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08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座椅,具体是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包括座板和与该座板配合的靠背,所述座板的下侧设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座,在所述座板靠近所述靠背一端的两侧设有患者骑跨在该座板上后供其放置腿部的缺口,所述靠背通过设置在座板上的调节机构调节其与该座板之间的角度。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座椅设置有缺口,当患者骑跨在座椅上时,跨置在两缺口的双腿可保持较小的张开度,消除了不适感;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靠背与座板之间的角度可调,且可通过伸缩杆和支撑座同时支撑座椅,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而且可确保座椅不会向后翻倒,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座椅,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对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时,胸腔穿刺点通常在腋中线或者腋后线,这需要病人以骑跨的体位座在座椅上。而普通座椅实现这种体位须患者张开双腿,这导致患者不适,尤其对于个体较小患者这种不适感更甚。且,患者骑跨在普通座椅上时,座椅的靠背承受了患者较大的重量,这可能导致座椅向后翻倒,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患者更舒适、安全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包括座板和与该座板配合的靠背,所述座板的下侧设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座,在所述座板靠近所述靠背一端的两侧设有患者骑跨在该座板上后供其放置腿部的缺口,所述靠背通过设置在座板上的调节机构调节其与该座板之间的角度。
[0005]作为优选,所述座板由靠近所述靠背一端的中间部和另一端的承座部组成,该中间部的两侧形成所述缺口,每一个缺口上设有内凹的弧形板,两弧形板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向所述中间部的内侧或外侧移动。
[0006]作为优选,在所述承座部靠近所述靠背一端设有空腔,该空腔延伸至所述中间部,所述两弧形板的边缘安装在所述空腔内,该两弧形板通过设置在空腔内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移动。
[000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杆套和穿过该杆套的推拉杆,该推拉杆的一端与两连杆的一端铰接,每个连杆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弧形板的边缘铰接,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空腔,其端部竖直设有把手。
[0008]作为优选,所述把手采用伸缩杆,该伸缩杆拉伸后向所述座板的外端倾斜并支撑在地面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承座部的空腔的底壁和中间部的空腔的底壁均设有向座板两侧延伸的直线槽,每个弧形板的边缘对应设有两个导块,每一个导块置于对应的直线槽内,所述推拉杆通过两连杆带动每个弧形板的两导块沿对应的直线槽移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沿座板的两侧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上的轴套、通过轴承安装在该轴套内的中空的转轴和通过推力滑动轴承安装在该转轴的内腔的调节杆,所述转轴连接所述靠背,通过所述调节杆沿所述转轴轴向滑动调节该靠背与座板之间的角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的两端伸出所述转轴,在该调节杆伸出的两端均设有卡块,所述轴套的两端的端部沿周向分布有数个卡槽,所述调节杆每一端的卡块可卡入对应的卡
槽内;所轴套其中一端的内壁设有与数个卡槽相通的环腔,靠近所轴套的另一端的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有手柄,拉动所述手柄后,调节杆一端的卡块进入所述环腔以脱离对应的卡槽,调节杆另一端的卡块伸出所述轴套以脱离对应的卡槽,再通过所述转轴可带动靠背转动以调节角度;推动所述手柄后,调节杆两端的卡块卡入对应的卡槽以固定靠背。
[0012]作为优选,所述靠背的正面间隔设有两个柔性靠垫。
[0013]作为优选,所述靠背的上侧活动连接有可调节高度的的靠枕。
[001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技术的座椅设置有缺口,当患者骑跨在座椅上时,跨置在两缺口的双腿可保持较小的张开度,消除了不适感;同时,本技术的靠背与座板之间的角度可调,且可通过伸缩杆和支撑座同时支撑座椅,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而且可确保座椅不会向后翻倒,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优选方式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优选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图1

