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284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以矩阵方式布置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发光器件;驱动晶体管,用于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第一切换晶体管,其耦接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传送数据电压;以及第二切换晶体管,其耦接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传送反向电压。该第一和第二切换晶体管被交替耦接到由两个扫描驱动器之一驱动的扫描线,并且在不同的时间被交替导通。该显示设备周期性地向驱动晶体管施加反向电压,以关断该驱动晶体管、并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近来,已将研究引导进入能够替代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装置的平板显示装置。作为一种平板显示设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装置具有广视角和高质量亮度。因此,正在开发OLED装置,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装置。在有源矩阵平板显示装置中,将多个像素沿矩阵的行和列布置,并可根据信息信号来控制从像素发出的光的强度。当将信息信号传送到像素时,从平板显示装置上的多个像素发出具有与信息信号中的数据相对应的亮度的光。从观看者的角度看,从平板显示装置发出的光形成图像。OLED装置是这样的显示装置,其电激发磷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来发光,从而在显示装置上形成图像。作为具有低功耗、广视角、以及高响应速度的自发光设备,OLED装置能够显示高质量的运动图像。OLED装置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控制驱动OLED的信号的薄膜晶体管(TFT)。可根据TFT中的激活层(active layer)的类型,而将TFT分类为多晶硅TFT或非晶硅TFT。由于一些优点,一般使用采用多晶硅TFT的OLED装置。然而,多晶硅TFT的制造过程可能是复杂的,因此,可能增加生产成本。此外,通过使用具有多晶硅TFT的OLED装置来制造较大的显示装置可能是困难的。通过使用具有非晶硅TFT的OLED装置,可更容易地获得大屏幕。此外,用于制造具有非晶硅TFT的OLED装置的生产过程的数量可能少于用于具有多晶硅TFT的OLED装置的生产过程的数量。然而,因为像素中的非晶硅TFT可能持续向该像素的OLED提供电流,所以,非晶硅TFT的阈值电压可能恶化。另外,即使可施加单个数据电压,恶化的阈值电压也可能导致不一致的电流流到像素中的OLED,使得OLED装置的图像质量可能恶化。仅为了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的目的而提供了在此“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
技术介绍
”部分可能包含不形成在此国家中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和驱动方法。在驱动方法的第一子帧中,在显示设备像素的第一半上形成图像,并且,在第二子帧中,在交替行中的显示设备像素的第二半上形成图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阐明,并且,部分地,根据该说明将而变得清楚,或者可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领会。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以矩阵方式布置的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个像素包括发光器件;驱动晶体管,用于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第一切换晶体管,其与驱动晶体管耦接,以传送数据电压;以及第二切换晶体管,其与驱动晶体管耦接,以传送反向电压。另外,在不同的时间导通第一切换晶体管和第二切换晶体管。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驱动显示设备的方法,该显示设备包括以矩阵方式布置的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个像素包括发光器件和用于向发光器件提供电流的驱动晶体管。该方法包括第一施加,其包括将数据电压施加到在第一像素行中的像素的驱动晶体管、以及将反向偏压施加到在第二像素行中的像素的驱动晶体管。该方法还包括第二施加,其包括将数据电压施加到第二像素行中的像素的驱动晶体管、以及将反向偏压施加到在第一像素行中的像素的驱动晶体管。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说明和后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希望如声明的那样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并被并入和组成此说明书的一部分,其图解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OLED装置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OLED装置中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OLED装置的驱动TFT和像素的OLED的截面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OLED装置的OLED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OLED装置的操作的波形图。图6示出了OLED装置的屏幕的示意图,根据图5而在该屏幕上显示图像。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参考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更加完整地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表达,并且不应该解释为被在此说明的实施例所限制。当然,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是彻底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转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附图中,为简洁起见,可能夸大层和区域的大小和相对大小。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为正处于另一元件“上”时,其可能直接处于其它元件之上、或也可存在居间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处于其它元件“上”时,不存在居间元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OLED装置的框图,并且,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OLED装置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OLED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300、第一扫描驱动器400、第二扫描驱动器700、数据驱动器500、以及信号控制器600。如在等效电路图中看到的,显示面板300可包括多个显示信号线G1到Gn、G’1到G’n、以及D1到Dm;多个驱动电压线(未示出);以及多个像素PX,其基本上被以矩阵方式布置,并与显示信号线和驱动电压线耦接。可将矩阵中的像素PX基本上布置成多行和多列。显示信号线G1到Gn、G’1到G’n、以及D1到Dm包括多个第一扫描信号线G1到Gn、多个第二扫描信号线G’1到G’n,第二扫描信号线G’1到G’n中的每个都传送扫描信号;以及多个数据线D1到Dm,其传送数据电压。第一扫描信号线G1到Gn和第二扫描信号线G’1到G’n可基本上水平地沿行方向延伸、可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可相互分离。数据线D1到Dm可基本上垂直地沿列方向延伸、可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可相互分离。驱动电压线可向像素PX传送驱动电压,如Vdd。参考图2,每个像素PX,例如第i行(i=1,2,...,n)和第j列(j=1,2,...,m)的像素PX可包括有机发光器件LD、驱动晶体管Qd、电容器Cst、第一切换晶体管Qs1、以及第二切换晶体管Qs2。可将驱动晶体管Qd的输入端耦接到驱动电压Vdd,并可将其输出端耦接到有机发光器件LD的第一电极,该电极可以是阳极。可将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耦接到第一切换晶体管Qs1的输出端和第二切换晶体管Qs2的输出端。可将第一切换晶体管Qs1的输入端耦接到数据线Dj,并可将其输出端耦接到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可将第一切换晶体管Qs1的控制端耦接到第二扫描信号线G’i。可将第二切换晶体管Qs2的输入端耦接到反向偏压Vneg,并可将其输出端耦接到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可将第二切换晶体管Qs2的控制端耦接到第一扫描信号线Gi。然而,以与紧接在第一像素的行之后的行中的第二像素的切换晶体管相反的连接方式,将第一像素的第一切换晶体管Qs1和第二切换晶体管Qs2耦接到第一扫描信号线和第二扫描信号线。例如,可将第(i+1)行中的第二像素的第一切换晶体管Qs1的控制端耦接到第一扫描信号线Gi+1。另外,可将第(i+1)行中的第二像素的第二切换晶体管Qs2的控制端耦接到第二扫描信号线G’i+1。可将电容器Cst耦接在驱动晶体管Qd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电容器Cst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以矩阵方式布置的多个像素,该显示设备包括:    发光器件;    用于该发光器件的驱动晶体管;    第一切换晶体管,其耦接到驱动晶体管,以传送数据电压;以及    第二切换晶体管,其耦接到驱动晶体管,以传送反向电压,    其中,在不同的时间导通第一切换晶体管和第二切换晶体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始德朴庆泰金南德高春锡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