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热泵空调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热泵空调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寒冷地区的传统供热多为燃油和燃煤锅炉的形式,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并热效率低下,排放大量废气。对此发展的采暖方式为热泵供热、电锅炉、燃气锅炉等。其中热泵空调供暖原理和制冷循环类似,消耗一部分的能量,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不断地输送到高温热源,从而达到制冷和采暖的目的。采暖中生活热水的需求很大,但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热水器升温快,经济性较好,但其热效率较低,且有气体排出,存在安全隐患;电热水器由于安装使用方便,市场占有率较高,直接使用电能加热的热效率较高,但一次能源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太阳能热水器节能、安全、环保,市场占有率也较大,但其维护安装困难,不能全天候使用,且加热量不可调节,需要燃气和电热水器的辅助才能满足正常需求。热泵热水器完全可以满足生活热水需求,一次能源利用率大于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还可以全天候运行,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空气源热泵空调应用寒冷地区制热时,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空调室外换热器的表面会产生结霜现象,进而导致空调机组的制热效果恶化。工质吸气比容增大,吸气量迅速下降,制热量下降。而且,吸气压力降低,导致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排气温度急剧上升。严重影响压缩机的润滑,系统频繁启停,无法正常运行。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节能的热泵空调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
[0003]现在市场上的热泵空调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目前热泵空调模式单一,仅单一能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热泵空调热水器,包括压缩系统、热水系统、室内换热系统和室外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系统、热水系统、室内换热系统和室外换热系统之间设置有支路管道相互连接,且支路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6)和四通换向阀(8);所述压缩系统包括压缩机一(1)、压缩机二(2)、三通阀一(11)、三通阀二(12)和三通阀三(13),且压缩系统中设置有a三通端和b三通端,所述a三通端下端管道连接四通换向阀(8)的C通道,且a三通端右端管道连接压缩机二(2)进口,所述a三通端左端管道连接三通阀一(11)右端口,且三通阀一(11)左端口管道连接b三通端上端口,所述三通阀一(11)上端口管道连接压缩机一(1)的下进口,且压缩机一(1)上排口管道连接三通阀二(12)左端口,所述三通阀二(12)上端口管道连接四通换向阀(8)的A端口,且三通阀二(12)下端口管道连接b三通端右端口,所述b三通端下端口管道连接压缩机二(2)上排口;所述热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3)、用水水箱(9)、换向水泵(10)、三通阀三(13)、三通阀四(14)和热水阀(21),所述三通阀三(13)上端口连接上支路管道,且左方与四通换向阀(8)的D端口连接,右方与室内换热系统管道连接,所述三通阀三(13)下端口管道连接第一换热器(3)工质进口,且第一换热器(3)工质出口管道连接三通阀四(14)上端口,所述三通阀四(14)下端口管道连接下支路管道,且左方连接膨胀阀(6)右端口,右方连接室内换热系统,所述第一换热器(3)内部一侧为水侧水路,并与内部换热部件相互并联,且水侧水路进水口处设置有换向水泵(10),并与用水水箱(9)管道连接,所述三通阀三(13)左端口与室内换热系统管道连接;所述室内换热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二通阀一(15)、二通阀二(16)、二通阀三(17)和二通阀四(18),所述二通阀一(15)上端口管道连接上支路管道,且左方连接热水系统中三通阀三(13)的右端口,右方连接二通阀三(17)上端口,所述二通阀一(15)下端口管道连接第二换热器(4)上进口,且第二换热器(4)下出口管道连接二通阀二(16)上端口,所述二通阀二(16)下端口连接下支路管道,且左方连接三通阀四(14)下端口,右方连接二通阀四(18)下端口,所述二通阀四(18)上端口管道连接第三换热器(5)的下出口,且第三换热器(5)上进口管道连接二通阀三(17)下端口;所述室外换热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7)、三通阀六(20)和三通阀五(19),所述三通阀六(20)左方端口管道连接四通换向阀(8)的B口,且三通阀六(20)上端口管道连接热水系统中三通阀三(13)的左端口,所述三通阀六(20)右端口管道连接第四换热器(7)的左出口,且第四换热器(7)的右进口管道连接三通阀五(19)的左端口,所述三通阀五(19)上端口与热水系统中三通阀四(14)的左端口管道连接,且三通阀五(19)的右端口与膨胀阀(6)左端口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热泵空调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水箱(9)进水口通过换向水泵(10)与(3)内部水侧水路一端口连接,所述用水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涛,陈杨,屈星宇,冯业,郑炜华,张梓煜,刘定铭,李明月,黄武龙,贾宇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