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46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采用尼龙加纤的塑胶壳体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令塑胶壳体表面形成纹路;步骤S2: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塑胶壳体表面涂刷一层处理剂作为底漆;步骤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塑胶壳体表面依次进行三次涂料喷涂,每次喷涂前对塑胶壳体表面进行清洁,并且在每次喷涂后经过干燥固化;所述的三次涂料喷涂中,所采用的涂料均采用包括:油漆、固化剂和开油水的混合涂料,并且在第一次喷涂的混合涂料中添加有作为底漆的处理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耳机塑胶壳体表面的油漆层有着较强的附着力,即便经过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漆面脱落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耳机产品表面处理
,特指一种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耳机主体通常采用塑胶材料制作,由于尼龙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用性,所以目前的耳机壳体材料一般采用尼龙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尼龙材料的机械强度,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目前的耳机壳体多采用了尼龙增强材料。这种材料是在尼龙材料熔融时加入一定量的玻璃纤维然后挤出成型所形成的尼龙加纤材料。尼龙加纤材料强度高,可以抵抗较大的机械冲击等优点,但是其也存在以下不足。
[0003]对于耳机产品而言,为了提高产品的美观度,通常会在耳机的塑胶壳体表面喷涂一层油漆,例如亮面漆、荧光漆等。但是针对尼龙加纤材料而言,油漆在其表面附着度较低,不仅喷涂难度大,并且后续使用时容易脱落。例如对于骨传导耳机、开放式耳挂耳机而言,这种耳机的壳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人体接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壳体的接触面容易出现油漆层脱落。目前解决的方案通常是在油漆喷涂过程中,采用多次喷涂的方式,但是多层喷涂工艺对于漆面脱落的改善并不大。
[0004]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经过不断的改进,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采用尼龙加纤的塑胶壳体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令塑胶壳体表面形成纹路;步骤S2: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塑胶壳体表面涂刷一层处理剂作为底漆;步骤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塑胶壳体表面依次进行三次涂料喷涂,每次喷涂前对塑胶壳体表面进行清洁,并且在每次喷涂后经过干燥固化;所述的三次涂料喷涂中,所采用的涂料均采用包括:油漆、固化剂和开油水的混合涂料,并且在第一次喷涂的混合涂料中添加有作为底漆的处理剂。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处理剂为添加有硅烷偶联剂的二丙酮醇,并且硅烷偶联剂与二丙酮醇的质量比为硅烷偶联剂:二丙酮醇=20:80。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喷涂的涂料包括:油漆、固化剂、处理剂、开油水,将涂料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喷涂在塑胶壳体表面,其中涂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油漆:固化剂:处理剂:开油水=10:1:1:10。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次喷涂的涂料中采用的油漆为树脂油漆,其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树脂:50

60%;二氧化硅:4

5%;色粉:20

25%;醋酸丁酯:9

10%;二甲苯:7

10%。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3中,第二次喷涂的涂料包括:油漆、固化
剂、开油水,将涂料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喷涂在塑胶壳体表面,其中涂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油漆:固化剂:开油水=10:1:10。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次喷涂的涂料中采用的油漆为树脂油漆,其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树脂:70

80%;二氧化硅:1

2%;红色粉:10

14%;稀释剂:9

14%;所述的稀释剂采用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甲基异丁基酮、二丙酮醇材料的任意混合物。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3中,第三次喷涂的涂料包括:油漆、固化剂、开油水,将涂料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喷涂在塑胶壳体表面,其中涂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油漆:固化剂:开油水=100:25:20。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次喷涂的涂料中采用油漆为压光橡胶油漆,该油漆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聚酯多元醇树脂:35

46%;助剂:4

5%;二氧化硅:8

10%;稀释剂:42

50%;所述稀释剂采用醋酸丁酯、醋酸乙酯、二丙酮醇材料任意的混合物。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化剂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醋酸丁酯组成,二者的质量百分比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75

85%;醋酸丁酯:15

25%。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S1中,塑胶壳体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时,采用火花纹或者晒纹的处理方式,粗糙度为;VDI 33。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处理后,耳机塑胶壳体表面的油漆层有着较强的附着力,即便经过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漆面脱落的情况。经过测试,通过本专利技术处理的油漆层,在同等测试环境习惯下,其耐久度至少提高三倍以上。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耳机的塑胶壳体表面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塑胶壳体与底漆层结合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在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见图1所示,这是耳机的塑胶壳体1在喷涂完成后,塑胶壳体1的表面形成的复合涂层示意图。该复合涂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第一油漆层2、第二油漆层3和第三油漆层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作为喷涂处理的塑胶壳体1采用尼龙加纤材料,较佳的实施例是采用PA66+GF材质,即聚酰胺材料与玻璃纤维材料通过注塑成型。
[0022]结合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喷涂步骤如下:
[0023]步骤S1:对采用尼龙加纤的塑胶壳体1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令塑胶壳体1的表面形成纹路10。这样是为了提高后续喷涂涂层的附着度,塑胶壳体1的表面需要进行粗糙度处理。在处理时,可采用火花纹或者晒纹的处理方式,粗糙度为;VDI 33,实际生产中对应范围为Ra4.0

Ra5.0。
[0024]步骤S2: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塑胶壳体1的表面的纹路10上涂刷一层处理剂作为底漆11。涂刷处理剂可以提高后续漆面的粘合度。涂刷完底漆11之后,将塑胶壳体1在65
℃环境中进行干燥,待干燥后,进行下一步处理。
[0025]本步骤中,所述的处理剂为添加有硅烷偶联剂的二丙酮醇,其中二者的质量比为:硅烷偶联剂:二丙酮醇=20:80。二丙酮醇通常作为树脂、静电喷漆、赛璐珞、硝基纤维、脂肪、油脂和蜡等的溶剂,在本专利技术中,其有利于后续涂料与塑胶壳体1的结合。对于底漆11的厚度,本实施例厚度为:10

12μm。
[0026]步骤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塑胶壳体1的表面依次进行三次涂料喷涂,每次喷涂前对塑胶壳体1的表面进行清洁,并且在每次喷涂后经过干燥固化。三次涂料喷涂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0027]第一次喷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采用尼龙加纤的塑胶壳体表面进行粗糙度处理,令塑胶壳体表面形成纹路;步骤S2:将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塑胶壳体表面涂刷一层处理剂作为底漆;步骤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后的塑胶壳体表面依次进行三次涂料喷涂,每次喷涂前对塑胶壳体表面进行清洁,并且在每次喷涂后经过干燥固化;所述的三次涂料喷涂中,所采用的涂料均采用包括:油漆、固化剂和开油水的混合涂料,并且在第一次喷涂的混合涂料中添加有作为底漆的处理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剂为添加有硅烷偶联剂的二丙酮醇,并且硅烷偶联剂与二丙酮醇的质量比为硅烷偶联剂:二丙酮醇=20: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喷涂的涂料包括:油漆、固化剂、处理剂、开油水,将涂料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喷涂在塑胶壳体表面,其中涂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油漆:固化剂:处理剂:开油水=10:1: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喷涂的涂料中采用的油漆为树脂油漆,其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丙烯酸树脂:50

60%;二氧化硅:4

5%;色粉:20

25%;醋酸丁酯:9

10%;二甲苯:7

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塑胶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第二次喷涂的涂料包括:油漆、固化剂、开油水,将涂料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喷涂在塑胶壳体表面,其中涂料各组分的质量比为:油漆:固化剂:开油水=10:1: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伟东毛华生谢嗣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