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23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明日叶发酵茶在制作时会破坏明日叶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成分这一问题,公开了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鲜叶、清洗、温水漂烫、脱水、切割、萎凋、堆放、喷施益生菌复合液、揉捻、解块、微发酵、微波低温杀青、开放式热风烘干、精制、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歧杆菌、酵母菌、益生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复合液混合有效抑制杂菌发生和促进发酵;采用发酵机低温微发酵,既去除了既去除明日叶的青草味同时也使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不受影响:采用隧道式微波低温杀青技术,使得明日叶主要功效成分查耳酮不被破坏;采用开放式热风烘干技术,大大提高明日叶茶的口感。叶茶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明日叶属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明日叶含有丰富的查耳酮、有机锗、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大量的芳香油,长期食用具有延缓衰老、减少疲劳、排毒通便、降压降脂、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诸多功效。明日叶是促进人体健康、改善体质、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全营养食物,明日叶的种植和深加工迅猛发展,如明日叶代用茶、明日叶酒、明日叶固体饮料、明日叶功能饮料和明日叶压片糖果等多种产品,其中明日叶代用茶是其主要产品。
[0003]现有的明日叶茶的专利技术一类是复配的明日叶茶,注重功效,在茶的外观、茶汤、茶色和口感方面尚有不足;另一类是绿茶类,以提高杀青温度和烘干温度去除青草味,来实现明日叶的香气口感,通过损失营养成分换取明日叶茶的适喝性;还有一类是全发酵明日叶茶,虽然提高了明日叶茶的口感,也是破坏了的抗氧化的茶多酚等物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明日叶茶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摘的新鲜茶叶清洗后,用温水进行漂烫处理;步骤2:将漂烫后的茶叶脱水后,切割处理;步骤3:萎凋处理:将切割后的茶叶薄摊阴晾;步骤4:将萎凋后的茶叶切块,并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均匀喷施复合菌液;步骤5:将喷施堆放后的茶叶投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至解块;步骤6:采用发酵机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微发酵;步骤7:将微发酵后的茶叶投放在隧道式微波烘干机传送带上,进行微波低温杀青;步骤8:将杀青后的茶叶投入开放式热风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完成后筛选并包装。
[0006]优选的,步骤1中,选用的温水温度为40

45℃,漂烫时长为3

5分钟。
[0007]优选的,步骤2中,切割后的茶叶块长度为3

5厘米,宽度为1

1.5厘米。
[0008]优选的,步骤3中,萎凋时长为48

60小时,萎凋室温为20

26℃,相对湿度为60%

70%。
[0009]优选的,步骤4中,堆放的厚度为5

10厘米,堆放时长为0.5

1小时。
[0010]优选的,步骤4中,复合菌液的浓度为1%

4%;复合菌液中益生菌种类包括双歧杆
菌、酵母菌、益生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复合菌液中益生菌浓度为2

5亿/毫升。
[0011]优选的,步骤6中,微发酵温度为20

30℃,微发酵湿度为95%,微发酵时间为0.5

1小时。
[0012]优选的,步骤7中,杀青温度为60

80℃,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0.5

1米/分钟,杀青时长为1

3分钟。
[0013]优选的,步骤8中,烘干温度为80

100℃,烘干时长为2

4小时,烘干过程中每间隔10分钟翻动一次。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歧杆菌、酵母菌、益生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复合液混合有效抑制杂菌发生和促进发酵;采用发酵机低温微发酵,既去除了明日叶的青草味同时也使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不受影响:采用隧道式微波低温杀青技术,使得明日叶主要功效成分查耳酮不被破坏;采用开放式热风烘干技术,大大提高明日叶茶的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实施例1采摘鲜叶:选取3年生无病虫害的明日叶成株,剪取中间嫩芽外围的鲜叶,(叶片展开,叶面嫩绿,以叶柄可以直接掰断的鲜叶),春秋季于上午采摘,夏季于清晨采摘;清洗:采用耀邦牌YB800—1200型果蔬气泡清洗机,对采摘下来的带着叶柄的鲜叶进行清洗;功率10kw,运行速度3米,每分钟清洗蔬菜5公斤;温水漂烫:采用45℃温水进行漂烫,漂烫时间5分钟;脱水:采用泰山牌TG—751型三足式不锈钢离心脱水机对清洗的明日叶进行甩干脱水,每次放置量80公斤,转速为900r/min,功率5.5kw,脱水时间10分钟;切割:脱水后的鲜叶去除叶柄,再用多功能切菜切机(銘轩牌YQC—1000型)对叶片进行切割,切割设置为宽度为1.5厘米,叶片放置在传送带上的厚度2

