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23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从前至后依次排列的搅拌实验区、防尘过渡区和设备区,外壳外部的控制面板、进料单元和进水单元;所述搅拌实验区与防尘过渡区之间设有设备墙,防尘过渡区与设备区之间设有可转动的防尘罩面,防尘罩面能转动到搅拌实验区的前面,用于防止搅拌水泥砂浆时的扬尘;所述搅拌实验区包括可升降的置物平台和搅拌器,置物平台连接在设备墙上,用于放置搅拌锅,搅拌器的搅拌桨能够伸入搅拌锅,搅拌其中的物料;进料单元和进水单元分别通过进料管和进水管伸入搅拌实验区并向搅拌锅内加料加水。水。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泥砂浆搅拌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原料,我国城市建设、道路桥梁及隧道、铁路建设的规模庞大,对水泥的需求量巨大。水泥砂浆搅拌是水泥使用中的重要步骤,需要将水泥与水进行搅拌,目前该步骤主要有人工操作和大型机械操作两种,主要依据水泥的使用量而定,缺乏精准操作和记录的功能。随着现代建筑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不同环境下使用的水泥会具有特殊性能方面的要求,例如比重、比容、细度、凝结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水化热、稠度等不同指标需要达到更高或更低的水平,以适应特定需求。面对不同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切需要科学准确的实验装置对水泥砂浆搅拌进行系统研究,且要降低外界环境对水泥砂浆搅拌的干扰,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良好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从前至后依次排列的搅拌实验区、防尘过渡区和设备区,外壳外部的控制面板、进料单元和进水单元;所述搅拌实验区与防尘过渡区之间设有设备墙,防尘过渡区与设备区之间设有可转动的防尘罩面,防尘罩面能转动到搅拌实验区的前面,用于防止搅拌水泥砂浆时的扬尘;所述搅拌实验区包括可升降的置物平台和搅拌器,置物平台连接在设备墙上,用于放置搅拌锅,搅拌器的搅拌桨能够伸入搅拌锅,搅拌其中的物料;进料单元和进水单元分别通过进料管和进水管伸入搅拌实验区并向搅拌锅内加料加水。
[0004]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前半部分为半圆柱体,后半部分为长方体,且半圆柱体的侧面空置,露出搅拌实验区,便于从外壳的前端放置搅拌锅。
[0005]可选的,所述设备区设有相互连接的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第一减速机,第一减速机的转轴处于设备区的顶部,并通过同步带连接传动轮,传动轮依次连接第二减速机和搅拌桨,传动轮和第二减速机处于搅拌实验区的顶部,实现伺服电机控制搅拌器的转动。
[0006]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减速机的上方设有顶板,用于隔离下方的搅拌区域和上方的传动轮等设备;所述顶板延伸至防尘过渡区,设备墙穿过顶板。
[0007]可选的,所述设备墙面对搅拌实验区的侧面为前侧面,面对设备区的侧面为后侧面,设备墙的前侧面设有升降机构,后侧面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穿过设备墙连接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竖直的丝杆,丝杆连接置物平台的后端,升降电机通过带动丝杆转动,从而控制置物平台的升降;所述丝杆的底端固定在长条形的第二丝杆架上,顶端贯穿第一丝杆架,且丝杆能够自由转动。
[0008]可选的,所述进料单元包括水泥料罐,水泥料罐的底部出口连接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阀门,用于控制水泥料的投放量;进水单元包括流量计,进水管上设有流量计,并连接水源,能控制水的加入量。
[0009]可选的,所述防尘罩面为圆弧形,顶板的下表面对应防尘罩面的位置设有滑槽,该滑槽是圆形的,搅拌实验区和防尘过渡区均处于该圆形内;所述防尘罩面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个滑块,滑块卡接在滑槽内,滑块连接控制面板和永磁电机,用于控制防尘罩面的运动。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丝杆架和第二丝杆架的靠近进料管的一端为支点端,支点端的上方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连接竖直的转动杆,转动杆贯穿第一丝杆架,转动杆的底部固定在第二丝杆架上,转动电机驱动转动杆带领第一丝杆架和第二丝杆架以支点端为支点转动,丝杆、置物平台和搅拌锅一起转动,使得搅拌锅转动到进料管的下方,等待承接物料。
[0011]可选的,所述进料管上设有防尘盘,防尘盘为圆形,且水平放置,其直径与搅拌锅适配,且小于搅拌锅的锅口直径,使得防尘盘能进入搅拌锅;防尘盘下方的进料管具有倾斜的弧度,即偏向一边,且进料管的底部出口为楔形,且设有可开合的盖板,用于控制进料管的出料。
[0012]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进料单元还包括第一转动升降电机,第一转动升降电机连接并控制进料单元转动和升降,进而带动进料管转动和升降。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进水管,可选的,所述进水管包括圆形总管和若干个分管,圆形总管的任意位置通过水管和流量计连接水源,分管竖直设置,且沿圆形总管的周向均匀设置,每个分管的顶端可拆卸地连通圆形总管,底部向外倾斜,分管的底端开口,用于出水;圆形总管连接第二转动升降电机,使得第二转动升降电机通过圆形总管带动所有分管升降和转动。
[0014]可选的,所述搅拌实验区的底面为向前端倾斜的,即设备墙处的底面高于搅拌实验区前端的底面;搅拌实验区前端的底面在对应搅拌实验区的滑槽的位置设有排水槽,即防尘罩面转到搅拌实验区时,其下方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一端高,另一端低,低的一端设有排水孔和排水管,用于排出清洗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可转动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搅拌桨)。
[0016]附图中,1

