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加工用多针机以及服装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93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7
本申请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服装加工用多针机以及服装加工方法。多针机包括基座、主机、装布机构、导布器、装针器、压脚和压辊。主机和装布机构固定在基座上。装针器、压脚和压辊安装在主机上。导布器固定主机上,包括目字形的导布梯、第一导布壳和第二导布壳。导布梯前置在第一导布壳的第一入口处,导布梯的宽度和第一导布壳的宽度适配上层布料的宽度,第二导布壳具有外翻的第二入口和适配中层布料宽度的第二导布通道,使上层布料、中层布料和底布精准对位。第二导布壳和台面的夹角为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加工用多针机以及服装加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服装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服装加工用多针机,以及使用该多针机的服装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针机作为一种服装加工机器,应用广泛,可实现打褶,打揽,橡筋抽皱等功能,例如对运动裤、便裤上松紧带或抽皱装饰缝。
[0003]目前,一些多针机在缝合多层布料时,存在对位偏差较大、缝合褶皱、缝合加工位视线被阻挡导致作业不便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多针机在缝合多层布料时,存在对位偏差较大、缝合褶皱、缝合加工位视线被阻挡导致作业不便等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服装加工用多针机,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服装加工用多针机,所述多针机包括基座、主机、装布机构、导布器、装针器、压脚和压辊。所述主机和所述装布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具有用于承载服装的台面。所述装针器、所述压脚和所述压辊均安装在所述主机上,并配置为能分别受所述主机的驱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台面。所述装布机构设置有用于装载上层布料的第一安装轴和用于装载中层布料的第二安装轴。所述导布器固定所述主机上,所述导布器包括目字形的导布梯、第一导布壳和第二导布壳。所述第一导布壳具有外翻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导布通道;所述导布梯前置在所述第一入口处;所述导布梯的宽度和所述第一导布通道的宽度均适配所述上层布料的宽度;所述第二导布壳具有外翻的第二入口和适配所述中层布料宽度的第二导布通道。所述第二导布壳和所述台面的夹角为40

60
°
。所述压脚邻近于所述第一导布壳和所述第二导布壳的出口端;所述压辊具有适配多层缝合布料阶梯的形状,设置在所述压脚的后端。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目字形的导布梯的宽度均适配上层布料的宽度,相比于一些S形的导布梯,由于两侧均进行封闭限位,因此其引导布料流动的方向更为精准,并且布料两侧不易褶皱,在后续的多层缝合中减少了褶皱不良的发生。导布梯还具有紧致上层布料的作用,使上层布料以张紧的状态进入所述第一导布壳,减少褶皱的发生。所述第一导布壳具有外翻的第一入口,相比于没有外翻的入口,能使得进入第一入口的上层布料不易被刮出毛屑。所述第一导布通道的宽度适配所述上层布料的宽度,提高了引导布料流动方向的精准度。所述第二导布壳具有外翻的第二入口,减少进入第二入口的中层布料的剐蹭而产生的毛屑。所述第二导布壳具有适配所述中层布料宽度的第二导布通道,能精准的引导中层布料的流动。上层布料和中层布料的精准导向,提高了相对对位精度以及提高了和底布的对位精度。所述第二导布壳和所述台面的夹角为40