3厘米,切割后的明日叶小块长3

5厘米,宽1

1.5厘米,每小时切割量100公斤;开青:切割后的条形鲜叶,仍然保持着生命活力,而叶内水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蒸发散失,出现更高的叶温,同时加强呼吸作用;此时一旦有不良通气的情况产生,会转化至无氧呼吸,使叶温上升,而鲜叶小块也会因为温度上升变红;呼吸作用下释放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会导致内含物更快分解,缺氧条件会将多糖类物质分解并产生热量,此时叶子出现酒精味并变质;所以,需要薄摊,摊晾在室内阴凉湿润环境中,空气湿度保持70%以上,摊放在网孔2目的不锈钢网架上,一定不要手摸、翻动或重叠;萎凋:处于空气流通、温湿度一定环境内的鲜叶,随着水分的散发,其内含物质会出现物理及化学变化,会有大量有效物质形成,萎凋时间适宜保持在 54h,萎凋过程中,萎凋室需保证宽敞卫生,通风透气且无日光直射,室温保持在25℃,相对湿度保持在70%;首次并筛通常在萎凋至七成干,叶不贴筛时进行,第二次并筛在八成干后;堆放:萎凋后的鲜叶切块,七八成干,将其收集堆放成厚度10厘米;时间为1小时;喷施复合菌液;萎凋后的鲜叶进行堆放过程中,均匀喷施浓度为鲜叶量的1

4%的
复合菌液;菌液为双歧杆菌、酵母菌、益生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复合液,菌液浓度为2—5亿/毫升,菌种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轻揉捻:喷施堆放后的鲜叶小块,投放进揉捻机不锈钢桶中,加入量以疏松,轻压即可,不宜重压,采用佳友牌45型不锈钢揉捻机,转速48

52r/min,每次5公斤,揉捻过程采用短时、轻柔,揉捻时间8分钟;解块:揉捻后的鲜叶小块已经形成松散条索,充分散开;微发酵:采用发酵机进行微发酵,发酵温度20℃,发酵湿度95%,发酵时间1小时;发酵机为君来牌6CFJ

60七层每层30公斤,每次210公斤;微波低温杀青:微发酵的条索,充分散开,投放在隧道式微波烘干机传送带上,对揉捻后的条索进行烘干,温度设定在60

80℃,传送速度为1米/分钟;杀青时间为2分钟;设备采用华青微波牌HQSD

30型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开放式热风烘干:微波杀青后的条索在七、八成干,直接投入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摘的新鲜茶叶清洗后,用温水进行漂烫处理;步骤2:将漂烫后的茶叶脱水后,切割处理;步骤3:萎凋处理:将切割后的茶叶薄摊阴晾;步骤4:将萎凋后的茶叶切块,并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均匀喷施复合菌液;步骤5:将喷施堆放后的茶叶投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至解块;步骤6:采用发酵机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微发酵;步骤7:将微发酵后的茶叶投放在隧道式微波烘干机传送带上,进行微波低温杀青;步骤8:将杀青后的茶叶投入开放式热风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完成后筛选并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用的温水温度为40

45℃,漂烫时长为3

5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切割后的茶叶块长度为3

5厘米,宽度为1

1.5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日叶微发酵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萎凋时长为48

60小时,萎凋室温为20

26℃,相对湿度为60%

7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汉喜徐永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翰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