外壳,2

搅拌实验区,3

防尘过渡区,4

设备区,5

控制面板,6

设备墙,7

防尘罩面,8

置物平台,9

搅拌锅,10

搅拌桨,11

进料管,12

进水管,13

伺服驱动器,14

伺服电机,15

第一减速机,16

同步带,17

传动轮,18

第二减速机,19

顶板,20

升降电机,21

丝杆,22

第一丝杆架,23

第二丝杆架,24

保护壳,25

固定卡圈,26

吸尘管,27


动电机,28

转动杆,29

分管,30

圆形总管,31

扭力检测器,32

急停按钮,33

永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如图1

图5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的从前至后依次排列的搅拌实验区2、防尘过渡区3和设备区4,外壳1外部的控制面板5、进料单元和进水单元;所述搅拌实验区2与防尘过渡区3之间设有设备墙6,防尘过渡区3与设备区4之间设有可转动的防尘罩面7,防尘罩面7能转动到搅拌实验区2的前面,用于防止搅拌水泥砂浆时的扬尘;所述搅拌实验区2包括可升降的置物平台8和搅拌器,置物平台8连接在设备墙6上,用于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从前至后依次排列的搅拌实验区、防尘过渡区和设备区,外壳外部的控制面板、进料单元和进水单元;所述搅拌实验区与防尘过渡区之间设有设备墙,防尘过渡区与设备区之间设有可转动的防尘罩面,防尘罩面能转动到搅拌实验区的前面,用于防止搅拌水泥砂浆时的扬尘;所述搅拌实验区包括可升降的置物平台和搅拌器,置物平台连接在设备墙上,用于放置搅拌锅,搅拌器的搅拌桨能够伸入搅拌锅,搅拌其中的物料;进料单元和进水单元分别通过进料管和进水管伸入搅拌实验区并向搅拌锅内加料加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半部分为半圆柱体,后半部分为长方体,且半圆柱体的侧面空置,露出搅拌实验区,便于从外壳的前端放置搅拌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区设有相互连接的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第一减速机,第一减速机的转轴处于设备区的顶部,并通过同步带连接传动轮,传动轮依次连接第二减速机和搅拌桨,传动轮和第二减速机处于搅拌实验区的顶部,实现伺服电机控制搅拌器的转动;所述第二减速机的上方设有顶板,用于隔离下方的搅拌区域和上方的传动轮;所述顶板延伸至防尘过渡区,设备墙穿过顶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墙面对搅拌实验区的侧面为前侧面,面对设备区的侧面为后侧面,设备墙的前侧面设有升降机构,后侧面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穿过设备墙连接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竖直的丝杆,丝杆连接置物平台的后端,升降电机通过带动丝杆转动,控制置物平台的升降;所述丝杆的底端固定在长条形的第二丝杆架上,顶端贯穿第一丝杆架,且丝杆能够自由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砂浆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水泥料罐,水泥料罐的底部出口连接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阀门,用于控制水泥料的投放量;进水单元包括流量计,进水管上设有流量计,并连接水源,能控制水的加入量。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清沛马清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慕湖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