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265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包括: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8~30份,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10~30份,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8~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6份,有机硅助剂0.01~0.5份,光引发剂1~3份,有机环保溶剂40~60份;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为10~15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为4~6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UV面漆具有优良的硬度、耐磨擦性、耐折弯性、耐水煮性能、高流平效果及抗震动耐磨性能。震动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电子或电器产品、化妆品包装,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照相机、MP3、MP4、电动牙刷,智能音响等等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产品的外壳大多由塑料或塑胶材料制成,为了增加产品外观的多元化,使产品更美观得体,需要在基材表面喷涂涂料并起到装饰的效果,并且无涂料保护的产品,外界环境会对产品的外壳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性,影响产品的美观和使用寿命,塑胶件成本低、易成型,可多样化形状设计,而金属件成本高,不能多样化成型,而真空镀膜是将塑胶件仿制成金属件从而综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
[0003]真空镀膜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将素材表面覆一层特殊性能的金属镀膜层,从而使工件表面耐磨损、耐高温、耐腐性、抗氧化、防辐射、绝缘和装饰等性能得到加强和提高。真空镀膜一般的做法是在工件表面先喷一层底漆,再做电镀,然后喷涂中涂漆,最后在中涂漆面上喷涂一道UV面漆。随着真空镀膜水平的提高,对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抗划伤耐磨性能也日益提高,已有的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抗划伤和耐磨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真空镀膜需要,并且,现有的手机电池盖素材或手机边框素材往往都是塑胶的,手感不好,容易刮伤,从而影响了所得工件表面涂膜的外观和性能,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以实现高流平和高耐磨性抗钢丝绒性能,解决用于真空镀膜的涂料表面抗刮伤差,耐磨性差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的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塑料基材表面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一种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以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8~30份,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10~30份,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8~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6份,有机硅助剂0.01~0.5份,光引发剂1~3份,有机环保溶剂40~60份;
[0007]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为10~15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0008]所述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为4~6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单体。
[0009]上述真空电镀UV固化面漆所选择的预聚物是具有不饱和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和以聚硅氧烷中重复的Si—O键为主链结构的聚合物,能在聚合反应的时候可以相互重叠形成两个或者多个原子间构成的重键。两个原子形成一个σ键后,还各有一个未成对的p电子,p电子相互重叠形成π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两个原子间以二个共用电子对构成的重键而形成
双键结合,双键原子接合形成致密的化合物。另外,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和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都含有活性官能基团:羧基和羟基及Si—O键,可以和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中—NCO与醇羟基—OH反应。形成致密度极高的化合物,上述真空电镀UV固化面漆,仅需要三种树脂就可以达到优良的硬度、耐折弯性、耐水煮性能、抗钢丝绒擦拭、高流平效果及抗震动耐磨测试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是将耐磨粒子研磨到纳米级别使其均匀的分布,再和高官能度UV树脂和高官能度UV单体杂化而成的树脂;粘度为12000cps~25000(mPa
·
s/60℃)。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热塑性丙烯酸酯采用Tg点为80~120℃的丙烯酸酯,粘度为15000cps~25000(mPa
·
s/60℃)。
[0012]进一步的,所述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采用季戊四醇六丙稀酸酯和/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0013]进一步的,所述高官能度丙烯酸酯采用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度为35000cps~45000(mPa
·
s/40℃)。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采用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磷(TPO)、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HMPF)、1

羟基

环己烷基

苯基酮、二苯甲酮(BP)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环保溶剂采用环己酮(CYC)、甲基异丁酮(MIBK)、乙酸乙酯(EAC)、醋酸丁酯(BAC)、丁酮(MEK)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环保溶剂采用环己酮(CYC)、甲基异丁酮(MIBK)、乙酸乙酯(EAC)、醋酸丁酯(BAC)、丁酮(MEK)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包括: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10~15,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8~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6份,有机硅助剂0.01~0.5份,光引发剂1~3份,有机环保溶剂40~60份。
[0017]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包括: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15~20份,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15~20,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8~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6份,有机硅助剂0.01~0.5份,光引发剂1~3份,有机环保溶剂40~60份。
[0018]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包括: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10~15份,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25~30,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8~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6份,有机硅助剂0.01~0.5份,光引发剂1~3份,有机环保溶剂40~60份。
[0019]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包括: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8~10份,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20~30,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8~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6份,有机硅助剂0.01~0.5份,光引发剂1~3份,有机环保溶剂40~60份。
[0020]上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热塑性丙烯酸酯作为主要的成膜物质,其配比决定了真空电镀UV固化面漆的钢性和柔性,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配比制备的真空电镀UV固化面漆的密着性和硬度并存。如果配比不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范围内,则容易出现漆膜变脆开裂或耐磨性变差。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将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和热塑性丙烯酸树脂预
热,与部分有机环保溶剂混合溶解,形成第一混合液;
[0023]S2.向步骤S1中的第一混合液加入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搅拌,形成第二混合液;
[0024]S3.向步骤S2中的第二混合液加入有机硅助剂和剩余的有机环保溶剂,搅拌,过滤,获得上述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8~30份,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10~30份,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8~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6份,有机硅助剂0.01~0.5份,光引发剂1~3份,有机环保溶剂40~60份;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为10~15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高官能度活性稀释剂为4~6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单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度为35000cps~45000(mPa
·
s/40℃);所述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Tg点为80~120℃,粘度为15000cps~25000(mPa
·
s/60℃);所述有机硅纳米杂化UV树脂是将耐磨粒子研磨到纳米级别使其均匀的分布,再和高官能度UV树脂和高官能度UV单体杂化而成的树脂;粘度为12000cps~25000(mPa
·
s/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官能活性稀释剂为季戊四醇六丙稀酸酯和/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镀UV抗钢丝绒的高流平UV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磷、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1

羟基

环己烷基

苯基酮、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环保溶剂为环己酮(CYC)、甲基异丁酮(MIBK)、乙酸乙酯(EAC)、醋酸丁酯(BAC)、丁酮(MEK)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电镀的抗钢丝绒高流平U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韵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