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亚伟专利>正文

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49 阅读:3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位效果好的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包括:左、右钳柄和钳柄上端固定连接的左、右钳尖;右钳尖为柱状;左钳尖为桶状,左钳尖内设计有导向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左钳尖内设计有导向通道,所以可以在钳尖所处的复位点处通过导向通道打入克氏针或螺钉对骨折固定。(*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治疗髋臼骨折,复位的质量是治疗的关键,骨折复位是否满意,将为其今后的髋关节活动与负重及继发骨关节炎的发生,带来重大影响。髋臼骨折一旦发生,特别是粉碎骨折和明显移位的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和骨折线走向较为复杂,在手术中多需借助复位钳复位或预固定;目前手术器械中点状复位钳具有一致认可的复位作用;此复位钳包括左、右钳柄和钳柄上固定安装的钳尖;左、右钳柄相对旋转连接;使用时将复位钳的钳尖卡在骨折两端的骨面上,使骨折复位并预固定,然后再在骨折处打上克氏针使骨折复位并固定;用此器械做骨折复位术无法在复位钳的钳尖卡住骨头的复位点上直接进行固定或预固定,此点往往就是骨折复位固定最理想的进钉点或延伸点,因此使用普通复位钳常常造成固定点偏移,从而导致复位部分丢失、复位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效果好的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其中包括钳柄和钳柄上端固定连接的左、右钳尖;其特点在于右钳尖为柱状,左钳尖内设计有导向通道。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中的左钳尖内设计有导向通道,所以可以在钳尖所处的复位点处通过导向通道打入克氏针或螺钉对骨折固定,在此最佳复位点固定骨折可避免了复位部分丢失,保证了手术的复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钳柄5和钳柄5上端固定连接的左、右钳尖;右钳尖4为柱状,左钳尖2内设计有导向通道1;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两钳尖的相对内侧面的外缘上分别带有一圈尖刺3结构;此种结构可以使本技术的钳尖在骨折的复位固定点上与骨折的抓持力增大,保持了本技术的铆固力和把持力,从而保持了本技术良好的复位固定作用。使用时,将本技术的钳尖卡在骨折端的两边,将骨折复位,然后从钳尖的导向通道中将克氏针或螺钉打入骨折中,将骨折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钳尖设计有导向通道,所以1、本技术具备定向功能,不会出现固定物偏移损伤周围重要组织,使复位固定安全、可靠;2、在复位点可直接打入固定物固定或预固定,使手术操作更简便而且损伤小;3、在骨折复位最佳固定点进行固定,避免了复位部分丢失及复位不满意,保证了手术的复位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其中包括左、右钳柄(5)和钳柄(5)上端固定连接的左、右钳尖;其特征在于,右钳尖(4)为柱状;左钳尖(2)为桶状,左钳尖(2)内设计有导向通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钳尖的相对的内侧面的外缘上分别带有一圈尖刺(3)结构。专利摘要一种复位效果好的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包括左、右钳柄和钳柄上端固定连接的左、右钳尖;右钳尖为柱状;左钳尖为桶状,左钳尖内设计有导向通道;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中的左钳尖内设计有导向通道,所以可以在钳尖所处的复位点处通过导向通道打入克氏针或螺钉对骨折固定。文档编号A61B17/58GK2843365SQ20052008716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孙亚伟, 丛杰, 韩思林 申请人:孙亚伟, 丛杰, 韩思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导向固定钳,其中包括:左、右钳柄(5)和钳柄(5)上端固定连接的左、右钳尖;其特征在于,右钳尖(4)为柱状;左钳尖(2)为桶状,左钳尖(2)内设计有导向通道(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伟丛杰韩思林
申请(专利权)人:孙亚伟丛杰韩思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