3详细介绍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如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其包括座板1和与该座板配合的靠背2,靠背采用乳胶等软材质制作,提高舒适感;所述座板的下侧设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座3,可较为稳固地支撑座椅;在所述座板靠近所述靠背一端的两侧设有患者骑跨在该座板上后供其放置腿部的缺口11,从而减小患者两腿的张开程度,提高舒适感;所述靠背通过设置在座板上的调节机构4调节其与该座板之间的角度,可确保患者处于最佳的骑跨体位,不仅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穿刺手术,而且可进一步提高舒适感。
[0020]作为优选,所述座板1由靠近所述靠背一端的中间部12和另一端的承座部13组成,该中间部的两侧形成所述缺口11,每一个缺口上设有内凹的弧形板5,两弧形板通过驱动机构6带动向所述中间部的内侧或外侧移动,从而调节缺口的大小,以适应不同个体的患者。具体来说,在所述承座部靠近所述靠背一端设有空腔14,该空腔延伸至所述中间部,所述两弧形板的边缘安装在所述空腔内,该两弧形板通过设置在空腔内的所述驱动机构6驱动移动。当两弧形板同时向外侧移动时,缺口变小,可适应较大个体的患者;当两弧形板同时向内侧移动时,缺口变大,可适应较小个体的患者。
[0021]本技术的驱动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杆套61和穿过该杆套的推拉杆62,该推拉杆的一端与两连杆63的一端铰接,每个连杆63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弧形板5的边缘铰接,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空腔,其端部竖直设有把手64,从而通过手把带动推拉杆移动,以实现两弧形板的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把手采用伸缩杆,该伸缩杆拉伸后向所述座板的外端倾斜并支撑在地面上,从而与支撑座同时支撑座椅,即使将靠背与座板之间的角度调节至很大,如140
°
、150
°
、160
°
等,由于有支撑杆向外的支撑,座椅也不会向后翻倒,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将把手在不需要支撑时,伸缩杆缩短,与普通把手无
异,方便驱动推拉杆;当需要支撑时,拉伸推拉杆,从而起到了支撑作用。可见,本技术的把手功能两用,设计巧妙。伸缩杆可采用如气缸伸缩、伞杆伸缩、千斤顶伸缩等形式。
[0022]作为优选,所述承座部的空腔的底壁和中间部的空腔的底壁均设有向座板两侧延伸的直线槽15,每个弧形板的边缘对应设有两个导块51,每一个导块51置于对应的直线槽内,所述推拉杆通过两连杆带动每个弧形板的两导块沿对应的直线槽移动。如图2,在实施过程中,推拉杆的移动方向与弧形板的移动方向垂直,当拉动推拉杆时,两连杆在铰接点转动的同时并随着推拉杆后移,此时由于直线槽和导块的导向作用,两弧形板沿着直线槽向内侧直线移动,两侧缺口同时变大;同理,当推动推拉杆时,两连杆前移,两弧形板沿着直线槽向外侧直线移动,两缺口同时变小。
[0023]本技术的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沿座板的两侧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上的轴套41、通过轴承42安装在该轴套内的中空的转轴43和通过推力滑动轴承44安装在该转轴的内腔的调节杆45,所述转轴连接所述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包括座板和与该座板配合的靠背,所述座板的下侧设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板靠近所述靠背一端的两侧设有患者骑跨在该座板上后供其放置腿部的缺口,所述靠背通过设置在座板上的调节机构调节其与该座板之间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由靠近所述靠背一端的中间部和另一端的承座部组成,该中间部的两侧形成所述缺口,每一个缺口上设有内凹的弧形板,两弧形板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向所述中间部的内侧或外侧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座部靠近所述靠背一端设有空腔,该空腔延伸至所述中间部,所述两弧形板的边缘安装在所述空腔内,该两弧形板通过设置在空腔内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杆套和穿过该杆套的推拉杆,该推拉杆的一端与两连杆的一端铰接,每个连杆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弧形板的边缘铰接,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空腔,其端部竖直设有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采用伸缩杆,该伸缩杆拉伸后向所述座板的外端倾斜并支撑在地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胸腔穿刺的患者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座部的空腔的底壁和中间部的空腔的底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润曾洲易爱姣谭齐鸣陈玉媛汪彬刘毅陈梅涂亮林良曹青吴浩元张海波欧小艳吴赛群陈振文瞿锐王颖周觅龙伊莎胡莉丽张霁欣彭煦陈附丽吴迎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