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050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细菌内毒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连接有检测箱,检测箱连接盖体,盖体设有卡扣和LED灯,检测箱设有检测板、回收槽、水浴箱和加热装置,检测板设有把手并且开有试管孔,试管孔内置有弧形夹,弧形夹连接有连杆,检测板开有弹簧孔,弹簧孔连接有弹簧,检测板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部连接有液压杆,底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有数显温度计、温度调节旋钮、电源开关、灯光开关、暂停开关、上升开关和下降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适用于医疗过程中血清内毒素的检测。的检测。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菌内毒素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血清内毒素检测成为了医疗卫生的常规工作之一,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和蛋白的复合物,当细菌死亡或自溶后便会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就会引起发热反应即“热原反应”。内毒素与多种感染疾病密切相关,病情恶化往往伴随着内毒素含量的增加,病情缓解也常伴随着内毒素含量的减少。因此,快速检测内毒素含量可以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提供参考。血清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存在多种,最常用的为鲎试验法。鲎试验法也是国际上至今为止检测内毒素最好的方法,它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因而被欧美药典及我国药典定为法定内毒素检查法,并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用。鲎试剂测定方法包括凝胶法、动态浊度法、终点浊度法、动态显色法和终点显色法,最常见的为凝胶法。现有的凝胶法血清内毒素检测,并不存在特别系统的检测装置,操作过程也比较复杂。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手持试管进而倒置观测凝胶形成的情况,一次也只能观测一个实验样本,观测效率低下,也未与对比实验样本形成对照,不利于清晰判定实验结果。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手持试管进而倒置观测凝胶形成的情况并且一次只能观测一个实验样本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连接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顶部转动连接有盖体,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水浴箱,所述水浴箱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开有试管孔,所述检测板两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检测箱相连接,所述底座设有插座,所述插座连接电源,所述底座正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数显温度计,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与所述加热装置呈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有电源开关,所述控制面板还设有液压杆控制开关,所述液压杆控制开关包括暂停开关、上升开关和下降开关,所述暂停开关、所述上升开关和所述下降开关与所述液压杆均呈电性连接。
[0006]基础技术方案的原理:血清内毒素检测人员在检测时,插上插头,打开电源开关,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温度调节旋钮通过控制加热装置进而控制水浴箱中水的温度,调节温度调节旋钮将水浴箱中的水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将配置好的鲎试剂,待测样本及比对样本按照实验要求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内,然后再将试管分别放入试管孔,盖上盖子,水浴加热至实验要求的时间,液压杆可将检测板抬升至一定高度,液压杆控制开关可以控制液压杆的上升、下降和暂停,调节液压杆控制开关,待检测板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再旋转
检测板至一定角度,观测凝胶脱落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将装置恢复至原始状态,取出试管。
[0007]基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能进行系统的检测,并且一次性可以检测多个样本,还能在各个试管倒置时进行比对,既增加了检测效率,也能在对比中更清晰的判定实验结果。
[0008]优选地,所述试管孔设有试管夹紧装置,所述试管夹紧装置包括弧形夹,所述弧形夹位于试管孔的内部,所述弧形夹连接有连杆,所述检测板开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杆穿设于所述弹簧孔与所述弹簧的自由端相连接
[0009]通过上述设置,能让试管在试管孔内更稳定,不易于脱落。
[0010]优选地,所述盖体内部设有LED灯,所述控制面板设有灯光开关,所述灯光开关与所述LED灯呈电性连接。
[0011]通过上述设置,在观察凝胶形成情况时,视野更加清晰。
[0012]优选地,所述检测板设有把手,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用于回收试管中未形成凝胶的样本。
[0013]通过上述设置,回收槽可将不会形成凝胶的样本进行收集。
[0014]优选的,所述盖体设有卡扣。
[0015]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盖体紧紧卡扣在检测箱以减少水浴箱中温度的丧失。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试管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的对应标记的名称为:
[0022]底座1,升降板2,控制面板3,数显温度计301,暂停开关302,上升开关303,下降开关304,温度调节旋钮305,灯光开关306,电源开关307,检测箱4,加热装置5,盖体6,卡扣7,LED灯8,检测板9,把手10,试管孔11,水浴箱12,回收槽13,弹簧孔14,液压杆15,弧形夹16,连杆17,弹簧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如图1

图5所示,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部连接有检测箱4,检测箱4顶部转动连接有盖体6,盖体6设有卡扣7,盖体6内部设有LED灯8,检测箱4内部设有水浴箱12,水浴箱12底部设有加热装置5,检测箱4内部设有回收槽13,回收槽13用于回收试管中未形成凝胶的样本,检测箱4内部设有检测板9,检测板9设有把手10,检测板9开有试管孔11,试管孔11设有试管夹紧装置,试管夹紧装置包括弧形夹16,弧形夹16位于试管孔11的内部,弧形夹16连接有连杆17,检测板9开有弹簧孔14,弹簧孔14连接有弹簧18,连杆17穿设于弹簧孔14与弹簧18的自由端相连接,检测板9两侧转动连接有升降
板2,升降板2底部连接有液压杆15,液压杆15的自由端与检测箱4相连接,底座1设有插座,插座连接电源,底座1正面设有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设有数显温度计301,控制面板3设有温度调节旋钮305,温度调节旋钮305与加热装置5呈电性连接,控制面板3设有电源开关307,控制面板3还设有液压杆控制开关,液压杆控制开关包括暂停开关302、上升开关303和下降开关304,暂停开关302、上升开关303和下降开关304与液压杆15均呈电性连接,控制面板3还设有灯光开关306,灯光开关306与LED灯8呈电性连接。
[002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血清内毒素检测人员在检测时,插上插头,打开电源开关307,调节温度调节旋钮305将水浴箱12中水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将配置好的鲎试剂,待测样本及比对样本按照实验要求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内,然后再将试管分别放入试管孔11,弧形夹16的弧度切合试管的尺寸,在弹簧18的弹力下夹紧试管,避免试管从试管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清内毒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连接有检测箱(4),所述检测箱(4)顶部转动连接有盖体(6),所述检测箱(4)内部设有水浴箱(12),所述水浴箱(12)底部设有加热装置(5),所述检测箱(4)内部设有检测板(9),所述检测板(9)开有试管孔(11),所述检测板(9)两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底部连接有液压杆(15),所述液压杆(15)的自由端与所述检测箱(4)相连接,所述底座(1)设有插座,所述插座连接电源,所述底座(1)正面设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设有数显温度计(301),所述控制面板(3)设有温度调节旋钮(305),所述温度调节旋钮(305)与所述加热装置(5)呈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设有电源开关(307),所述控制面板(3)还设有液压杆控制开关,所述液压杆控制开关包括暂停开关(302)、上升开关(303)和下降开关(304),所述暂停开关(302)、所述上升开关(303)和所述下降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宇盛蔡彤陈晨宁霄刘雅丹张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