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185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包括箱体、PLC控制器、余氯仪和加药计量泵;箱体内的上部设置有PLC控制器,箱体内设置有余氯仪,箱体外侧设有水样流通槽,余氯仪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余氯仪能够将测定的余氯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余氯结果计算消毒剂的投加量;加药计量泵接受PLC控制器的指令并根据PLC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消毒剂的投加量控制加药计量泵的加药速度与加药总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根据实时测定的余氯值进行消毒剂的投加量的调整,解决了人工调整加药量带来的水体中余氯值的波动以及人员接触带来的风险,消毒效果更好,柜门的设计能够提高密封效果,户外防水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次氯酸钠消毒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根,再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次氯酸,起到杀菌作用。当用较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时,对循环水系统有良好的黏泥剥离作用,还能够用于处理系统中沉淀的黏泥。
[0003]次氯酸钠在循环水处理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加上微生物对消毒剂无抗药性,因此在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杀菌剂时,定期的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可以更好的避免微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在使用过程中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害、不产生第二次污染。但传统的水处理消毒装置不能根据水中余氯实时调整需要投加的药量,导致余氯量发生较大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处理消毒装置不能根据余氯实时调整需要投加的次氯酸钠的药量,提出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消毒剂投加系统。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包括箱体、PLC控制器、余氯仪和加药计量泵;所述箱体内的上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余氯仪,所述箱体外侧设有水样流通槽,所述余氯仪的上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样流通槽相连接,所述余氯仪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余氯仪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余氯仪能够将测定的余氯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余氯结果计算消毒剂的投加量;
[0006]所述加药计量泵的一端通过进药管与原药桶相连接,所述加药计量泵的另一端连接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连接至待处理水体中,所述加药计量泵接受PLC控制器的指令并根据PLC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消毒剂的投加量控制加药计量泵的加药速度与加药总量;
[0007]所述箱体上安装有上柜门和下柜门,所述上柜门的底部向箱体方向弯折形成凹槽状,所述下柜门的上部向箱体外侧弯折形成弧形,所述上柜门和下柜门在关闭状态中扣合在一起。
[0008]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上通信连接有显示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样流通槽前端设置有水泵。
[0010]进一步的,PLC控制器能够控制水样流通槽上的水泵的开启时间和开启间隔,实现水样流通槽中水中余氯值的测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前设置有过滤网能够过滤待处理水体中的大颗粒物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柜门顶部设置有能够起到密封作用的挡水条。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柜门的两侧设置有导水槽,所述下柜门的底部设置有储水槽。
[0014]本技术的优点具体如下:
[0015](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采用余氯仪能够实时测定待处理
水体中的余氯值,根据实时测定的余氯值进行消毒剂次氯酸钠的投加量的调整,解决了人工调整加药量带来的水体中余氯值的波动以及人员接触带来的风险,消毒效果更好;
[0016](2)本技术中的PLC控制器能够根据余氯仪测定的余氯值精准控制加药计量泵的加药量及加药速度,保证待处理水体中的消毒效果,且能够将待处理水体中的余氯值实时上传至监管部门。
[0017](3)本技术中的柜门采用上柜门和下柜门弯折弧形的设计,能够增强密封效果,有效的起到户外防水的作用,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本技术的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的柜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PLC控制器2、余氯仪3、水样流通槽4、进水管5、出水管6、加药计量泵7、进药管8、加药管9、原药桶10、导水槽11、储水槽12、挡水条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本实施例中加入的消毒剂为次氯酸钠。
[0024]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包括箱体1、PLC控制器2、加药计量泵7以及余氯仪3,箱体1内的上部设有通信连接的PLC控制器2和显示器,箱体1内设有加药计量泵7以及余氯仪3,箱体1外侧设有水样流通槽4,余氯仪3的上端通过进水管5与水样流通槽4相连接,通过进水管5进水余氯仪3能够测定水样中的氯含量,水样流通槽4与待测水体相连通,余氯仪3的下端设有出水管6,余氯仪3与PLC控制器2相连接并将余氯仪3测定的数据发送给PLC控制器2处理,PLC控制器2与加药计量泵7相连接,加药计量泵7的一端通过进药管8与原药桶10相连接,加药计量泵7的另一端连接有加药管9,加药管9直接加入至待处理水体中。PLC控制器2根据余氯仪3反馈的实时氯含量能够计算消毒剂的投加量,并能够控制加药计量泵7的开关和流速流量,PLC控制器2具有储存数据模块能够存储余氯仪测定的结果,PLC控制器2通信连接有显示器,通过显示器面板能够清晰反应出余氯的测定结果。水样流通槽4前端设置有水泵,PLC控制器2能够控制水样流通槽4上的水泵的开启时间和开启间隔,实现水样流通槽4中水中余氯值的实时测定。
[0025]箱体上安装有上柜门和下柜门,如图3所示,上柜门的底部向箱体方向弯折形成凹槽状,下柜门的上部向箱体外侧弯折形成弧形,该种结构设计使得柜门闭合状态下密封性更好,下柜门的两侧两侧设置有导水槽,下柜门的底部设置有储水槽12,若有雨水滴溅在柜门连接处,则滴溅的雨水能够通过下柜门两侧的导水槽11向下汇入至底部的储水槽12中,定期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时对储水槽12进行清理,防止雨水溢出,上柜门和下柜门通过柜门上相配合的凹槽和弧形结构能够实现户外的良好防水效果,上柜门设置有挡水条13避免户外雨水造成电池电气设备发生短路甚至损坏,提高了消毒剂投机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0026]工作原理:通过PLC控制器2可以实现水样中余氯的实时监测,PLC控制器2通过控制水样流通槽4上的水泵的开启和开启间隔,将待测水体抽至水样流通槽4中,并通过进水管进入余氯仪3进行测定,余氯仪3将测定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2并自动计算出消毒剂的投加量,PLC控制器2通过控制加药计量泵完成消毒剂的自动投加,待测水体中余氯结果经PLC控制器保存且该数据能够上传至上级监管部门。
[0027]本技术将在线余氯仪与加药计量泵集成,可实现根据实时测定的余氯含量值进行消毒剂的投加,消毒剂的投加量能够根据余氯结果实时调整,解决了以往人工调整加药量带来的余氯波动及人员接触风险,有助于医疗废水消毒效果稳定达标更方便实施废水处理的监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PLC控制器(2)、余氯仪(3)和加药计量泵(7);所述箱体(1)内的上部设置有PLC控制器(2),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余氯仪(3),所述箱体(1)外侧设有水样流通槽(4),所述余氯仪(3)的上端通过进水管(5)与水样流通槽(4)相连接,所述余氯仪(3)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余氯仪(3)与PLC控制器(2)通信连接,余氯仪(3)能够将测定的余氯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根据余氯结果计算消毒剂的投加量;所述加药计量泵(7)的一端通过进药管(8)与原药桶相连接,所述加药计量泵(7)的另一端连接有加药管(9),所述加药管(9)连接至待处理水体中,所述加药计量泵(7)接受PLC控制器(2)的指令并根据PLC控制器(2)计算得到的消毒剂的投加量控制加药计量泵(7)的加药速度与加药总量;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上柜门和下柜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星宇钱铖彬朱伟陆威谈振娇杨明辉章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政公用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