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37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1
公开了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进料斗、分离组件和收集盒,分离组件包括外壳、电机模组和筛板,大豆经由进料口进入分离组件,落入壳体内倾斜放置的筛板上并做向下的滚落运动,在电机组件的振动作用下,大豆中破碎粒经由筛孔落入壳体的底部,经由下出料口实现破碎颗粒的收集,未被筛下的大豆由于惯性作用在筛板上继续滚落,经由上出料口流入收集盒,壳盖设置有透明玻璃,壳盖和壳体通过锁扣进行拆合,从而对分离过程进行观察并及时清理堵塞。本申请的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能够实现大豆完整颗粒与破碎粒分离,并能够观察到分离的过程以便及时发现堵塞进行清理,提高了效率,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能够广泛适用于大豆分离场景。分离场景。分离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粮油检验领域,具体是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富含蛋白质,可以加工制成多种豆制品,是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在粮油检验中,我们在进行大豆完整粒率指标的检测时,需要对大豆的破碎颗粒(即完整程度为3/4及以下的颗粒)进行筛检,传统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挑拣,一份小样(约为100g)平均需要耗时10分钟左右,效率较为低下,目前,市面上未有能够快速分离大豆完整颗料和破碎粒的仪器,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快速分离大豆完整颗粒和破碎粒的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方案: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包括进料斗、分离组件和收集盒,分离组件包括外壳、电机模组和筛板,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壳盖的表面透明可视,壳体一侧与进料斗固定连接,壳体和进料斗之间设置有进料口,筛板倾斜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收集盒固定设置在出料口下方,电机模组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
[000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离组件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为分离组件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0006]在进行大豆分离时,将大豆倒入进料斗,进料斗中的大豆通过进料口进入分离组件中,大豆落入倾斜设置在壳体中的筛板并继续向下滚落,进一步地,设置在壳体外表面的电机组件带动壳体和壳体内的筛板进行振动,使得大豆在滚落过程中,大豆中的破碎粒从筛板的筛孔落入壳体的底部,沿着壳体的下表面由出料口流出至收集盒,未落入筛孔的大豆颗粒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下滚落最终沿着筛板从出料口落入收集盒。
[0007]外壳由壳体和壳盖两个部分组合而成,外壳的设置使得在进行大豆颗粒分离的过程中,防止筛板上的大豆颗粒溅出,壳盖的表面透明可视,透过壳盖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大豆颗粒的分离过程,能够及时地发现到筛板上是否发生堵塞。
[0008]将电机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上,更易于电机组件的安装,进一步地,电机组件带动壳体和壳体内的筛板振动时,从筛孔落下大豆破碎粒不会影响到电机组件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电机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外部而非内部,使得外壳的内部空间只需要满足分离工作的需求即可,不需要考虑内部设置的电机组件而将体积设置得过大,进一步也节省了成本。
[0009]根据我国大豆质量标准(GB 1352

2009大豆),破碎粒为破碎达本颗粒体积四分之一及以上的颗粒,本申请中提及的大豆破碎粒亦符合上述标准,完整颗粒为破碎部分在本
颗粒体积四分之一以下的大豆颗粒,在进行大豆完整颗粒分离的实际过程中,通过本装置存在不能一次性获得完整颗粒和破碎粒完全分离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的粮油检验过程中,需要经过重复多次的分离工作或者通过人工辅助手动挑拣以获得更为精确的分离结果,从而实现将大豆中的完整颗粒和破碎粒进行分离。
[0010]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和壳盖通过锁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11]锁扣安装程序简便,使用方便、安全、牢固、防振动、紧固性强,可以重复关闭开启使用无数次,观察到筛板上有堵塞的情况时,打开壳体和壳盖之间的锁扣,从而及时地对堵塞进行清理,完成堵塞清理动作后,扣紧锁扣将壳盖和壳体固定在一起,继续进行大豆颗粒的分离工作,锁扣的设置适应了大豆分离装置重复工作的需求。
[001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出料口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收集盒设置有两个收集格,两个收集格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并通过锁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13]出料口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具体包括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上出料口为壳体与筛板上表面之间所成的开口,下出料口为筛板下表面与壳体下表面所成的开口,从筛板上滚落至壳体一侧的大豆由上出料口流出,通过筛板的筛孔落入壳体底部的大豆破碎粒沿着壳体下表面由下出料口流出。
[0014]收集盒的两个收集格分别用于收集由下出料口流出的破碎粒和由上出料口流出的未被筛除的大豆颗粒,通过锁扣进行固定连接,分离工作结束后,打开锁扣,将收集格中的大豆颗粒倒入相应的容器中,方便进一步地收集。
[0015]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壳盖的表面设置有长方形窗口,长方形窗口内安装有透明玻璃。
[0016]壳盖的透明可视是通过上表面设置长方形窗口和长方形窗口内安装的透明玻璃实现的,透过透明玻璃,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筛板上大豆的运动状况,并及时发现是否发生堵塞情况。
[0017]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机模组包括振动电机、显示器和调频器。
[0018]振动电机设置在壳体下表面上,振动电机工作时,使得壳体和壳体内的筛板进行振动,从而带动筛板上的大豆进行振动,使得大豆破碎粒落入壳体底部进行收集,显示器和调频器用于显示和调控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壳盖的可视化设置便于观察筛板上大豆的分离过程,通过观察的结果,对应地,对振动电机进行振动频率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分离的需求。
[0019]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料斗包括上进料部和下进料部,上进料部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下进料部为漏斗形结构。
[0020]该结构的进料斗可以在控制大豆掉落速度的同时兼顾落料效率。
[0021]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料口为长条形开口。
[0022]长条形开口的设置使得进料斗中大豆能够尽可能分散地落入筛板向下滚落,从而在电机模组的带动下进行振动,因此,进料口的长条形设置,能够提高分离的效率。
[0023]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筛板上的筛孔为长条形。
[0024]筛孔设置为长条形,使得筛孔不易堵塞,提高了大豆颗粒分离的效率。
[0025]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筛孔的宽度为4mm,长度为9cm。
[0026]大豆的破碎粒主要以半粒为主,半粒的厚度大致在3mm以下,将宽度设置为 4mm能
够使得大部分破碎粒从筛孔落下。
[002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外壳以倾斜的方式固定设置。
[0028]外壳以倾斜的方式放置在支撑架上,使得透过筛孔落入壳体底部的大豆破碎粒能够沿着壳体倾斜的下表面自然地流入收集盒,另一方面外壳的设置方式适应了筛板以倾斜的方式设置的需求,使得外壳占用空间更小,节省了成本。
[0029]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筛板的倾斜角度取值范围在5

20
°

[0030]进行分离工作时,进料斗中的大豆由进料口流出,分离组件中的筛板设置在进料口的正下方,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表面上,由此,大豆经由进料口流出时,将自然地落在筛板上,筛板的倾角过大会使得落在筛板上的大豆向下的滚速过快,进一步导致大豆中的破碎粒无法通过筛孔落入壳体的底部,影响分离的效率,因此,将筛板与水平所成倾角设置为5

20
°
,能够减缓筛板上大豆的滚落速度,提高了大豆分离的效率。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分离组件和收集盒,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外壳、电机模组和筛板,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盖的表面透明可视,所述壳体一侧与进料斗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进料斗之间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筛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收集盒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下方,所述电机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壳盖通过锁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收集盒设置有两个收集格,两个所述收集格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并通过锁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完整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的表面设置有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蓉岳纲冬董晓欢王琛吴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储备粮厦门直属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