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71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液冷服、液冷管和便携式空调,防护服罩装在液冷服外侧,液冷服内侧的液冷管通过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连接进水软管和回水软管,便携式空调包括主安装架,主安装架一侧连接的侧板一上安装有散热器,主安装架上安装有冷凝器、压缩机、直流电源、水泵、热交换器和电路板,水泵连接回水软管和三通,三通连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连接进水软管、铜管二和铜管三,铜管二和铜管三连接冷凝器和压缩机,压缩机通过铜管一连接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穿戴方便,通过水冷方式降低防护服内温度,且制冷元件在合理的布局下能长时间稳定的进行制冷工作。布局下能长时间稳定的进行制冷工作。布局下能长时间稳定的进行制冷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服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卫生和畜牧兽医等领域,每当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常常要穿戴全套的连体防护装备进行操作,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病原体的污染或感染。由于防护服的透气性和导热性差,使得穿戴人员感到闷热难受;尤其是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会使穿戴人员大汗淋漓、难以煎熬,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为卫生人员提供凉爽的工作环境的防护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传统防护服穿戴时产生的闷热会造成的工作人员不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具有穿戴方便,可通过水冷方式快速降低防护服内温度,且制冷元件在合理的布局下能够长时间稳定的进行制冷工作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液冷服、液冷管和便携式空调,所述便携式空调安装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两端连接有腰带,所述腰带通过快插卡扣绑挂在防护服的外侧,所述防护服罩装在液冷服的外侧,所述液冷服的内侧缝固有液冷管,所述液冷管的两端连接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所述防护服上开设有适配穿插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的通孔,所述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分别连接进水软管和回水软管的一端,所述便携式空调包括主安装架,所述主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板一和侧板二,所述侧板一上安装有散热器,所述主安装架上安装有冷凝器、压缩机、直流电源、水泵、热交换器和电路板,所述水泵的进出水口分别连接回水软管和三通的一端,所述三通的另外两端连接有补水阀和热交换器的冷媒进水口,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媒出水口连接进水软管的一端,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水进回水口分别连接铜管二和铜管三的一端,所述铜管二和铜管三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冷凝器的出气口和压缩机的进气口,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铜管一连接冷凝器的进气口。
[0005]其中,所述液冷服为马甲结构;马甲结构的液冷服穿戴方便。
[0006]其中,所述液冷管包括盘管一、盘管二、盘管三和盘管四,所述盘管一、盘管二、盘管三和盘管四相邻分布在液冷管的不同区域,所述进水接头包括快插式接头、横管和出水头,所述进水接头与回水接头的结构规格相同,所述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均缝固在液冷管的底部,所述快插式接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横管,所述横管的侧面固定设有四个出水头,所述出水头适配插接盘管一、盘管二、盘管三和盘管四;一分多的管路设计相比单根的管道有效减小了管路首尾两端的温差,避免液冷服各部位温度的差异较大,从而保证液冷服的舒适性。
[0007]其中,所述液冷服包括内面层和外面层,所述盘管一、盘管二、盘管三和盘管四均设置在内面层和外面层之间,所述内面层和外面层上缝固有缝固线,且缝固线沿盘管一、盘管二、盘管三和盘管四的走向缝固在盘管一、盘管二、盘管三和盘管四边侧的内面层和外面
层上;通过缝固线固定在内面层和外面层之间的液冷管可稳定可靠的在液冷服内进行使用。
[0008]其中,所述进水软管和回水软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适配插接快插式接头的快接接头;快接设计可提高本防护服穿戴的便利性。
[0009]其中,所述防护服上开设有适配穿插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的通孔周侧缝固有保护袋,所述保护袋为方形面料结构,所述保护袋的三个边缝固在防护服上;保护袋起到遮挡防护服上开设的通孔的作用。
[0010]其中,所述外壳体的侧面开设有适配穿插进水软管、回水软管、控制器的通孔,所述液冷管、进水接头、回水接头、进水软管、回水软管、三通、热交换器组成的循环管路内填充有冷凝水;体积紧凑的便携式空调佩戴方便,工作时可通过水冷方式快速的达到降温效果。
[0011]其中,所述侧板一为L型板结构,所述侧板一的侧面开设有适配安装散热器的安装槽,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散热器的进风口与压缩机之间,所述主安装架包括底板、支架、顶板和隔板,所述支架由两个竖直的板体组成,且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底板的顶面和顶板的底面,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支架的内侧,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顶板上;主安装架、侧板一上的各制冷元件布置紧凑,且合理的将热交换器与热源电气元件隔开,并可利用散热器对多个热源电气元件进行散热,保证便携式空调能够稳定的长时间进行制冷工作。
