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耐磨尼龙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09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耐磨尼龙织物,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冲锋衣的袖口容易磨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远离内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相邻所述凸起之间设有若干耐磨条,所述耐磨条与外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为凸条组织,所述凸起由第一耐磨纱线编织而成,所述耐磨条由第二耐磨纱线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具有强度高及耐磨性好的特点来确保面料整体具有稳定的耐磨效果,并且丙纶纤维具有拒水导湿的特点,使得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使得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使得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耐磨尼龙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耐磨尼龙织物。

技术介绍

[0002]尼龙面料是常用的纺织面料,尼龙纤维的结构和性质接近天然丝,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强度,而且材质较轻,非常适合作为日常生活和户外工作面料。
[0003]目前,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登山等户外运动深受户外爱好者的欢迎,冲锋衣是户外运动必备装备之一,冲锋衣之所以能成为所有户外爱好者的首选外衣,是由其全天候的功能决定的,由于户外活动的需要,要求冲锋衣具有防水、耐磨等性能,但现有的冲锋衣穿着时间一长,袖口处磨损严重,不仅影响舒适度,而且无法很好地保护手腕,因而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耐磨尼龙织物,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改善面料的耐磨性能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防水耐磨尼龙织物,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远离内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相邻所述凸起之间设有若干耐磨条,所述耐磨条与外层固定连接,所述外层为凸条组织,所述凸起由第一耐磨纱线编织而成,所述耐磨条由第二耐磨纱线编织而成。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条组织为16页综,所述凸条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凸条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凸条组织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由第一耐磨疏水纱线和第二耐磨疏水纱线缎纹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耐磨疏水纱线包括第一耐磨疏水纱芯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第一耐磨疏水包覆纱,所述第一耐磨疏水纱芯由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耐磨疏水包覆纱由丙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耐磨疏水纱线包括氨纶纤维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丙纶纤维。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耐磨纱线包括涤纶纤维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丙纶纤维,所述第二耐磨纱线包括氨纶纤维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锦纶纤维。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由柔软高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柔软高强纱线包括涤纶纤维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锦纶纤维。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条和凸起远离外层的一端涂覆有防水涂料。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耐磨疏水纱线的规格为20D/7F锦半光DTY,所述第二耐磨疏水纱线的规格为70D/48F/40D,所述第一耐磨疏水纱线和第二耐磨疏水纱线
的编织密度为84根/cm。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的总经根数为15750根,所述外层的门幅为189cm。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在外层远离内层的一端固定连接若干凸起,减小外界与外层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外层被磨损,相邻凸起之间固定连接有耐磨条,当凸起被磨损一段时间后与耐磨条齐平,凸起与耐磨条形成一个平面保护层,进一步增强面料整体的耐磨效果,凸起由第一耐磨纱线编织而成,耐磨条由第二耐磨纱线编织而成,从而确保凸起与耐磨条具有良好的耐磨效果,从而减少面料整体的磨耗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外层的组织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耐磨疏水纱线的切片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耐磨疏水纱线的切片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耐磨纱线的切片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耐磨纱线的切片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柔软高强纱线的切片图。
[0023]图中:1、内层;2、外层;3、凸起;4、耐磨条;5、第一耐磨纱线;6、第二耐磨纱线;7、第一耐磨疏水纱线;8、第二耐磨疏水纱线;9、第一耐磨疏水纱芯;10、第一耐磨疏水包覆纱;11、涤纶纤维;12、锦纶纤维;13、丙纶纤维;14、氨纶纤维;15、柔软高强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
[0026]该防水耐磨尼龙织物,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层1和外层2,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3,凸起3与外层2一体成型,相邻凸起3之间设有若干耐磨条4,通过在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端固定连接若干凸起3,减小外界与外层2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外层2被磨损,相邻凸起3之间固定连接有耐磨条4,耐磨条4与外层2通过纱线缝制在一起,当凸起3被磨损一段时间后与耐磨条4齐平,凸起3与耐磨条4形成一个平面保护层,进一步增强面料整体的耐磨效果,外层2为凸条组织,利用凸条组织表面形成的凹槽存放耐磨条4,凸起3由第一耐磨纱线5编织而成,耐磨条4由第二耐磨纱线6编织而成,从而确保凸起3与耐磨条4具有良好的耐磨效果,从而减少面料整体的磨耗量。
[0027]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外层2由第一耐磨疏水纱线7和第二耐磨疏水纱线8缎纹通过喷气织机编织而成,第一耐磨疏水纱线7包括第一耐磨疏水纱芯9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第一耐磨疏水包覆纱10通过走锭纺机缠绕而成,第一耐磨疏水纱芯9由涤纶纤维11和锦纶纤维12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涤纶纤维11和锦纶纤维12具有强度高、耐磨损的特点来确保第一耐磨疏水纱芯9具有良好的耐磨效果,同时涤纶纤维11属于聚酯纤维,吸湿性差,吸水性不强,锦纶纤维12是合成纤维,吸水性不强,利用涤纶纤维11和锦纶纤维12具有
疏水性的特点来确保第一耐磨疏水纱芯9具有防水的效果,第一耐磨疏水包覆纱10由丙纶纤维13和氨纶纤维14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丙纶纤维13和氨纶纤维14具有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特点来确保第一耐磨包覆纱具有稳定的耐磨性能,同时丙纶纤维13回潮率接近于零,氨纶纤维14吸水性较差几乎无法吸水,从而提高第一耐磨疏水纱线7整体的防水效果。
[0028]如图4所示,第二耐磨疏水纱线8包括氨纶纤维14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丙纶纤维13通过走锭纺机缠绕而成,利用氨纶纤维14和丙纶纤维13具有吸湿性差、耐磨性好的特点来确保第二耐磨疏水纱线8的防水耐磨效果,凸条组织为16页综,凸条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凸条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凸条组织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
[0029]如图1、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耐磨纱线5包括涤纶纤维11以及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耐磨尼龙织物,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层(1)和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3),相邻所述凸起(3)之间设有若干耐磨条(4),所述耐磨条(4)与外层(2)固定连接,所述外层(2)为凸条组织,所述凸起(3)由第一耐磨纱线(5)编织而成,所述耐磨条(4)由第二耐磨纱线(6)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耐磨尼龙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组织为16页综,所述凸条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凸条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凸条组织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耐磨尼龙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由第一耐磨疏水纱线(7)和第二耐磨疏水纱线(8)缎纹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耐磨疏水纱线(7)包括第一耐磨疏水纱芯(9)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第一耐磨疏水包覆纱(10),所述第一耐磨疏水纱芯(9)由涤纶纤维(11)和锦纶纤维(12)加捻而成,所述第一耐磨疏水包覆纱(10)由丙纶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雯李承清江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泰纹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