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505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物体模型;第二步,基于第一步建立的物体模型,采用BIM软件建立脚手架模型,主要包括工程特征参数设置、杆件材料及施工安全参数设置、架体布置及编辑、配模配架四大部分;第三步,根据之前导入的规范以及参数设置后的力学要求,通过BIM软件对模型进行验算,无误后生成计算书;第四步,以上步骤完成后,BIM软件将基于BIM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可指导施工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剖面图,同时,自动测算材料用量,生成工程量统计表;第五步,通过BIM软件自带的专项施工方案模板,输出专项施工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脚手架模板配置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有效的解决。有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与脚手架是使用特别频繁的周转材料,这些材料不但能够对项目的施工效率以及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工程造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充分重视模板与脚手架的应用。传统脚手架设计是建筑师负责提出建筑方案并着手设计平面图及立体图形,但是建筑师的想法无法得到直观的表达。而且在当前阶段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脚手架的工程量较大、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并且存在重复劳动的状况。
[0003]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脚手架模板配置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物体模型;
[0006]第二步,基于第一步建立的物体模型,采用BIM软件建立脚手架模型,主要包括工程特征参数设置、杆件材料及施工安全参数设置、架体布置及编辑、配模配架四大部分;
[0007]第三步,根据之前导入的规范以及参数设置后的力学要求,通过BIM软件对模型进行验算,无误后生成计算书;
[0008]第四步,以上步骤完成后,BIM软件将基于BIM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可指导施工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剖面图,同时,自动测算材料用量,生成工程量统计表;
[0009]第五步,通过BIM软件自带的专项施工方案模板,输出专项施工方案。
[0010]优选的,第一步中建立物体模型的方式包括CAD识别、Revit模型倒入以及通过BIM软件自带的建模功能,进行楼层及轴网设置,按类快速创建结构构件,手动布置搭建模型。
[0011]优选的,第二步中工程特征参数设置包括架体类型设置和施工规范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架体类型包括轮扣式、扣件式、碗扣式、盘扣式、插槽式。
[0013]优选的,所述施工规范设置包括梁板立杆协同承载方式设置、地区环境参数设置、构造要求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梁板立杆协同承载方式设置内容为:当梁高大于等于梁高界限时,梁板立杆不共用;当梁高小于梁高界限时,梁板立杆共用。
[0015]优选的,杆件材料及施工安全参数设置包括:在工程特征参数设置完毕后,首先设置当前工程所用脚手架杆件材料,从BIM软件材料库中选择杆件添加进当前工程材科库,若BIM软件材料库中没有所需杆件材料,则增加新的杆件型号;
[0016]其次,对工程施工安全参数进行设置,参与安全计算的各类参数包括风荷载、自重
荷载、活荷载以及模板、木方、钢管等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0017]优选的,架体布置及编辑可通过手动布置或智能布置来实现。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专项施工方案的生成更加具有效率性。再次,从模板配置方面来看,充分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使模板的配置得到有效的调整与优化。而且,对于复杂性较高的模板配置来说,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模板的浪费状况得到有效降低。与此同时,也能使模板的施工进度得到有效提升。最后,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脚手架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指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物体模型;建筑物或构筑物建筑及结构BIM模型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建立,第一,CAD识别,将CAD施工图纸直接导入BIM软件,整体识别率和准确率达90%左右,实现二维直接转三维;第二,Revit模型导入,利用Revit建立好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主体模型,导入BIM软件。第三,通过BIM软件自带的建模功能,进行楼层及轴网设置,按类快速创建结构构件,手动布置搭建模型。
[0023]第二步,基于第一步建立的物体模型,采用BIM软件建立脚手架模型,主要包括工程特征参数设置、杆件材料及施工安全参数设置、架体布置及编辑、配模配架四大部分;
[0024]工程特征参数设置包括架体类型设置和施工规范设置。
[0025]架体类型包括轮扣式、扣件式、碗扣式、盘扣式、插槽式。BIM软件带有目前脚手架工程常用的几种架体类型,满足常规工程要求。
[0026]因各地区脚手架施工规范不同,在参数设置时,应该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规范选择。若工程所在地区规范不在列表当中,则选择添加相应规范。规范中所有工艺技术要求都将在安全验算和架体模型建立时自动应用于相应节点,相较于传统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全部依赖设计人员手动设置,BIM技术的引入确保了所有技术要求均达标,确保了脚手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减少了安全隐患。
[0027]施工规范设置包括梁板立杆协同承载方式设置、地区环境参数设置、构造要求设置。梁板立杆协同承载方式设置内容为:当梁高大于等于梁高界限时,梁板立杆不共用;当梁高小于梁高界限时,梁板立杆共用。
[0028]杆件材料及施工安全参数设置包括:在工程特征参数设置完毕后,首先设置当前工程所用脚手架杆件材料,从BIM软件材料库中选择杆件添加进当前工程材科库,若BIM软件材料库中没有所需杆件材料,则增加新的杆件型号;其次,对工程施工安全参数进行设
置,参与安全计算的各类参数包括风荷载、自重荷载、活荷载以及模板、木方、钢管等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0029]架体布置及编辑可通过手动布置或智能布置来实现。手动布置主要间距参数由使用者手动输入具体数值,而智能布置则会从构造要求设置的范围值中选取试算;其次,手动布置不考虑计算能否通过,智能布置则会计算方案能否通过。智能布置是根据上文中工程特征参数以及施工安全参数的设置,通过智能计算引擎及智能布置引擎,计算复核架体间距、材料性能的安全性,将架体协调拉通,在不影响架体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匀称布置架体,BIM软件带有一键生成功能,点击既能自动生成。
[0030]第三步,根据之前导入的规范以及参数设置后的力学要求,通过BIM软件对模型进行验算,无误后生成计算书;
[0031]第四步,以上步骤完成后,BIM软件将基于BIM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可指导施工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剖面图,同时,自动测算材料用量,生成工程量统计表;
[0032]第五步,通过BIM软件自带的专项施工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物体模型;第二步,基于第一步建立的物体模型,采用BIM软件建立脚手架模型,主要包括工程特征参数设置、杆件材料及施工安全参数设置、架体布置及编辑、配模配架四大部分;第三步,根据之前导入的规范以及参数设置后的力学要求,通过BIM软件对模型进行验算,无误后生成计算书;第四步,以上步骤完成后,BIM软件将基于BIM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可指导施工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剖面图,同时,自动测算材料用量,生成工程量统计表;第五步,通过BIM软件自带的专项施工方案模板,输出专项施工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建立物体模型的方式包括CAD识别、Revit模型倒入以及通过BIM软件自带的建模功能,进行楼层及轴网设置,按类快速创建结构构件,手动布置搭建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脚手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工程特征参数设置包括架体类型设置和施工规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玉超李大伟李涛舒海禹启鹏孙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