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包括组成膜元件的柔性支撑板、膜布层、编织管及集水装置,所述柔性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膜布层,所述编制管均匀分布在柔性支撑板与膜布层之间,两层所述膜布层相互焊接,并将柔性支撑板包裹在中间,所述膜布层的顶部设有集水装置。膜元件在使用时按照等距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污水再生
,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和污水再生回用的应用稳固地增长。目前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MBR膜主要分为帘式膜和平板膜,帘式膜价格较低但高污泥浓度下极易污堵和断丝,使用寿命短;平板膜在高污泥浓度下通量衰减小但价格高昂。因此设计一种既具备平板膜优异性能,且价格接近帘式膜的新型MBR膜元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平板膜价格高昂主要原因是支撑板采用6
‑
8mm厚ABS支撑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采用通用塑料替代工程塑料,且厚度只有2.0
‑
3.5mm,等距螺旋卷绕定型,克服了支撑板薄化引起的力学性能劣化问题。MBR膜元件,能广泛应用在大型污水处理工程中,可同时兼顾低成本和高出水通量,生产工艺简单,适合推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包括组成膜元件的柔性支撑板、膜布层、编织管及集水装置,所述柔性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膜布层,所述编制管均匀分布在柔性支撑板两侧,两层所述膜布层相互焊接,并将柔性支撑板与编织管夹在中间,所述膜布层的顶部设有集水装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支撑板采用PVC板、UPVC板或PP板,尺寸为:宽450
‑
550mm、长10m
‑
20m、厚度2.0
‑
3.5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膜布层采用PVDF、PTFE或PCTFE涂覆无纺布,厚度为230
‑
300μm,涂覆层表面平均孔径为0.1μ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编织管采用尼龙66、PET或PBT纤维,编织管呈管状,外径1.5
‑
2.0mm。
[0009]优先的:所述集水装置采用软质PVC、PP或PET材质制造,按300
‑
400mm间隔粘接在膜布层顶端。
[0010]优先的:所述膜元件在使用时按照间隔距离8
‑
14mm卷绕呈螺旋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MBR膜元件柔性支撑板采用PVC板、UPVC板或PP板制造,宽450
‑
550mm、长10m
‑
20m、厚度2.0
‑
3.5mm,膜布层厚度230
‑
300μm,涂覆层表面平均孔径0.1μm;编织管外径1.5
‑
2.0mm;膜布层上沿间隔300
‑
400mm粘接集水装置,使用时以等距8
‑
14mm螺旋卷绕成型,克服了支撑板薄化引起的力学性能劣化问题。本MBR膜元件,能广泛应用在大型污水处理工程中,可同时兼顾低成本和高出水通量,生产工艺简单,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MBR膜元件俯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MBR膜元件展开后的平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MBR膜元件展开后的分层图;
[0017]图4为本技术MBR膜元件展开后的剖面图;
[0018]图中:1
‑
柔性支撑板,2
‑
膜布层,3
‑
集水装置,4
‑
编织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只作为对本技术的说明,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如图1~4所示的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包括组成膜元件的柔性支撑板1、膜布层2、编织管4及集水装置3,所述柔性支撑板1的两侧均设有膜布层2,所述编织管4均匀分布在柔性支撑板1与膜布层2之间,两层所述膜布层2相互焊接,并将柔性支撑板1与编织管4夹在中间,所述膜布层2的顶部设有集水装置3。
[0021]所述柔性支撑板1采用柔性PVC聚氯乙烯板、UPVC未增塑聚氯乙烯板或PP聚丙烯板,柔性支撑板1的宽450
‑
550mm、长10m
‑
20m、厚度2.0
‑
3.5mm。
[0022]所述膜布层2采用PVDF聚偏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或PCTFE聚三氟氯乙烯涂覆无纺布,且其厚度230
‑
300μm,涂覆层表面平均孔径0.1μm。
[0023]所述编织管4采用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编织呈管状,其外径1.5
‑
2.0mm。
[0024]所述集水装置3采用软质PVC、PP或PET材质制造,按300
‑
400mm间隔粘接在膜布层顶端,把透过膜布层的清水导入外接的集水管内。本MBR膜元件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等距螺旋卷绕成型,间隔距离为8
‑
14mm。
[0025]在柔性支撑板的两侧粘接编织管,编织管均匀分布在柔性支撑板的两侧,再将膜布层夹住编织管和柔性支撑板进行焊接,使编织管和柔性支撑板处在中间,在膜布层的顶部粘接集水装置,能够把经过膜布层滤出的清水导出到外接出水管中。
[0026]本MBR膜元件采用柔性通用塑料替代ABS工程塑料,且厚度只有2.0
‑
3.5mm,等距螺旋卷绕定型,克服了支撑板薄化引起的力学性能劣化问题。MBR膜元件,能广泛应用在大型污水处理工程中,可同时兼顾低成本和高出水通量,生产工艺简单,适合推广。
[0027]本技术中未做详细描述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成膜元件的柔性支撑板(1)、膜布层(2)、编织管(4)及集水装置(3),所述柔性支撑板(1)的两侧均设有膜布层(2),所述编制管(4)均匀分布在柔性支撑板(1)两侧,两层所述膜布层(2)相互焊接,并将柔性支撑板(1)与编织管(4)夹在中间,所述膜布层(2)的顶部设有集水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板(1)采用PVC板、UPVC板或PP板,所述柔性支撑板(1)的宽450
‑
550mm、长10m
‑
20m、厚度2.0
‑
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螺旋型MBR膜元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策宇,孟俊杰,郭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蔚蓝节能环境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