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8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鸭的制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原种连城白鸭作父本,白羽青壳蛋鸭作母本,生产出所述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加快连城白鸭青壳性状的选育进展,不仅保证后代群体具有典型的连城白鸭白羽、乌喙、青脚性状,且青壳率可达99%以上,有利于鸭的杂交遗传改良及种源保护。改良及种源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牧业
,更具体涉及一种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城白鸭,又名白鹜鸭,是我国和我省稀有特色的地方水禽种质资源之一,属小型白羽蛋鸭的变种,是我国唯一集药膳兼用、肉蛋兼用于一体的鸭品种。以“白羽、乌喙,青脚”等特征而著称,明显区别于其他鸭种。七十年代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和《福建省畜禽品种志》。该鸭口味独特,肉汁鲜美,含脂率低,经测定其富含18种氨基酸和十多种微量元素,谷氨酸每公斤含量高达28.71克,铁、锌含量是普通鸭类的2.5倍,营养价值高,而胆固醇含量极低,具有宁神开窍、健脾护胃、养颜补肾之功效,为鸭中极品,被誉为"全国惟一的药用鸭",深受消费者青睐。
[0003]然而连城白鸭体型较小,成年体重1.2~1.5 kg;性早熟,2月龄即有配种行为;产蛋性能不高,年产蛋量为260~280个;产白壳蛋,不利于运输和加工(鸭蛋以加工为主);对环境非常敏感,十分胆小、警惕性高,轻微的脚步声就会引起高度警觉,较大声响就会惊群和停止采食、交配等行为,在惊群的情况下,产蛋率陡然下降20~30%;合群性强、喜水,饲养方式离不开水面,不利于标准化规模化饲养,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销售价格也高,制约其产业化开发利用,市场占有率不高。
[0004]为充分利用连城白鸭优良特性(优良肉质、蛋品质以及特有的外貌特征),克服其产蛋量不高、胆小、易惊群、易掉蛋的缺点,本项目以连城白鸭为创新主体,引入白羽高产青壳蛋鸭血缘,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遗传性能稳定、产蛋性能好、青壳率高且具“白羽、乌喙、青脚”特征的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为社会提供优质特色的蛋品和肉品。该鸭迎合市场需求,不仅产蛋量高、持久性强,而且产青壳蛋、蛋壳膜韧易于运输、蛋品质好,受到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一斤可多卖1.0~1.5元;同时,淘汰鸭具有连城白鸭外型特征和优良的肉质特性,比普通蛋鸭一只可多卖30~40元,养殖效益良好;另外,该鸭可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生产,有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打造特色名牌产品,满足市场对优质安全特色多元化产品的需求,有效提升良种对生产的贡献率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进行了连城白鸭白羽、乌喙、青脚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具体方法:从连城白鸭原种场引入连城白鸭分别与白羽蛋鸭(闽农白鸭)、麻羽蛋鸭(山麻鸭)和黑羽蛋鸭(莆田黑鸭)进行杂交和自交,收集种蛋孵化,出雏时判别后代雏鸭羽、喙、脚色分离情况,分析白羽、乌喙、青脚遗传规律,为三个性状选择和连城白鸭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了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的选育。具体方法:以原种连城白鸭为
创新主体,引入白羽青壳蛋鸭血缘,在前三个世代(F1至F3代)对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以及青壳蛋选育的基础上,从选育核心群后备鸭中挑选出体重均匀、体型外貌均符合本品种特征(白羽、乌喙、青脚)且生长发育良好的公母鸭组成育种基础群,继续培育和性能测定,至产蛋高峰期自然配种,收集青壳种蛋孵化,出雏时挑选出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的健雏组建F4育种核心群,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观测,10周龄和开产前对其羽色、喙色、脚色复选,产蛋期个体笼养,对其个体开产日龄、产蛋量、蛋壳颜色等指标进行观测统计,300日龄时选出产青壳蛋的母鸭和雄性特征明显且健壮的公鸭,组建家系,人工授精配种(公母配比1:20),按家系收集种蛋孵化繁殖F5世代核心群。出雏时挑选出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的健雏,按系谱戴上翅号,组成F5代育种核心群,与F4代相同对其体重、产蛋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另外,F5代种公鸭饲养至180日龄时挑选出发育良好且雄性特征明显的个体进行青壳蛋基因纯合个体鉴定(用产白壳蛋的连城白鸭母鸭作为测交母本),通过测交获得青壳基因纯合公鸭。根据生产性能和蛋壳颜色,选留F5代核心群产青壳蛋的母鸭与青壳基因纯合公鸭,组建家系,采用人工授精和系谱孵化繁殖新世代F6代。以后各世代用F4同样的方法选择和评定。