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轮机磨削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442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砂轮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砂轮机磨削平台,包括:立柱、旋转组件及工作台,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接口,用于连接砂轮机;所述旋转组件套接所述立柱,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底座,其固接所述立柱,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球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立柱的中心环设在所述底座上;支架,其套接所述底座,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圆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工作台,所述圆环的上下两侧对应所述第一齿条均设有第二齿条。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球形连接的底座与支架,实现工作台的旋转,同时利用相互配合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实现工作台的自动固定,提高操作的便利性。提高操作的便利性。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轮机磨削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砂轮机
,特别涉及一种砂轮机磨削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铸造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砂轮机进行打磨,现有砂轮机的磨削平台固定在护罩的外壳上,平台面积小,适合磨削小尺寸的工件,当工件较大时,该平台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支撑,造成磨削困难,同时工件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在磨削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
[0003]专利号为“CN202023337116.4”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带有操作平台砂轮机,其包括砂轮机本体,还包括转动连接于砂轮机本体上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转动组件和进给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旋转外壳和固定旋转外壳上夹具,所述进给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旋转外壳的滑板,所述滑板转动连接于砂轮机本体。该方案通过操作平台对代加工工件进行固定和操作,使得代加工工件不与技术人员的双手直接接触,从而减小烫伤发生的几率,但是同样只适合于磨削小尺寸的工件,对于稍大点的工件往往无法进行有效支撑,容易发生危险。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轮机磨削平台,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大尺寸工作台的固定,能够承载中大型体积的工件;避免了工作台与砂轮机的直接接触,利用球形连接的底座与支架,实现大尺寸工作台的旋转,可以增加砂轮机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利用相互配合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实现工作台的自动固定,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砂轮机磨削平台,包括:立柱、旋转组件及工作台,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接口,用于连接砂轮机;所述旋转组件套接所述立柱,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底座,其固接所述立柱,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球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立柱的中心环设在所述底座上,第一齿条与球形结构之间具有间隙,形成限位腔;支架,其套接所述底座,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圆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工作台;所述圆环套接所述球形结构,所述圆环的上下两侧对应所述第一齿条交叉对称设有第二齿条,单个第二齿条在圆环上布置的角度小于180度,所述支架能够绕所述底座进行球形旋转。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砂轮机磨削平台,所述第二齿条设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二齿条抵接所述第一齿条时,所述工作台处于水平位置;所述斜面结构与所述底座的上下端平行时,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脱离接触。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砂轮机磨削平台,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支架。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砂轮机磨削平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滑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抵接块能够抵接所述球形结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砂轮机磨削平台,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抵接柱,所述抵接柱滑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抵接块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抵接柱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抵接柱能够抵接所述限位腔的外侧。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砂轮机磨削平台,所述抵接柱设有导向凸起,所述抵接块对应所述导向凸起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凸起能够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所述抵接块朝向所述球形结构移动时,所述导向槽将所述导向凸起向外顶出;所述抵接块背离所述球形结构移动时,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槽之间不产生作用力。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砂轮机磨削平台,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扳手,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及所述抵接块的一端依次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支架,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扳手,所述扳手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方,所述扳手铰接所述支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砂轮机磨削平台,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架,所述伸缩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块。
[0014]本专利技术包括:立柱、旋转组件及工作台,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接口,用于连接砂轮机;所述旋转组件套接所述立柱,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底座,其固接所述立柱,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球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立柱的中心环设在所述底座上;支架,其套接所述底座,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圆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工作台;所述圆环套接所述球形结构,所述圆环的上下两侧对应所述第一齿条均设有第二齿条,所述支架能够绕所述底座进行球形旋转;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工作台与砂轮机的直接接触,实现了大尺寸工作台的固定,能够承载大体积的工件;利用球形连接的底座与支架,实现工作台的旋转,可以增加砂轮机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利用相互配合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实现工作台的自动固定,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利用抵接块与抵接柱的相互抵接,实现支架竖直方向的双重固定,提高支架及工作台的固定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的第一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的第二工作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抵接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抵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

立柱,2

旋转组件,21

底座,211

球形结构,212

第一齿条,213

限位腔,22

支架,221

水平部,222

垂直部,223

圆环,224

第二齿条,3

工作台,4

锁紧组件,41

抵接块,411

导向槽,42

抵接柱,421

导向凸起,422

滚珠,43

第一连杆,44

第二连杆,45

第三连杆,46

扳手,47

限位销,100

砂轮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参见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砂轮机磨削平台。该砂轮机磨削平台包括:立柱1、旋转组件2及工作台3,所述立柱1上设有安装接口,安装接口为若干通孔,通过穿接若干螺栓固定连接砂轮机100;所述旋转组件2套接所述立柱1,旋转组件2能够绕立柱1进行旋转,所述工作台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2,工作台3跟随旋转组件2进行旋转,可以使得工作台3位于砂轮机100的不同方位,使得工件可以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轮机磨削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旋转组件及工作台,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接口,用于连接砂轮机;所述旋转组件套接所述立柱,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底座,其固接所述立柱,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球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立柱的中心环设在所述底座上,第一齿条与球形结构之间具有间隙,形成限位腔;支架,其套接所述底座,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圆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工作台;所述圆环套接所述球形结构,所述圆环的上下两侧对应所述第一齿条交叉对称设有第二齿条,单个第二齿条在圆环上布置的角度小于180度,所述支架能够绕所述底座进行球形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轮机磨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设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二齿条抵接所述第一齿条时,所述工作台处于水平位置;所述斜面结构与所述底座的上下端平行时,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脱离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砂轮机磨削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轮机磨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滑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抵接块能够抵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贵李坤赵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凯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