,由于内转子3的外齿和外转子4的内齿脱开,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油被吸入;内转子3和外转子4继续旋转,油被带到主油道5的一侧;内转子3的一个外齿和内转子4的对应内齿进入啮合时,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油从齿间挤出并经主油道5压送出去;随着内转子3和外转子4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
[0025]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壳体1内部设置泄压油道11,泄压油道11一端位于油泵运转的中间区域,另一端通至变速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壳体(1)、内转子(3)、外转子(4)、减速器齿轮(6)、减速器主轴(7)、油泵驱动齿轮(9)、油泵驱动轴(10);所述减速器齿轮(6)设置在减速器主轴(7)上;所述减速器齿轮(6)与油泵驱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油泵驱动齿轮(9)固定在油泵驱动轴(10)上,所述油泵驱动轴(10)与内转子(3)固定;内转子(3)和外转子(4)的中心偏心布置,内转子(3)的外齿和外转子(4)的内齿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驱动轴(10)带动内转子(3),所述内转子(3)带动外转子(4)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3)设有八个外齿,所述外转子(4)有九个内齿,内、外转子的旋转同向但不同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减速器壳体上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中油泵下方的内部设置进油道(2),用于润滑油液从壳体底部进入油泵;所述减速器壳体(1)中设置主油道(5),从油泵出来的高压油液沿主油道(5)供至润滑系统参与冷却及润滑,部分残油随转子流回供油道(2)参与下次加压循环;内转子(3)的八个外齿和外转子(4)的九个内齿在转动时形成七个工作腔,随着内转子(3)和外转子(4)的共同转动,这七个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变化,在进油道(2)的一侧空腔,由于内转子(3)的外齿和外转子(4)的内齿脱开,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油被吸入;内转子(3)和外转子(4)继续旋转,油被带到主油道(5)的一侧;内转子(3)的一个外齿和内转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范广丽张国芳高宏祥计恒新崔振阳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