60
°
,相比于一些小夹角的设置,方便作业人员顺沿布料观察到所述压脚的底部,方便置入底布和进行底布的对位,该夹角
不至于过大而引发缝合褶皱现象的发生。所述压辊具有适配多层缝合布料阶梯的形状,即为阶梯圆柱形,直接接触各层布料,对各层布料的静摩擦力均匀,相比于均质圆柱辊只接触上层布料或有轻微接触中层布料和底布引发上层布料拉伸变形而褶皱的缺点,本阶梯形状的压辊使得各层布料张力均匀,基本无褶皱现象。
[0008]作为该服装加工用多针机的压辊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辊外表面设置有中层槽和上层槽。所述中层槽的宽度适配所述中层布料的宽度。所述中层槽的深度为所述中层布料厚度的60~70%。所述上层槽开设在所述中层槽之中,所述上层槽的宽度适配所述上层布料的宽度,所述上层槽的深度为所述上层布料厚度的60~70%,所述上层槽的深度未计入所述中层槽的深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中层槽和上层槽的宽度适配了中层布料和上层布料,槽深为相应布料厚度的60~70%,使得各槽能和布料接触并适度压缩布料,从而容易通过静摩擦力同步推动两层布料行进,布料基本无褶皱现象。
[0010]作为该服装加工用多针机的压辊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辊的硬度为70A,表面粗糙度Ra为0.9μm。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其他一些参数的压辊,更不容易导致缝制布料褶皱的发生,缝制的多层布料平整美观。
[0012]作为该服装加工用多针机的导布器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导布壳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导布壳的出口平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上层布料和中层布料在两出口处靠近并且对齐,继而可以以对齐并叠合的姿态进入压脚下,进一步提高上层布料和中层布料的对位精度,叠合后不易发生褶皱。
[0014]作为该服装加工用多针机的装布机构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装布机构设置有一至多个转向点,将所述中层布料限制在竖直方向并通过最后一个所述转向点倾斜转向所述导布器;所述转向点距离邻近所述导布器一侧的所述台面的边缘距离为30~40厘米。该转向点可以是转向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装布机构将中层布料限制在距离操作人员30~40厘米左右的位置,相比于将转向点设置在靠近操作人员位置的设计,本设计使得操作人员的头部不易碰到中层布料,提高了作业的便利性,又不至于过远而不便于操作人员将底布放入最后一个所述转向点之后的压脚之下。
[0016]作为该服装加工用多针机的装布机构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导布壳具有由两侧边背折180
°
所形成的C形的所述第二导布通道;所述第二导布壳具有收扁的出口,所述出口的厚度为所述中层布料厚度的2~5倍。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中层布料进行两侧背折,并且出口厚度较小,略大于中层布料厚度,对中层布料的定位精准且不易使中层布料褶皱。其中,C形是大概形状,实际两侧面的弯折度可以更大至平行于中间面。
[0018]作为该服装加工用多针机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脚具有水平压面和由所述水平压面向上翘的平滑曲面;所述水平压面上开设多个让针孔;所述装针器中安装的针和所述平滑曲面底端的水平横向距离为1~1.5厘米。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所述第一导布壳导出的上层布料和从所述第二导布壳
导出的中层布料可以顺滑的绕过所述平滑曲面进行叠合,继而以两层相叠的形态进入所述水平压面之下,不易发生褶皱。所述装针器中安装的针和所述平滑曲面底端的水平横向距离为1~1.5厘米,使得经过平滑曲面的布料先行进一段水平路径,进一步调整布料的平整度,以能缝制出基本无褶皱的多层布。
[0020]作为该服装加工用多针机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让针孔的最大径向尺寸比针直径大1~2mm。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针孔的径向尺寸比针的直径略大一些,维持了压脚和布料较高的接触面积。由于让针孔位置为针线缝合工作位,相比于一些大口径的让针孔设计,本设计小口径的让针孔,即使得压脚和布料有较高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将布料平整张开进行缝制,显著减少褶皱的发生。
[0022]作为该服装加工用多针机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导布壳和所述台面的夹角为5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加工用多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针机包括基座(1)、主机(2)、装布机构(3)、导布器(4)、装针器(5)、压脚(6)和压辊(7);所述主机(2)和所述装布机构(3)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基座(1)具有用于承载服装的台面(101);所述装针器(5)、所述压脚(6)和所述压辊(7)均安装在所述主机(2)上,并配置为能分别受所述主机(2)的驱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台面(101);所述装布机构(3)设置有用于装载上层布料(10)的第一安装轴(301)和用于装载中层布料(20)的第二安装轴(302);所述导布器(4)固定所述主机(2)上;所述导布器(4)包括目字形的导布梯(401)、第一导布壳(402)和第二导布壳(403);所述第一导布壳(402)具有外翻的第一入口(4021)和第一导布通道;所述导布梯(401)前置在所述第一入口(4021)处;所述导布梯(401)的宽度和所述第一导布通道的宽度均适配所述上层布料(10)的宽度;所述第二导布壳(403)具有外翻的第二入口(4031)和适配所述中层布料(20)宽度的第二导布通道;所述第二导布壳(403)和所述台面(101)的夹角为40

60
°
;所述压脚(6)邻近于所述第一导布壳(402)和所述第二导布壳(403)的出口(4033)端;所述压辊(7)具有适配多层缝合布料阶梯的形状,设置在所述压脚(6)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加工用多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7)外表面设置有中层槽(701)和上层槽(702);所述中层槽(701)的宽度适配所述中层布料(20)的宽度,所述中层槽(701)的深度为所述中层布料(20)厚度的60~70%;所述上层槽(702)开设在所述中层槽(701)之中,所述上层槽(702)的宽度适配所述上层布料(10)的宽度,所述上层槽(702)的深度为所述上层布料(10)厚度的60~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加工用多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7)的硬度为70A,表面粗糙度Ra为0.9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加工用多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布壳(402)的出口(4033)和所述第二导布壳(403)的出口(4033)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加工用多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布机构(3)设置有一至多个转向点,将所述中层布料(20)限制在竖直方向并通过最后一个所述转向点倾斜转向所述导布器(4);所述转向点距离邻近所述导布器(4)一侧的所述台面(101)的边缘距离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林肖旭周同俊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顺邦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