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489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属于建筑新风净化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壳,机壳上安装有净化机构与管道网组,管道网组设置有内循环模式与外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用于引导室内空气流向净化机构,被净化机构净化后再流回室内,外循环模式用于引导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引导室外空气流向净化机构,被净化机构净化后流向室内,净化机构采用颗粒净化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空气净化过程中,净化机构还对位于净化区两端的颗粒进行翻面处理以及对净化区内的颗粒进行位置调换处理。的颗粒进行位置调换处理。的颗粒进行位置调换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新风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风机是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使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是一种建筑设计中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
[0003]新风机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构就是其内部用来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滤芯,现有空气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过滤等级不同的多个滤网配合,配以紫外线杀菌灯技术手段,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处理,这种技术中,滤网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滤网一般是可拆卸式装配在机壳内的,清洁时需要定期拆卸机壳,取下并清洗滤网,较为繁琐复杂,一般用户无法自行完成,十分不便,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包括机壳,机壳上安装有净化机构与管道网组,管道网组设置有内循环模式与外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用于引导室内空气流向净化机构,被净化机构净化后再流回室内,外循环模式用于引导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引导室外空气流向净化机构,被净化机构净化后流向室内,净化机构采用颗粒净化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空气净化过程中,净化机构还对位于净化区两端的颗粒进行翻面处理以及对净化区内的颗粒进行位置调换处理。
[0007]进一步的,净化机构包括净化单元、储存单元一以及储存单元二,储存单元一内储存有新的颗粒,储存单元二用于接收使用后的废弃颗粒,净化单元设置在储存单元一与储存单元二之间并采用颗粒净化方式进行空气净化。
[0008]进一步的,储存单元一包括储存箱、输送管道一以及输送管道二,储存箱的底部呈圆柱外圆面形状,储存箱底部的一端设置有接嘴一,输送管道一呈水平布置且其外圆面设置有与接嘴一连接的接嘴二,输送管道二呈竖直布置且其与输送管道一的一端连接接通;
[0009]储存箱的底部、接嘴一以及接嘴二组成的区域内同轴安装有绞龙一,绞龙一的输入端伸出储存箱并与电机一动力连接,输送管道一内同轴安装有绞龙二,绞龙二的输入端伸出输送管道一并与电机二动力连接,输送管道二内同轴安装有绞龙三,绞龙三的输入端伸出输送管道二并与电机三动力连接;
[0010]储存箱设置有多组,绞龙一与电机一对应设置有多组,每组储存箱内储存有一种颗粒。
[0011]进一步的,储存单元二设置在储存单元一的下方,储存单元二包括储存盒,储存盒的上端面设置有排料管,绞龙三的底端穿过净化区后位于排料管内。
[0012]进一步的,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外框架,外框架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滤壳,滤壳的外圆面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导杆,导杆设置有至少两组并分别位于滤壳的上下两侧,导杆与外框架之间构成滑动配合且导杆的自由端设置有螺母,导杆的外部套设有位于滤壳与外框架之间的弹簧,滤壳的外部通过振动架安装有振动器;
[0013]滤壳水平布置且两端开口,滤壳的两开口端均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柔性管,滤壳的最高点竖直朝上设置有输入管且输入管与输送管道二连通,滤壳的最低点竖直朝下设置有输出管且输出管与排料管连通。
[0014]进一步的,滤壳的两个开口处还设置有金属网,金属网的网眼尺寸小于颗粒尺寸,两个金属网之间的区域为净化区;
[0015]绞龙三沿轴向分为输入绞龙与输出绞龙,输入绞龙与输出绞龙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输入绞龙的顶端与电机三动力连接、底端位于净化区的中心处,输出绞龙的顶端与输入绞龙的底端连接,输出绞龙的底端位于排料管内;
[0016]输出绞龙沿轴向又被分为上段与下段,下段位于输出管与排料管中,上段位于净化区内,下段与上段的连接处位于输出管的上管口处,上段与输入绞龙均为无轴绞龙,输入绞龙的螺旋叶片中心线处存在有孔隙且孔隙直径大于颗粒直径,下段为有轴绞龙或为无轴绞龙且螺旋叶片中心线处不存在有孔隙。
[0017]进一步的,每组金属网上均设置有翻面部件,翻面部件包括设置在两组金属网相背一侧的支架,支架上安装有电机四,电机四与净化区同轴布置且输出端伸入净化区内并设置有翻面板,翻面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金属网所在平面,翻面板沿净化区圆周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倒圆角。
[0018]进一步的,翻面板沿净化区轴向的面的宽度等于颗粒直径的圆的周长的一半;
[0019]翻面板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等于颗粒的直径。
[0020]进一步的,管道网组包括两组鼓风机:鼓风机一与鼓风机二,鼓风机一的进气端安装有管道一,管道一的另一端伸入室外,鼓风机一的出气端与一个柔性管之间安装有管道二,另一个柔性管的自由端安装有管道三,管道三的另一端伸入室内,鼓风机二的进气端安装有管道五,管道五的另一端伸入室内,鼓风机二的出气端安装有管道六,管道网组还包括管道四,管道四的一端与管道二连通、另一端伸入室外,管道六的另一端与管道四连通,管道一上设置有控制阀一,管道四上设置有控制阀二与控制阀三,控制阀二靠近管道二,控制阀三靠近管道四伸入室外的端部。
