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100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包括压敏电阻芯,所述压敏电阻芯整体呈条板状,所述压敏电阻芯的两侧板面分别卡置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所述压敏电阻芯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压敏封装壳体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内,所述第一压敏封装壳体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的开口端相互结合构成整体的封装壳,该贴片式压敏电阻包含的压敏电阻芯两侧的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构成卡接配合,并且上述压敏电阻芯、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分别套设在第一压敏封装壳体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内,进而实现对上述压敏电阻芯、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的卡接安装,当上述零部件出现问题时,可方便进行拆卸更换,进而可显著降低该种类型压敏电阻的使用成本。进而可显著降低该种类型压敏电阻的使用成本。进而可显著降低该种类型压敏电阻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阻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压敏电阻是一种电压非常敏感的电阻元件,属于非线性电阻,在电路中被用作电压浪涌保护装置。保护力度的大小通常由压敏电阻的通流量来决定,而通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压敏电阻电极的表面积,致使通流量大的压敏电阻其外形也大。多年以来,传统工艺的做法都是把压敏电阻的电极片贴设在压敏电阻芯片贴合后,通过灌封设备进行封胶,从而形成压敏电阻器的整体。针对于小型的压敏电阻器,由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一般的压敏电阻为一次性产品,当压敏电阻损坏后,通过整体更换的方式即可解决,然而针对于较大型的压敏电阻在实际使用时,当出现损坏时,如若采用整体更换的方式成本较高,因此可通过方便更换压敏电阻零部件的方式,来降低较大型的压敏电阻实际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可方便对组件内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减少该种电阻器组件使用成本。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包括压敏电阻芯,所述压敏电阻芯整体呈条板状,所述压敏电阻芯的两侧板面分别卡置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所述压敏电阻芯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压敏封装壳体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内,所述第一压敏封装壳体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的开口端相互结合构成整体的封装壳。
[0006]本技术还包括如下特征:
[0007]所述上电极片上设置有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穿过第一压敏封装壳体上设置的开口,所述下电极片上设置有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穿过第二压敏封装壳体上设置的开口。
[0008]所述压敏电阻芯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贯穿孔上设置有伸出开口,所述伸出开口沿着贯穿孔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伸出开口的凸伸出压敏电阻芯的两侧板面。
[0009]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有两组电极贴片,所述电极贴片沿着贯穿孔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电极贴片整体呈槽板状且开口端延伸凸伸出贯穿孔,所述电极贴片的开口端设置有结合贴片,所述结合贴片分别与压敏电阻芯的两侧板面贴合,所述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分别与结合贴片贴合。
[0010]所述压敏电阻芯的两侧板面分别设置有沉槽,所述结合贴片分别卡置在沉槽内。
[0011]所述结合贴片上板面设置有结合凸条,所述结合凸条沿着结合贴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组,所述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分别与结合贴片呈现波浪结合面。
[0012]所述第一压敏封装壳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压紧插条,所述第二压敏封装壳体
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压紧插条,所述第一压紧插条及第二压紧插条分别插置在贯穿孔内,所述第一压紧插条及第二压紧插条的两侧面分别与贯穿孔内的两组电极贴片紧贴。
[0013]所述第一引脚与上电极片的结合位置弯弧过渡,所述压敏电阻芯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沉台,所述第一引脚卡置在第一沉台内。
[0014]所述第二引脚与下电极片的结合位置弯弧过渡,所述压敏电阻芯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沉台,所述第二引脚卡置在第二沉台内。
[0015]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该贴片式压敏电阻包含的压敏电阻芯两侧的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构成卡接配合,并且上述压敏电阻芯、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分别套设在第一压敏封装壳体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内,进而实现对上述压敏电阻芯、上电极片及下电极片的卡接安装,当上述零部件出现问题时,可方便进行拆卸更换,进而可显著降低该种类型压敏电阻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和图3是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移出封装壳体后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压敏电阻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压敏电阻芯的主视图;
[0020]图6是压敏电阻芯的俯视图;
[0021]图7是电极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第一压敏封装壳体或第二压敏封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0024]结合图1至图8所示,下面详尽说明该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的具体特征:
[0025]一种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包括压敏电阻芯100,所述压敏电阻芯100整体呈条板状,所述压敏电阻芯100的两侧板面分别卡置上电极片200及下电极片300,所述压敏电阻芯100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压敏封装壳体410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420内,所述第一压敏封装壳体410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420的开口端相互结合构成整体的封装壳。
[0026]该贴片式压敏电阻包含的压敏电阻芯100两侧的上电极片200及下电极片300构成卡接配合,并且上述压敏电阻芯100、上电极片200及下电极片300分别套设在第一压敏封装壳体410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420内,进而实现对上述压敏电阻芯100、上电极片200及下电极片300的卡接安装,当上述零部件出现问题时,可方便进行拆卸更换,进而可显著降低该种类型压敏电阻的使用成本。
[0027]为实现对上述压敏电阻器在电力系统中可靠使用,所述上电极片200上设置有第一引脚210,所述第一引脚210穿过第一压敏封装壳体410上设置的开口,所述下电极片300上设置有第二引脚310,所述第二引脚310穿过第二压敏封装壳体420上设置的开口。
[0028]为进一步提高压敏电阻芯100与上电极片200及下电极片300结合的可靠性,所述压敏电阻芯100上设置有贯穿孔110,所述贯穿孔110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贯穿孔110上设置有伸出开口120,所述伸出开口120沿着贯穿孔11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伸出开口120的凸伸出压敏电阻芯100的两侧板面。
[0029]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110内设置有两组电极贴片500,所述电极贴片500沿着贯穿孔11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电极贴片500整体呈槽板状且开口端延伸凸伸出贯穿孔110,所述电极贴片500的开口端设置有结合贴片510,所述结合贴片510分别与压敏电阻芯100的两侧板面贴合,所述上电极片200及下电极片300分别与结合贴片510贴合。
[0030]上述的压敏电阻芯100实际上是由两组独立构成,通过上述的两组电极贴片500贯穿设置在贯穿孔110内,进而实现对两组压敏电阻芯100的结合,以使得压敏电阻芯100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可提高压敏电阻芯100与电极贴片500结合的紧密度,进一步提高该压敏电阻芯100的功效。
[0031]更进一步地,所述压敏电阻芯100的两侧板面分别设置有沉槽130,所述结合贴片5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敏电阻芯(100),所述压敏电阻芯(100)整体呈条板状,所述压敏电阻芯(100)的两侧板面分别卡置上电极片(200)及下电极片(300),所述压敏电阻芯(100)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压敏封装壳体(410)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420)内,所述第一压敏封装壳体(410)及第二压敏封装壳体(420)的开口端相互结合构成整体的封装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片(200)上设置有第一引脚(210),所述第一引脚(210)穿过第一压敏封装壳体(410)上设置的开口,所述下电极片(300)上设置有第二引脚(310),所述第二引脚(310)穿过第二压敏封装壳体(420)上设置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电阻芯(100)上设置有贯穿孔(110),所述贯穿孔(110)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贯穿孔(110)上设置有伸出开口(120),所述伸出开口(120)沿着贯穿孔(11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伸出开口(120)的凸伸出压敏电阻芯(100)的两侧板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贴片压敏电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10)内设置有两组电极贴片(500),所述电极贴片(500)沿着贯穿孔(11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电极贴片(500)整体呈槽板状且开口端延伸凸伸出贯穿孔(110),所述电极贴片(500)的开口端设置有结合贴片(510),所述结合贴片(510)分别与压敏电阻芯(100)的两侧板面贴合,所述上电极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振坤邓觊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力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