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34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泥浆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包括:泥浆池组件,所述泥浆池组件由泥浆池本体、钻探罩和排泥阀组成,所述泥浆池本体一侧的下部设有排泥阀,所述泥浆池本体内腔底部的中心套接有钻探罩。通过泥浆池本体的内部设有清泥组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带动环形滤网向下移动,将连接罩移动到与辅助罩外侧贴合的位置,利用驱动旋转组件驱动带动环形滤网旋转,从而带动在泥浆池本体的内腔里旋转,便于将堆积在泥浆池本体、辅助罩和环形滤网之间的沉积物从排泥阀处旋转排出,提高了排浆的效率,避免了泥浆池本体内堆积大量的泥浆,导致泥浆池本体内的泥浆漫出,影响周围的环境。影响周围的环境。影响周围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泥浆池
,具体为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

技术介绍

[0002]泥浆池供钻井液循环用,容积较小的叫泥浆池。供贮存钻井液用、容积较大的叫泥浆罐。钻井液的测试及处理工作通常都是在循环用的泥浆中进行。每一钻机备有多个泥浆池,在循环系统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泥浆池的液位随着搅拌电机的转动而不断波动。泥浆池内所盛放的是强腐蚀性的钻井流体。
[0003]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过程中,钻探工作是一直持续的,导致泥浆池内不断产生泥浆和砂石,泥浆和砂石越多,在泥浆池里面的泥沙就越多,导致泥浆池的水位就越高,在钻探的过程中泥浆池水位不断升高,导致泥浆池内的液体溢流出,引起的环保问题突出,又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包括:泥浆池组件,所述泥浆池组件由泥浆池本体、钻探罩和排泥阀组成,所述泥浆池本体一侧的下部设有排泥阀,所述泥浆池本体内腔底部的中心套接有钻探罩;清泥组件,设置在泥浆池本体的内部,包括转动套接在钻探罩外侧的辅助罩,所述辅助罩的外侧设有环形滤网,所述环形滤网顶部的外侧安装有环形轨道,所述泥浆池本体的外侧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与环形轨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滤网的底部安装有刮板,所述环形滤网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罩,所述辅助罩的内部设有驱动旋转组件,所述驱动旋转组件用于在连接罩与辅助罩外侧贴合的状态下带动辅助罩和环形滤网旋转;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升降组件和驱动旋转组件启闭,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泥浆池本体内部且位于环形滤网上方,所述控制组件上设有抽液组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泥浆池本体外侧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一侧安装有伸入到泥浆池本体内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环形轨道的内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的整体形状与环形轨道内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环形轨道上设有沿着环形轨道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升降组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旋转组件包括电机、齿轮、环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辅助罩内壁的中部套接有环齿,所述泥浆池本体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齿和环齿的外齿相互啮合,所述辅助
罩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罩的内壁安装有第二连接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数量相等,且每个第二连接板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板的上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板、导柱、漂浮板、触碰座和触碰控制开关,所述泥浆池本体内壁上部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漂浮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触碰座,所述漂浮板的顶部安装有位于触碰座正下方的触碰控制开关。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碰控制开关用于依次控制气缸和电机启闭,且气缸和电机的启动间隔时间为第二连接板移动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的时间,所述触碰座的两侧均设有导柱。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液组件包括连接管、上软管和下软管,所述漂浮板上套接有位于触碰控制开关前侧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下端分别利用法兰连接有上软管和下软管。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滤网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沿着环形滤网周向均匀分布的刮板,所述刮板倾斜于环形滤网的径向。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罩的整体形状与连接罩的整体形状均呈喇叭形状,且连接罩的内壁与辅助罩的外侧相适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通过泥浆池本体的内部设有清泥组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带动环形滤网向下移动,将连接罩移动到与辅助罩外侧贴合的位置,利用驱动旋转组件驱动带动环形滤网旋转,从而带动在泥浆池本体的内腔里旋转,便于将堆积在泥浆池本体、辅助罩和环形滤网之间的沉积物从排泥阀处旋转排出,提高了排浆的效率,避免了泥浆池本体内堆积大量的泥浆,导致泥浆池本体内的泥浆漫出,影响周围的环境。
[0016]2、该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通过触碰座可以控制气缸启闭,在泥浆池本体内的水位上升时带动漂浮板上升,当漂浮板上的触碰控制开关上升到与触碰座接触的位置,从而控制触碰座将气缸和电机启动,推动刮板向下移动,将泥浆池本体内的水和泥沙分隔开来后,将泥浆池本体内的泥沙排出,便于在泥浆池本体内的水位即将到达极限时,及时的将泥浆池本体内的泥沙清理掉。
[0017]3、该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通过漂浮板上设有连接管、上软管和下软管,将上软管与泥浆泵连接,由于下软管位于环形滤网和漂浮板之间,避免了泥浆泵在抽取泥浆池本体内的循环泥浆液时,能够抽取到上清液,避免了下软管的泥沙过多,将泥浆泵堵住。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的泥浆池本体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的环形滤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的刮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的滑块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的下软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泥浆池组件;110、泥浆池本体;120、钻探罩;130、排泥阀;200、清泥组件;210、辅助罩;220、驱动旋转组件;221、电机;222、齿轮;223、环齿;224、第一连接板;225、第二连接板;230、环形滤网;240、刮板;250、连接罩;260、环形轨道;300、升降组件;310、气缸;320、横板;330、连接杆;340、连接座;350、滑块;400、控制组件;410、安装板;420、导柱;430、漂浮板;440、触碰座;450、触碰控制开关;500、抽液组件;510、连接管;520、上软管;530、下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池组件(100),所述泥浆池组件(100)由泥浆池本体(110)、钻探罩(120)和排泥阀(130)组成,所述泥浆池本体(110)一侧的下部设有排泥阀(130),所述泥浆池本体(110)内腔底部的中心套接有钻探罩(120);清泥组件(200),设置在泥浆池本体(110)的内部,包括转动套接在钻探罩(120)外侧的辅助罩(210),所述辅助罩(210)的外侧设有环形滤网(230),所述环形滤网(230)顶部的外侧安装有环形轨道(260),所述泥浆池本体(110)的外侧设有升降组件(300),所述升降组件(300)的底部与环形轨道(26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滤网(230)的底部安装有刮板(240),所述环形滤网(230)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罩(250),所述辅助罩(210)的内部设有驱动旋转组件(220),所述驱动旋转组件(220)用于在连接罩(250)与辅助罩(210)外侧贴合的状态下带动辅助罩(210)和环形滤网(230)旋转;控制组件(400),用于控制升降组件(300)和驱动旋转组件(220)启闭,所述控制组件(400)设置在泥浆池本体(110)内部且位于环形滤网(230)上方,所述控制组件(400)上设有抽液组件(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包括安装在泥浆池本体(110)外侧的气缸(310),所述气缸(310)的输出端连接有横板(320),所述横板(320)底部的一侧安装有伸入到泥浆池本体(110)内部的连接杆(330),所述连接杆(330)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座(340),所述连接座(340)的底部安装有滑块(350),所述滑块(350)滑动连接在环形轨道(260)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50)的整体形状与环形轨道(260)内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环形轨道(260)上设有沿着环形轨道(260)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升降组件(3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工程地下河流钻探用泥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旋转组件(220)包括电机(221)、齿轮(222)、环齿(223)、第一连接板(224)和第二连接板(225),所述辅助罩(210)内壁的中部套接有环齿(22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玉宝黄鑫宋宇王勇军徐晓天李泗龙宋倩于峰田得龙曹立赵智华周渲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