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包括控制机构、动力机构、曳引绳、滑轮组、对重、天梁、吊笼和防护顶棚,控制机构与动力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动力机构的运行,曳引绳绕滑轮组连接动力机构与对重,天梁用于设置在井道内,吊笼通过曳引绳悬吊在天梁的下侧;防护顶棚设置在天梁的上侧,防护顶棚包括倾斜设置的可折叠的挡板;通过防护顶棚能够将落入到井道内的固体杂物和流液滑落到井道旁侧的过道上,避免落入到井道内的杂物掉落到施工升降机上,避免损坏施工升降机,提供施工升降机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升降机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升降机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
技术介绍
[0002]施工升降机通常就是指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升降机,这种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材料和作业人员进行运输,它的运送方向主要为垂直方向。这种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可以运输人,也可以运输物料,同时它还可以跟随着建筑主体高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同时吊笼自身的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其能够承载的货物数量也相对较多。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方便性和快捷性比较明显。这就使得在建筑施工中,升降机是不能少的机械设备,它对整个施工过程来说,起到了辅助性作用,帮助施工人员完成施工作业。
[0003]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升降机的防护较差,固体杂物和流液很容易从井道内调入到施工升降机中,造成施工升降机的损坏,而影响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解决对施工升降机的防护较差,固体杂物和流液很容易从井道内调入到施工升降机中,造成施工升降机的损坏,而影响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运行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包括:控制机构、动力机构、曳引绳、滑轮组、对重、天梁、吊笼和防护顶棚,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机构的运行,所述曳引绳绕所述滑轮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对重,所述天梁用于设置在井道内,所述吊笼通过所述曳引绳悬吊在所述天梁的下侧;所述防护顶棚设置在所述天梁的上侧,所述防护顶棚包括倾斜设置的可折叠的挡板。
[0006]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有中间板,以及位于所述中间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相对于所述中间板转动,向所述中间板的中部翻折。
[0007]优选的,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中间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固定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于所述中间板的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长度。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向外翻折的外折边。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向内翻折的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角度为锐角或直角。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顶棚还包括有支撑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座纵向设置,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后部,所述中间板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前部,所述中间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前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左右两侧设置有向内翻折的折边。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顶棚还包括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上侧。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两端的下侧和所述中间板中心处的下侧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护顶棚能够将落入到井道内的固体杂物和流液滑落到井道旁侧的过道上,避免落入到井道内的杂物掉落到施工升降机上,避免损坏施工升降机,提供施工升降机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防护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防护顶棚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防护顶棚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对于本技术的描述,非限定性的用图2中所示的标记“前”、“后”“上”“下”“左”“右”来促进对该实施例的理解,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其中,前后方向表示横向,左右方向表示纵向,上下方向表示垂直方向。
[0024]图1显示了本技术施工升降机的实施例,包括控制机构1、动力机构2、曳引绳3、滑轮组4、对重5、天梁6、吊笼7和防护顶棚8,所述控制机构1与所述动力机构2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机构2的运行,所述曳引绳3绕所述滑轮组4连接所述动力机构2与所述对重5,所述天梁6用于设置在井道内,所述吊笼7通过所述曳引绳3悬吊在所述天梁6的下侧;所述防护顶棚8设置在所述天梁6的上侧,所述防护顶棚8包括倾斜设置的可折叠的挡板81。
[0025]通过防护顶棚8能够将落入到井道内的固体杂物和流液滑落到井道旁侧的过道上,避免落入到井道内的杂物掉落到施工升降机上,避免损坏施工升降机,提供施工升降机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6]建筑升降机还可以包括安全系统(安全钳、限速器和传感器等)、物联网系统和吊笼系统(控制面板、照明、认证模块、摄像头和通信模块等)等。
[0027]优选的,动力机构2包括曳引机或卷扬机。
[0028]优选的,控制机构1包括单片机或PLC。
[0029]如图2
‑
图5所示,所述挡板81包括有中间板811,以及位于中间板811两侧的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可相对于所述中间板811转动。使得挡板81折叠时,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与中间板811重合,挡板81展开时,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远离中间板811。
[0030]可在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临近中间板811的侧边处设置合页,使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可相对于所述中间板811转动。也可以在中间板811上设置套筒或耳板,在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上设置转轴,套筒或耳板与转轴配合,使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可相对于所述中间板811转动。由此可将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翻转向中间板811。
[0031]优选的,所述中间板81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件8111,固定件8111与中间板811的延伸方向相同。固定件8111用于调节第一侧板812和第二侧板813相对于中间板811的位置。可通过合页将第一侧板812或第二侧板813固定在不同的固定件8111上。
[0032]可在中间板811的两侧均设置四个固定件8111,从外到内的顺序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动力机构、曳引绳、滑轮组、对重、天梁、吊笼和防护顶棚,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机构的运行,所述曳引绳绕所述滑轮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对重,所述天梁用于设置在井道内,所述吊笼通过所述曳引绳悬吊在所述天梁的下侧;所述防护顶棚设置在所述天梁的上侧,所述防护顶棚包括倾斜设置的可折叠的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有中间板,以及位于所述中间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相对于所述中间板转动,向所述中间板的中部翻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中间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固定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于所述中间板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长度。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马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