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1221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包括:放置设备;线圈位置判断:在激励线圈上加载频率为的交流信号,用于判断接入的发射单元上方是否有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功率判断:统计全部工作发射单元的总工作功率,满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要求,则开始无线充电,否则进行金属异物检测;金属异物检测:在激励线圈加载工作频率为的交流信号,判断是否有金属异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有接收线圈的情况下对应的发射单元才作为工作发射单元,在后续无线充电中启动。由于发射单元多,因此待充电设备有更多的位置选择,具有较大偏移范围的选择,将给激励线圈加载的信号改变频率,还能够用于检测金属异物。还能够用于检测金属异物。还能够用于检测金属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是一种不经物理接触即可直接传输电能的技术,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一般会存在着一定的位置偏移。而当一个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存在着较大的偏移时,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等都将有明显下降;特别是当偏移超过一定的范围时,甚至会出现不能充电的情况,这将会对无线充电技术的体验和技术的推广造成影响,因此提高无线充电的偏移范围是无线充电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0003]另外,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尤其是给手机充电的小功率产品,在待充电产品的位置判断、金属异物检测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待充电产品的位置判断,在市面的小功率无线充电产品中是没有的,其进判断是否有待充电设备放置,然后全部发射线圈开始工作,但是接受线圈并不一定全位于发射线圈上方,这样,就会造成充电效率低,能源浪费,以及发热量大的问题。对于金属异物检测,小功率产品一般不配置,这对于无线充电来说,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支持待充电设备有较大偏移范围,并且能够挑选对应的发射线圈工作,同时能够检测异物。
[0005]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包括:放置设备: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到充电区域;线圈位置判断:通过控制开关,依次将每个发射单元接入,与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并联组成电路,激励线圈始终与所述第一发射单元耦合;在激励线圈上加载频率为的交流信号,用于判断接入的发射单元上方是否有所述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如果有,则将对应的发射单作为工作发射单元,其他为非工作发射单元;其中L
D2
为每次接入发射单元后的等效电感,C
D2
为每次接入发射单元后的等效电容;功率判断:统计全部工作发射单元的总工作功率,如果满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要求,则开始无线充电,否则进行金属异物检测;金属异物检测:保持第一发射单元的第一控制开关闭合,再依次接通非工作发射单元的控制开关,在激励线圈加载工作频率为的交流信号,以判断对应的发射单元是否因金属异物被误判为非工作发射单元;其中L
D3
为接入的非工作单元后的等效电感,C
D3
为接入的非工作单元后的等效电容。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处于充电处于中心位置,当所述待充电设备放置到充电区域时,接收线圈始终与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始终处于可耦合状态。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和所述接收线圈耦合,还用于信息传输,传输的信息包括充电请求、充电功率要求、停止充电通知中的至少一个。
[0008]优选的,在线圈位置判断中,加载工作频率为的交流信号后,比较以下两个参数的第一相位差:参数1:加载到所述激励线圈的交流信号的电压;参数2:第一发射单元与每次闭合的控制开关所在的发射单元并联形成的电路的总电流;所述第一相位差的值处于第一阈值范围或第二阈值范围内时,对应的发射单元所在位置处有接收线圈,否则为没有接收线圈;预设相位差阈值Ф
T
,并划分第一阈值范围和第二阈值范围:第一阈值范围为[0
°
,Ф
T
];第二阈值范围为[Ф
T

,360
°
],其中Ф
T

=360
°‑
Ф
T

[0009]优选的,在金属异物检测中,加载工作频率为的交流信号后,然后比较以下两个参数的第三相位差:参数5:加载到激励线圈1的交流信号的电压;参数6:第一发射单元与每次闭合的控制开关S的发射单元并联形成的电路的总电流;所述第三相位差的值处于第一阈值范围或第二阈值范围内时,判断为没有金属异物,否则为存在金属异物;预设相位差阈值Ф
T
,并划分第一阈值范围和第二阈值范围:第一阈值范围为[0
°
,Ф
T
];第二阈值范围为[Ф
T

