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87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岩石检测试验过程中岩芯试样安装过程繁琐,操作复杂的问题;包括:压力加载杆、上压头、下压头、保护罩、弹性密封套、第一紧固套和第二紧固套;所述下压头固定在安装在机座上,所述压力加载杆的一端和所述上压头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加载杆的另一端和加压元件连接;所述压力加载杆和所述保护罩滑动配合,所述弹性密封套包括包裹部和密封部,所述包裹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密封部,所述岩芯试样包覆在所述包裹部内部,所述第一紧固套将所述弹性密封套一端的所述密封部压在所述下压头上,所述第二紧固套将所述弹性密封套另一端的所述密封部压在所述上压头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石类材料的力学特性、渗透特性、损伤变形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岩石损伤和渗透特性是评价地下盐穴储库工程安全性的关键参数,准确获取储库运行过程中围岩渗透率和损伤演化规律,对其密闭性和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循环注采作用下,盐穴近场围岩的最小主应力呈周期性变化,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盐腔体积持续收缩和围岩渐进损伤。以往的研究中,围岩损伤是反映储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但实际上当围岩所受偏应力较高时,其内部损伤会加剧,将出现渗透率激增现象。换言之,围岩的损伤不仅直接决定着盐穴储库的稳定性,还间接控制着其密闭性。
[0003]通常采用三轴试验室对岩芯试样进行模拟加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岩芯试样进行包裹,包裹一旦出现泄漏,将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然而,现有技术中,将岩心试样用弹性膜包裹,用胶带或者粘贴剂粘合,岩芯试样两端采用紧固元件紧固,紧固元件和压头之间采用密封垫圈密封,岩芯试样安装过程繁琐,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岩芯试样测试过程中岩芯试样安装过程繁琐,操作复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包括:压力加载杆、上压头、下压头、保护罩、弹性密封套、第一紧固套和第二紧固套
[0006]所述下压头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上压头和所述下压头对立设置,所述压力加载杆的一端和所述上压头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加载杆的另一端和加压元件连接;所述压力加载杆和所述保护罩滑动配合,岩芯试样固定在所述上压头和所述下压头之间,所述弹性密封套包括包裹部和密封部,所述包裹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密封部,所述岩芯试样包覆在所述包裹部内部,所述第一紧固套将所述弹性密封套一端的所述密封部压在所述下压头上,所述第二紧固套将所述弹性密封套另一端的所述密封部压在所述上压头上,所述保护罩和所述机座固定连接。
[0007]所述岩芯试样安装时,把所述岩芯试样套在所述包裹部内部,在将所述密封部贴合在所述下压头的端面上,用所述第一紧固套紧紧压在所述密封部,上压头压在所述岩芯试样上,所述第二紧固套将所述弹性密封套另一端的所述密封部压贴在所述上压头上,安装方便快捷,密封效果好。
[0008]可选地,所述上压头和所述下压头上均设置有若干环向刻槽和若干径向刻槽,所述环向刻槽和所述径向刻槽互相连通,所述下压头的流体进口和所述下压头的所述环向刻槽与所述径向刻槽连通,所述上压头的流体出口和所述下压头上的所述环向刻槽与所述径
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2]请参阅图1

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的实施例,包括:压力加载杆201、上压头203、下压头204、保护罩202、弹性密封套206、第一紧固套207和第二紧固套208;
[0023]所述下压头204固定安装在机座205上,所述上压头203和所述下压头204对立设置,所述压力加载杆201的一端和所述上压头203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加载杆201的另一端和加压元件连接;所述压力加载杆201和所述保护罩202滑动配合,岩芯试样1固定在所述上压头203和所述下压头204之间,所述弹性密封套206包括包裹部2061和密封部2063,所述弹性密封套206可以采用橡胶制作。所述包裹部206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密封部2063,所述岩芯试样1包覆在所述包裹部2061内部,所述第一紧固套207将所述弹性密封套206一端的所述密封部2063压在所述下压头204上,所述第二紧固套208将所述弹性密封套206另一端的所述密封部2063压在所述上压头203上,所述保护罩202和所述机座205固定连接。
[0024]所述岩芯试样1安装时,把所述岩芯试样1套在所述包裹部2061内部,在将所述密封部2063贴合在所述下压头204的端面上,用所述第一紧固套207紧紧压在所述密封部2063,上压头203压在所述岩芯试样1上,所述第二紧固套208将所述弹性密封套206另一端的所述密封部2063压贴在所述上压头203上,安装方便快捷,密封效果好。
[00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6,所述上压头203和所述下压头204上均设置有若干环向刻槽2032和若干径向刻槽2031,所述环向刻槽2032和所述径向刻槽2031互相连通,所述下压头204的流体进口和所述下压头204的所述环向刻槽2032与所述径向刻槽2031连通,所述上压头203的流体出口和所述下压头204上的所述环向刻槽2032与所述径向刻槽2031连通,提高流体与岩芯试样1的接触面积,确保在渗透试验过程中均匀和稳定渗流。
[002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6,所述弹性密封套206还包括锥形部2062,所述锥形部2062设置所述包裹部2061和所述密封部2063之间,所述上压头203和所述下压头204上的锥面2033均和所述锥形部2062匹配,所述第一紧固套207和所述第二紧固套208上的锥面均和所述锥形部2062匹配,。
[002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6,所述包裹部2061采用热缩膜制成,当所述岩芯试样1安装在所述包裹部2061以后,对所述包裹部2061加热,所述包裹部2061受热收缩,将所述岩芯试样1紧紧包裹住;增强密封效果。
[002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6,所述下压头204上平行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伸缩元件209,所述密封部2063和所述第一紧固套207紧固在所述第一伸缩元件209的伸缩端,所述上压头203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伸缩元件210,所述密封部2063和所述第二紧固套208紧固在所述第二伸缩元件210的伸缩端。当所述第一伸缩元件209收缩时,带动所述密封部2063和所述第一紧固套207紧固在所述下压头204上,当所述第二伸缩元件210收缩时,带动所述密封部2063和所述第二紧固套208紧固在所述上压头203上,所述第一伸缩元件209和所述第二伸缩元件210可以为气缸或者电动推杆。
[0029]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6,所述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还包括紧固杆211,所述第一伸缩元件209的伸缩端和所述第二伸缩元件210的伸缩端均铰接
有所述紧固杆211,所述紧固杆211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当所述第一伸缩元件209的伸缩端依次穿过所述密封部2063和所述第一紧固套207后,所述紧固杆211在所述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加载杆、上压头、下压头、保护罩、弹性密封套、第一紧固套和第二紧固套;所述下压头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上压头和所述下压头对立设置,所述压力加载杆的一端和所述上压头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加载杆的另一端和加压元件连接;所述压力加载杆和所述保护罩滑动配合,岩芯试样固定在所述上压头和所述下压头之间,所述弹性密封套包括包裹部和密封部,所述包裹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密封部,所述岩芯试样包覆在所述包裹部内部,所述第一紧固套将所述弹性密封套一端的所述密封部压在所述下压头上,所述第二紧固套将所述弹性密封套另一端的所述密封部压在所述上压头上,所述保护罩和所述机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头和所述下压头上均设置有若干环向刻槽和若干径向刻槽,所述环向刻槽和所述径向刻槽互相连通,所述下压头的流体进口和所述下压头的所述环向刻槽与所述径向刻槽连通,所述上压头的流体出口和所述下压头上的所述环向刻槽与所述径向刻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和渗透演化试验中的岩芯试样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胜徐长节耿大新石钰锋罗如平许紫刚蒋亚龙于洋胡俊浩熊天恺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