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固废焚烧炉渣出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包括湿式水渣槽和安装于湿式水渣槽内的双链刮板出渣机,还包括:除渣机构,除渣机构包括除渣池和安装于除渣池内的过滤装置;自吸泵,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自吸泵还连接有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湿式水渣槽内的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湿式水渣槽远离双链刮板出渣机的槽壁开设有供水和浮渣溢流至除渣池内的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除渣机构可以实现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循环、自净化;同时可以利用循环水对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进行高压冲洗,防止双链刮板出渣机出现卡链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固废焚烧炉渣出渣
,具体涉及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技术在处置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时具有较好的环保优势及经济优势,已获得了国内外固体废物焚烧处置项目的青睐。立式旋转热解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经旋转炉排的机械挤压、破碎后,由排渣口排出炉外至出渣机构。现有技术中,出渣机构由湿式水渣槽和安装于湿式水渣槽上的双链刮板出渣机组成,双链刮板出渣机的作用是将炉排挤落的残渣从湿式水渣槽里捞起排出。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板和出渣道等易磨损部分都做了针对性加强,采用耐磨材质同时加大了厚度,以使出渣机构能适应医疗垃圾炉渣的多样性。
[0003]焚烧残渣在排出焚烧炉前经立式旋转热解炉机械炉排的挤压和破碎后,大部分密度小,易于漂浮于水面聚集形成大量浮渣,不利于排出及后端污水处理;同时,一部分密度大的残渣如金属、玻璃等沉积于双链刮板出渣机的底部,双链刮板出渣机很难将这些残渣排出,且该类残渣时常积聚于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中导致卡链等情况出现,需要焚烧系统紧急停车并通过人工及时清理,严重影响了焚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0004]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设计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出渣机构卡链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出渣机构卡链的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同时可以实现湿式水渣槽内的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循环、自净化。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包括湿式水渣槽和安装于所述湿式水渣槽内的双链刮板出渣机,还包括:
[0008]除渣机构,所述除渣机构包括除渣池和安装于所述除渣池内的过滤装置;
[0009]自吸泵,所述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还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所述湿式水渣槽内的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
[0010]所述湿式水渣槽远离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槽壁开设有供水和浮渣溢流至所述除渣池内的溢流口。
[0011]本方案中,通过除渣机构去除溢流出湿式水渣槽内的焚烧残渣冷却水中的浮渣后,冷却水再通过自吸泵送回湿式水渣槽中,实现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循环、自净化;通过将与自吸泵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二管路的出水端设计为正对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可以防止出现卡链现象。
[0012]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渣池通过一隔板分为第一除渣池和第二除渣池,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除渣池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邻近其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除渣池的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除渣池内,所述第二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槽,所述导槽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
[0013]本方案中,通过将除渣池设计为通过隔板隔开的第一除渣池和第二除渣池,可以使带有浮渣的焚烧残渣冷却水经悬浮去除浮渣之后再送入第二除渣池中经过滤装置进行进一步过滤,从而实现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净化。
[0014]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渣池通过一隔板分为第一除渣池和第二除渣池,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除渣池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邻近其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除渣池的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除渣池内,所述第二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除渣池的上端开口即为入水口,所述第一除渣池位于所述溢流口的下方。
[0015]本方案与上一个方案相比,节省了导槽的设计,将除渣池的位置稍微移动至溢流口的下方即可,同样可以实现湿式水渣槽中的焚烧残渣冷却水自动溢流至除渣池中。
[0016]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槽,所述导槽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接。
[0017]本方案对除渣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
[0018]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除渣池的上端开口即为入水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除渣池的上方。
[0019]本方案与上一方案相比,节省了导槽的设计,将除渣池的位置稍微移动至溢流口的下方即可实现湿式水渣槽中的焚烧残渣冷却水自动溢流至除渣池中。
[0020]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装置为固液分离器,选自滤网、蜂窝过滤器或者其他固液分离器中的任一种。
[0021]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自吸泵连接的主管路和与所述主管路的出水口连接的若干支管路,所述支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
[0022]通过将第二管路设计为主管路和若干支管路,有针对性地对容易沉积附着残渣的链条位置进行高压冲洗,防止出现卡链现象。
[0023]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管路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湿式水渣槽的水面下并邻近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以进一步锁定冲洗目标。
[0024]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若干所述支管路均匀分布,提高冲洗均匀性。具体地,若干所述支管路沿链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除渣池可以对湿式水渣槽中的焚烧
残渣冷却水上的浮渣进行收集清理,在不影响出渣机构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实现在线清理,并且冷却水通过自吸泵排出并增压输送返回湿式水渣槽内,实现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循环、自净化使用,无污水产生;通过第二管路对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进行高压冲洗,防止残渣附着在链条上,解决了残渣积聚而导致双链刮板出渣机出现卡链问题,保证了焚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通过高压冲洗,附着在链条上的残渣可重新悬浮起来,再次沉积于双链刮板出渣机的刮板上,有利于出渣机构将其排出。
[0026]本技术无需更换设备,不需要增加大型的设备,仅需要增加一个除渣机构和自吸泵并配备连接相关管路即可实现,为现有出渣机构的技改提供了便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去除浮渣时,无需排放掉湿式水渣槽内的污水,减少了人工成本,通过自吸泵可以实现污水减量化。此外,本技术无需添加混凝剂、絮凝剂等助剂,减少了污水处理成本。
[0027]本技术通过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同时解决浮渣、出渣机卡链等两大难题,还兼具出渣效率高、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生产连续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包括湿式水渣槽和安装于所述湿式水渣槽内的双链刮板出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渣机构,所述除渣机构包括除渣池和安装于所述除渣池内的过滤装置;自吸泵,所述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还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所述湿式水渣槽内的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所述湿式水渣槽远离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槽壁开设有供水和浮渣溢流至所述除渣池内的溢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池通过一隔板分为第一除渣池和第二除渣池,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除渣池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邻近其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除渣池的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除渣池内,所述第二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槽,所述导槽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池通过一隔板分为第一除渣池和第二除渣池,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除渣池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邻近其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除渣池的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口,所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广,柯仕忠,阮翔,宋建华,李钧建,容毅浜,龙艳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