,360
°
],其中Ф
T

=360
°‑
Ф
T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射单元还判断充电区域内是否有待充电设备,方法为:在激励线圈上加载频率为的交流信号,其中,其中L
D1
为第一发射单元的等效电感,C
D1
为第第一发射单元的等效电容;比较以下两个参数的第二相位差:参数3:加载到所述激励线圈的交流信号的电压;参数4:第一发射单元的电流;所述第二相位差的值处于第一阈值范围或第二阈值范围内时,判断为充电区域内有待充电设备,否则为没有;预设相位差阈值Ф
T
,并划分第一阈值范围和第二阈值范围:第一阈值范围为[0
°
,Ф
T
];第二阈值范围为[Ф
T

,360
°
],其中Ф
T

=360
°‑
Ф
T

[0011]优选的,预设相位差阈值Ф
T
的获取方法为:Ф
T
=[(t3

t1)/(t2

t1)]*360
°
其中,t1为:加载到所述激励线圈的交流信号的电压的第一个周期的上升沿触发时间;t2为加载到所述激励线圈的交流信号的电压的第二个周期的上升沿触发时间;t3为第一发射单元与每次闭合的控制开关所在的发射单元并联形成的电路的总电流的第一个周期的上升沿触发时间。
[0012]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通过激励线圈加载的交流信号判断发射单元上方是否有接收线圈,在有接收线圈的情况下对应的发射单元才作为工作发射单元,在后续无线充电中启动。由于发射单元多,因此待充电设备有更多的位置选择,具有较大偏移范围的选择,同时在不添加额外结构的前提下,依旧使用该结构,将给激励线圈加载的信号改变频率,还能够用于检测金属异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的流程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对应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中发射单元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中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组的示意图;
[0017]图5为给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为了更好的理解方法工作的过程,先将其结构以及无线充电的简单原理进行说明。
[0020]参见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设备: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到充电区域;线圈位置判断:通过控制开关,依次将每个发射单元接入,与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并联组成电路,激励线圈(1)始终与所述第一发射单元耦合;在激励线圈(1)上加载频率为的交流信号,用于判断接入的发射单元上方是否有所述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51),如果有,则将对应的发射单作为工作发射单元,其他为非工作发射单元;其中L
D2
为每次接入发射单元后的等效电感,C
D2
为每次接入发射单元后的等效电容;功率判断:统计全部工作发射单元的总工作功率,如果满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要求,则开始无线充电,否则进行金属异物检测;金属异物检测:保持第一发射单元的第一控制开关闭合,再依次接通非工作发射单元的控制开关,在激励线圈(1)加载工作频率为的交流信号,以判断对应的发射单元是否因金属异物被误判为非工作发射单元;其中L
D3
为接入的非工作单元后的等效电感,C
D3
为接入的非工作单元后的等效电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处于充电处于中心位置,当所述待充电设备放置到充电区域时,接收线圈(51)始终与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始终处于可耦合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单元和所述接收线圈(51)耦合,还用于信息传输,传输的信息包括充电请求、充电功率要求、停止充电通知中的至少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圈位置判断中,加载工作频率为的交流信号后,比较以下两个参数的第一相位差:参数1:加载到所述激励线圈(1)的交流信号的电压;参数2:第一发射单元与每次闭合的控制开关(S)所在的发射单元并联形成的电路的总电流;所述第一相位差的值处于第一阈值范围或第二阈值范围内时,对应的发射单元所在位置处有接收线圈(51),否则为没有接收线圈(51);预设相位差阈值Ф
T
,并划分第一阈值范围和第二阈值范围:第一阈值范围为[0
°
,Ф
T
];第二阈值范围为[Ф
T

,360
°
],其中Ф
T

=360
°‑
Ф
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异物检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陆钧贺凡波葛俊杰马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