[0021]进一步的,机壳内设置有节能机构,节能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机壳内且延伸方向平行于墙面的风管,风管的两端开口并安装有滤网,机壳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风管开口的缺口,风管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两组鼓风机安装在连接架上且两组鼓风机的输入端同轴且相向布置,风管内竖直安装有风扇,风扇的输出端伸入连接架内并与行星增速器的输入端动力连接,行星增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传递轴,传递轴与两组鼓风机的输入端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构成动力连接,传递轴的输出端还设置有发电机;
[0022]鼓风机与动力传递件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超越离合器,动力传递件通过超越离合器单向向鼓风机输出动力。
[00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24]1、本方案中,净化机构采用颗粒净化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颗粒净化方式的优势
在于,除了与过滤有关的过滤颗粒外,还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添加不同颗粒,例如,按照室内湿度添加干燥颗粒,按照用户爱好添加除臭颗粒、香氛颗粒等等,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滤网过滤方式而言,颗粒净化方式还具备了定期更换方便的优势,例如,定期排空位于净化机构净化区内的颗粒并引导新的颗粒进入净化区内,整个更换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更加方便快捷;
[0025]2、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案的净化过程中:电机四启动驱使翻面板旋转,翻面板旋转过程中,其沿净化区轴向的面与颗粒的外表面接触并在摩擦力作用下牵引颗粒旋转,由于翻面板沿净化区轴向的面的宽度等于颗粒直径的圆的周长的一半,故而翻面板能够驱使一个颗粒旋转180度,颗粒呈球形形状,与空气接触的外表面和未与空气接触的外表面各占外球面的一半,颗粒旋转180度能够使颗粒与空气接触的面和颗粒未与空气接触的面相互调换,使颗粒的整个外表面都参与到空气净化中,提高了颗粒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净化效果与效率,若不如此,则与空气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包括机壳(100),机壳(100)上安装有净化机构(200)与管道网组(300),其特征在于:管道网组(300)设置有内循环模式与外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用于引导室内空气流向净化机构(200),被净化机构(200)净化后再流回室内,外循环模式用于引导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引导室外空气流向净化机构(200),被净化机构(200)净化后流向室内,净化机构(200)采用颗粒净化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空气净化过程中,净化机构(200)还对位于净化区两端的颗粒进行翻面处理以及对净化区内的颗粒进行位置调换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净化机构(200)包括净化单元(201)、储存单元一(202)以及储存单元二(203),储存单元一(202)内储存有新的颗粒,储存单元二(203)用于接收使用后的废弃颗粒,净化单元(201)设置在储存单元一(202)与储存单元二(203)之间并采用颗粒净化方式进行空气净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储存单元一(202)包括储存箱(204)、输送管道一(205)以及输送管道二(206),储存箱(204)的底部呈圆柱外圆面形状,储存箱(204)底部的一端设置有接嘴一,输送管道一(205)呈水平布置且其外圆面设置有与接嘴一连接的接嘴二,输送管道二(206)呈竖直布置且其与输送管道一(205)的一端连接接通;储存箱(204)的底部、接嘴一以及接嘴二组成的区域内同轴安装有绞龙一(207),绞龙一(207)的输入端伸出储存箱(204)并与电机一(208)动力连接,输送管道一(205)内同轴安装有绞龙二(209),绞龙二(209)的输入端伸出输送管道一(205)并与电机二(210)动力连接,输送管道二(206)内同轴安装有绞龙三(211),绞龙三(211)的输入端伸出输送管道二(206)并与电机三(212)动力连接;储存箱(204)设置有多组,绞龙一(207)与电机一(208)对应设置有多组,每组储存箱(204)内储存有一种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储存单元二(203)设置在储存单元一(202)的下方,储存单元二(203)包括储存盒,储存盒的上端面设置有排料管,绞龙三(211)的底端穿过净化区后位于排料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净化单元(201)包括设置在机壳(100)内的外框架(213),外框架(213)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滤壳(214),滤壳(214)的外圆面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导杆(215),导杆(215)设置有至少两组并分别位于滤壳(214)的上下两侧,导杆(215)与外框架(213)之间构成滑动配合且导杆(215)的自由端设置有螺母,导杆(215)的外部套设有位于滤壳(214)与外框架(213)之间的弹簧(216),滤壳(214)的外部通过振动架安装有振动器(217);滤壳(214)水平布置且两端开口,滤壳(214)的两开口端均安装有连接管(218),连接管(218)的自由端设置有柔性管(219),滤壳(214)的最高点竖直朝上设置有输入管(220)且输入管(220)与输送管道二(206)连通,滤壳(214)的最低点竖直朝下设置有输出管(221)且输出管(221)与排料管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滤壳(214)的两个开口处还设置有金属网,金属网的网眼尺寸小于颗粒尺寸,两个金属网之间的区域为净化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