[0012]其中,所述隔板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热交换器和电路板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所述侧板一上开设有散热槽;隔板将热交换器与电路板分隔,避免电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降低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外界空气可通过散热槽向散热器的方向流动,进而带走电路板的表面热量。
[0013]其中,所述补水阀的底端不低于热交换器的顶端;通过启闭补水阀可向冷凝水管路中快速补水。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马甲结构的液冷服穿戴方便;通过缝固线固定在内面层和外面层之间的液冷管可稳定可靠的在液冷服内进行使用;快接设计可提高本防护服穿戴的便利性;保护袋起到遮挡防护服上开设的通孔的作用。
[0016]2、一分多的管路设计相比单根的管道有效减小了管路首尾两端的温差,避免液冷服各部位温度的差异较大,从而保证液冷服的舒适性。
[0017]3、体积紧凑的便携式空调佩戴方便,工作时可通过水冷方式快速的达到降温效果;主安装架、侧板一上的各制冷元件布置紧凑,且合理的将热交换器与热源电气元件隔开,并可利用散热器对多个热源电气元件进行散热,保证便携式空调能够稳定的长时间进行制冷工作;隔板将热交换器与电路板分隔,避免电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降低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外界空气可通过散热槽向散热器的方向流动,进而带走电路板的表面热量;通过启闭补水阀可向冷凝水管路中快速补水。
[00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液冷服的展开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液冷服与便携式空调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液冷服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进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中便携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中便携式空调除去侧板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中主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中侧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液冷服;101、内面层;102、外面层;103、缝固线;2、液冷管;21、盘管一;22、盘管二;23、盘管三;24、盘管四;25、冷凝水;3、进水接头;31、快插式接头;32、横管;33、出水头;4、回水接头;5、进水软管;6、回水软管;7、便携式空调;71、主安装架;711、底板;712、支架;713、顶板;714、隔板;72、侧板一;721、散热槽;722、安装槽;73、侧板二;74、冷凝器;75、压缩机;76、直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8)、液冷服(1)、液冷管(2)和便携式空调(7),所述便携式空调(7)安装在外壳体(12)的内部,所述外壳体(12)的两端连接有腰带(9),所述腰带(9)通过快插卡扣(10)绑挂在防护服(8)的外侧,所述防护服(8)罩装在液冷服(1)的外侧,所述液冷服(1)的内侧缝固有液冷管(2),所述液冷管(2)的两端连接进水接头(3)和回水接头(4),所述防护服(8)上开设有适配穿插进水接头(3)和回水接头(4)的通孔,所述进水接头(3)和回水接头(4)分别连接进水软管(5)和回水软管(6)的一端,所述便携式空调(7)包括主安装架(71),所述主安装架(7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板一(72)和侧板二(73),所述侧板一(72)上安装有散热器(85),所述主安装架(71)上安装有冷凝器(74)、压缩机(75)、直流电源(76)、水泵(77)、热交换器(79)和电路板(86),所述水泵(77)的进出水口分别连接回水软管(6)和三通(81)的一端,所述三通(81)的另外两端连接有补水阀(78)和热交换器(79)的冷媒进水口,所述热交换器(79)的冷媒出水口连接进水软管(5)的一端,所述电路板(86)电性连接有控制器(80),所述热交换器(79)的冷却水进回水口分别连接铜管二(83)和铜管三(84)的一端,所述铜管二(83)和铜管三(8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冷凝器(74)的出气口和压缩机(75)的进气口,所述压缩机(75)的出气口通过铜管一(82)连接冷凝器(74)的进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服(1)为马甲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降温背心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2)包括盘管一(21)、盘管二(22)、盘管三(23)和盘管四(24),所述盘管一(21)、盘管二(22)、盘管三(23)和盘管四(24)相邻分布在液冷管(2)的不同区域,所述进水接头(3)包括快插式接头(31)、横管(32)和出水头(33),所述进水接头(3)与回水接头(4)的结构规格相同,所述进水接头(3)和回水接头(4)均缝固在液冷管(2)的底部,所述快插式接头(31)的一端螺纹连接横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孙彦红杨明星代宝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捷泰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