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由雾化器本体、电池杆以及磁吸式充电底座连接而成,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雾化器外壳、设于外壳顶部的吸嘴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雾化装置、气流管和储液仓,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多孔陶瓷雾化芯、发热丝和雾化底座,所述多孔陶瓷雾化芯底部设有与储液仓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发热丝呈螺旋状埋设在多孔陶瓷雾化芯的壁内且不与储液仓接触,所述多孔陶瓷雾化芯嵌于雾化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采用螺旋分布埋设在多孔陶瓷内壁的加热丝,可以对茶液雾化更加充分同时,防止干烧,且不会因为加热丝直接接触茶液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人体吸收更充分的同时口感更加良好。体吸收更充分的同时口感更加良好。体吸收更充分的同时口感更加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味甘,具有特殊清香,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消费群体广,历史悠久,除了饮用以外,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用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0003]目前市场上对于电子茶的雾化装置非常欠缺,已有的电子烟雾化器,如CN111150100A公开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工作时发热丝直接接触烟油,容易产生干烧或者产生有害物质,而电子烟的工作方式又不能完全释放茶中的EGCG等功能性物质,因此缺少配套使用产品。此外,便携式可充电的吸茶雾化器,更是少之又少。如CN 215652856 U公开的一种雾化茶水的新型便携式茶雾器,一般采用锂电池供电,不具有充电的功能,需要更换电池,外出携带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由雾化器本体、电池杆以及磁吸式充电底座连接而成,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雾化器外壳、设于外壳顶部的吸嘴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雾化装置、气流管和储液仓,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多孔陶瓷雾化芯、发热丝和雾化底座,所述多孔陶瓷雾化芯底部设有与储液仓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发热丝呈螺旋状埋设在多孔陶瓷雾化芯的壁内且不与储液仓接触,所述多孔陶瓷雾化芯嵌于雾化底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杆的壳体和雾化器外壳的结合部分各有一圈磁铁,采用牙嵌式磁吸密封贴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嘴为扁平状,吸嘴底部与雾化器外壳顶部紧固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外壳采用透明树脂材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外壳为中空结构,所述雾化装置置于雾化器外壳内,雾化装置外壁与雾化器外壳内壁之间形成储液仓。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分布在多孔陶瓷雾化芯的下半部分。
[0012]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底座设有多个进气孔和圆柱形电极,圆柱形电极与发热丝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底座外缘套有硅胶密封圈并与雾化器外壳内壁使用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杆的壳体内部中空设有可循环充电锂电池,电池杆的底部装有与磁吸式充电底座配合充电的三点磁吸式充电模块。
[0015]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杆的壳体内部通过带通气孔的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隔板上
方安装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上设有气流传感器,隔板下方安装可循环充电锂电池,电池杆的壳体下部侧壁形成有进气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式充电底座设有与电池杆底部匹配的凹槽,凹槽中设有与电池杆对应的磁极,所述磁吸式充电底座背离凹槽的一侧连接220V家用两孔插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采用螺旋分布埋设在多孔陶瓷内壁的加热丝,可以对茶液雾化更加充分同时,防止干烧,且不会因为加热丝直接接触茶液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人体吸收更充分的同时口感更加良好。此外,发热丝只分布在多孔陶瓷的下半部分雾化茶液和重复加热冷凝液,上半部分无发热丝,提供冷凝液充分受热和雾化的空间,提高雾化品质,增强雾化效果。雾化器外壳与电池杆壳体之间用牙嵌式磁铁磁吸,便于更换雾化器,实现电池杆的可持续使用;电池杆底部装有三点磁吸式充电模块与磁吸式充电底座配合充电,实现靠近接触点自动吸附充电。雾化器外壳采用透明树脂材料,茶液剩余量可视化的同时,隔热、保温的透明树脂材料使雾化更充分,提升用户体验。该技术结构简单,便携轻便。能够雾化电子茶液,提高人体对儿茶素的吸收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杆局部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本体和电池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杆底部三点磁吸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雾化器本体,11
‑
雾化器外壳,12
‑
吸嘴,13
‑
雾化装置,131
‑
多孔陶瓷雾化芯,1311
‑
上半部分,1312
‑
下半部分,132
‑
发热丝,14
‑
进液孔,16
‑
雾化底座,15
‑
圆柱形电极,17
‑
气流管,18
‑
储液仓;
[0028]2‑
电池杆,21
‑
电池杆壳体,22
‑
可循环充电锂电池,23
‑
充电模块,24
‑
隔板,25
‑
进气孔,26
‑
控制模块,261
‑
气流传感器;
[0029]3‑
磁吸式充电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由雾化器本体1、电池杆2以及磁吸式充电底座3连接而成。
[0032]如图2所示,所述雾化器本体1包括雾化器外壳11、设于雾化器外壳11顶部的吸嘴
12以及设于外壳11内部的雾化装置13、气流管17和储液仓18。
[0033]具体地,所述雾化器外壳11采用透明树脂材质。便于用户观察茶液剩余量,同时,隔热、保温的透明树脂材料使雾化更充分,提升用户体验。所述吸嘴12为扁平状,吸嘴12底部与雾化器外壳11顶部紧固连接。所述雾化器外壳11为中空结构,所述雾化装置13置于雾化器外壳11内,雾化装置13外壁与雾化器外壳11内壁之间形成储液仓18。气流管17的顶部与吸嘴12对接,气流管17的的底部置于储液仓18内。
[0034]如图4所示,所述雾化装置13包括多孔陶瓷雾化芯131、发热丝132和雾化底座16,所述多孔陶瓷雾化芯131底部设有与储液仓18相连通的进液孔14,所述发热丝132呈螺旋状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由雾化器本体、电池杆以及磁吸式充电底座连接而成,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雾化器外壳、设于外壳顶部的吸嘴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雾化装置、气流管和储液仓,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多孔陶瓷雾化芯、发热丝和雾化底座,所述多孔陶瓷雾化芯底部设有与储液仓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发热丝呈螺旋状埋设在多孔陶瓷雾化芯的壁内且不与储液仓接触,所述多孔陶瓷雾化芯嵌于雾化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杆的壳体和雾化器外壳的结合部分各有一圈磁铁,采用牙嵌式磁吸密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外壳采用透明树脂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外壳为中空结构,所述雾化装置置于雾化器外壳内,雾化装置外壁与雾化器外壳内壁之间形成储液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茶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分布在多孔陶瓷雾化芯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童,陈晓颖,付韶健,徐雨航,郑鹏,刘少群,李晓如,曾刘翠,黄懿莹,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