逐代测定、选择、繁殖,循环进行,培育遗传性能稳定、产蛋性能、青壳率均较高、群体整齐一致的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鉴定蛋鸭青壳性状。由于鸭蛋青壳性状为显性性状,常规肉眼观察到的青壳是纯合子或者杂合子不能有效区分。因此,为进一步验证上述青壳品系蛋鸭选育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应用了合作单位专利技术的“一种鸭蛋蛋壳颜色相关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18 1 0875930.X)”,步骤包括采集了选育后的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F6代和F7代个体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进行特定片段的测序,根据分型结果判定选育后的青壳品系蛋鸭为纯合子基因或者杂合子基因。
[0009]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加快连城白鸭青壳性状的选育进展,不仅保证后代群体具有典型的连城白鸭白羽、乌喙、青脚性状,青壳率可达99%以上,而且保证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闽农白鸭与连城白鸭的杂交、自交和测交示意图。
[0011]图2为鸭蛋青壳性状分子标记技术的分型结果判定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
[0013]实施例1连城白鸭白羽、乌喙、青脚性状的遗传规律杂交和自交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组:(1)白羽鸭处理组:以白羽蛋鸭(闽农白鸭)与原种连城白鸭为材料进行杂交获得F1代,选留羽色浅灰鸭个体自交获得F2代(图1)。
[0014](2)麻羽鸭处理组:以麻羽蛋鸭(山麻鸭)与原种连城白鸭为材料进行杂交获得F1代,选留羽色浅灰鸭个体自交获得F2代;
(3)黑羽鸭处理组:以黑羽蛋鸭(山麻鸭)与原种连城白鸭为材料进行杂交获得F1代,选留羽色浅灰鸭个体自交获得F2代。
[0015]F1代和F2代表型如下:羽色表现:白羽鸭组、麻羽鸭组和黑羽鸭组F1代均表现出2种羽色表型,浅灰和灰黑。羽色浅灰鸭个体自交后代(F2代)羽色性状发生了分离;其中,白羽鸭组和黑羽鸭组F2代均出现了3种羽色表型(羽色白背腹带有灰点、浅灰和灰黑);麻羽鸭组F2代羽色分离更为复杂,表现出三种以上的羽色表型(羽色白背腹带有灰点、羽色浅灰、羽色灰黑、麻羽)。
[0016]喙脚色表现(由于喙色、脚色分离规律相似,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将“喙、脚色”合二为一“喙脚,如“喙脚黑色”即为喙、脚均为黑色,再如“喙脚黄色”即为喙、脚均为黄色,再如“喙脚黑黄相间”即为喙、脚均为黑黄相间):羽鸭组、麻羽鸭组和黑羽鸭组F1代均出现2种喙脚色表型,喙脚黑色和喙脚黑黄相间;羽色浅灰鸭个体自交后代(F2代)喙脚色性状出现分离,表现出3种喙脚色表型,喙脚黑色、喙脚黑黄相间和喙脚黄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城白鸭青壳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原种连城白鸭为父本,以白羽青壳蛋鸭为母本,生产出所述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城白鸭青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原种连城白鸭为父本、白羽青壳蛋鸭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2)F1代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且产青壳蛋的母鸭,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的公鸭进行自群繁育,得到F2代;F2代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且产青壳蛋的母鸭,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的公鸭进行自群繁育,得到F3代;F3代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且产青壳蛋的母鸭,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的公鸭进行自群繁育,得到F4代;F4代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且产青壳蛋的母鸭,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的公鸭进行自群繁育,得到F5代;(3)F5代选留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的公鸭,与(1)中的原种连城白鸭母鸭进行测交,将青壳基因杂合鸭淘汰,选留青壳基因纯合公鸭;(4)将(3)中选留的青壳基因纯合公鸭与F5代白羽、乌喙、青脚综合性状为1级且产青壳蛋的母鸭进行自群繁育,得到F6代;(5)利用分子标记鉴定F6代公母鸭蛋壳颜色,选留F6代青壳基因纯合公母鸭,自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嫩珠辛清武缪中纬朱志明章琳俐李丽庄晓东曾涛梁阿政陈黎黄勤楼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昌龙农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