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096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该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开设有倒三角设计的改性剂槽,所述机体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辊支撑板,所述辊支撑板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料辊,且左侧的所述辊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贯穿所述辊支撑板与所述料辊的端壁固定连接,通过对连续玻璃纤维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并收集,增加对连续玻璃纤维的改性效果,并通过在将连续玻璃纤维放入改性剂槽内与改性剂接触时,由于张力所产生的气泡挤出,从而使得改性剂可以与连续玻璃纤维进行全面接触,以此增加对连续玻璃纤维进行改性时的效果。时的效果。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改性
,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包括连续玻璃纤维、短切式玻璃纤维和纤维棉等,其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它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六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常用来制造增强塑料或增强橡胶,是一种优秀的补强材料。
[0003]连续玻璃纤维作为能直接加入双螺杆挤塑机和塑料共混的玻璃纤维,但因其表面光滑度较高,这就使得连续玻璃纤维在随着塑料熔体流动过程中易受到螺杆、喷嘴、流道及浇口的摩擦剪切力作用,会造成局部粘度的差异,同时又会破坏连续玻璃纤维表面的界面层,熔体粘度愈小,界面层受损愈严重,玻纤与树脂之间的粘结力也愈小,当粘结力小到一定程度时,连续玻璃纤维便会摆脱树脂基体的束缚,逐渐向表面积累而外露,从而形成浮纤,浮纤也叫露纤,即玻璃纤维露在产品表面,比较粗糙,外观上比较难以接受,由于玻纤外露,使得此类产品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0004]所以现有技术中在将连续玻璃纤维作为补强材料来制作增强塑料或增强橡胶前,需要对连续玻璃纤维的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即将连续玻璃纤维浸没在玻璃纤维改性剂中,以此使得经过改性后的连续玻璃纤维与塑胶或橡胶的契合度增加,降低浮纤这一问题出现的概率,并且在改性后可有效提升连续玻璃纤维的强度、韧度、耐腐蚀性,但现有技术中在对连续玻璃纤维进行改性时,是直接将连续玻璃纤维浸没在玻璃纤维改性剂中,但连续玻璃纤维在进入到玻璃纤维改性剂中时,由于其表面的张力易导致连续玻璃纤维在浸没在玻璃纤维改进剂中时,其表面或缝隙中易出现气泡,这导致连续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改性剂无法全面接触,使得连续玻璃纤维在进行改性时的效果较差,改性的全面性较低。
[0005]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开设有倒三角设计的改性剂槽,所述机体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辊支撑板,所述辊支撑板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料辊,且左侧的所述辊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贯穿所述辊支撑板与所述料辊的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盒,所述清理的外壁对称开设有盒孔,所述清理盒的左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承辊,所述改性剂槽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挤压辊,所述机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外壁对称开设有箱孔,所述烘干箱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烘干管,所述烘干箱的右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承辊。
[0007]优选的,所述清理盒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吸杂板,所述吸杂板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机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滤筒,所述水滤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水筒,所述隔水筒的
外壁与所述水滤筒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且所述水滤筒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其外部的进气筒,所述进气筒被所述隔水筒套设在内,且所述进气筒的外壁与所述隔水筒的内壁存在空隙,所述吸杂板的内部与所述进气筒的内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机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孔与所述水滤筒的上侧内部连通。
[0008]优选的,上侧的所述吸杂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的转轴均匀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吸杂板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震动支撑杆,所述震动支撑杆的下侧外壁转动连接有震动辊,所述震动辊与连续玻璃纤维的表面接触,所述震动支撑杆的顶部可与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叶轮转轴的一端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顶部为锥形设置,所述烘干箱的上侧内部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气筒的内部连通,所述烘干箱的下侧外壁均匀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风孔。
[0010]优选的,所述水滤筒的外壁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水孔,所述水滤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将所述出水孔覆盖,所述水滤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力板,所述浮力板的底部与所述密封板的顶部通过绳索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改性剂槽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挤压辊。
[0012]优选的,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叶轮转轴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所述滚轮可与所述震动支撑杆的顶部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水滤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圈,所述海绵圈的内壁与所述隔水筒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锥形内壁固定连接有集水环。
[0015]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中任意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工作人员将连续玻璃纤维卷套在右侧的料辊上,并拉扯连续玻璃纤维的一端,使连续玻璃纤维依次穿过清理盒、改性剂槽内的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以及烘干箱;
[0017]S2:工作人员将用于缠绕连续玻璃纤维的新的卷管套在左侧的料辊上,随后将上述S1中穿过烘干箱的连续玻璃纤维一端卷在左侧料辊上套设的新的连续玻璃纤维卷管上;
[0018]S3;随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转动,并同时启动气泵运转,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左侧的料辊转动,左侧的料辊转动带动其外壁套设的连续纤维卷管转动对连续玻璃纤维进行卷取,连续玻璃纤维在卷取的过程中,清理盒对其进行清理,在清理后进行改性,在改性后自动进行烘干;
[0019]S4;工作人员对上述S3中改性完成并收卷后的连续玻璃纤维进行质检,质检合格后即可用于制作增强塑料和增强橡胶。
[002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连续玻璃纤维在进入改性剂槽内与改性剂接触时,由于张力所产生的气泡挤出,从而使得改性剂可以与连续玻璃纤维进行全面接触,以此增加对连续玻璃纤维进行改性时的效果。
[0022]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连续玻璃纤维表面的灰尘及杂质吸附到吸杂板的中空内部,并将杂质进行收集,从而防止连续玻璃纤维的表面存在杂质,导致连续玻璃纤维的改性效果降低。
[002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水滤筒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吸杂板的内部结构图;
[0029]图5是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0]图中:1、机体;2、改性剂槽;3、辊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开设有倒三角设计的改性剂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辊支撑板(3),所述辊支撑板(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料辊(4),且左侧的所述辊支撑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主轴贯穿所述辊支撑板(3)与所述料辊(4)的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盒(6),所述清理的外壁对称开设有盒孔(7),所述清理盒(6)的左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承辊(8),所述改性剂槽(2)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挤压辊(9),所述机体(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烘干箱(10),所述烘干箱(10)的外壁对称开设有箱孔(11),所述烘干箱(10)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烘干管(12),所述烘干箱(10)的右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承辊(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盒(6)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吸杂板(14),所述吸杂板(14)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机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滤筒(15),所述水滤筒(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水筒(16),所述隔水筒(16)的外壁与所述水滤筒(15)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且所述水滤筒(15)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其外部的进气筒(17),所述进气筒(17)被所述隔水筒(16)套设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侧的所述吸杂板(1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叶轮(19),所述叶轮(19)的转轴均匀固定连接有顶杆(20),所述吸杂板(14)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震动支撑杆(22),所述震动支撑杆(22)的下侧外壁转动连接有震动辊(23),所述震动辊(23)与连续玻璃纤维的表面接触,所述震动支撑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陈松王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