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042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领域。该系统包括若干待监测的充油设备监测子节点,信息采集汇总的中心节点,以及上位机通信模块;所述监测子节点包括激发光源模块、荧光信号采集模块、荧光信号调理电路模块、MCU主控模块、LoRa模块和电源模块;实现对一定范围内对若干个充油设备漏油现象的荧光信号采集;所述中心节点包括LoRa模块、MCU主控模块、显示交互模块界面模块、报警模块、WiFi模块和电源模块;实现对子节点充油设备漏油情况的数据显示,充油设备漏油报警、上位机界面同步报警及远程监控功能;实现了充油设备故障数据共享及时,传输实时性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失。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象不能够及时解决,其渗漏油部位容易附着大量灰尘在表面形成大面积油污,影响充油设备自身外观;同时,外界潮气会随着油滴侵入到整个充油设备内部,导致其绝缘性能下降,出现击穿放电,降低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因设备缺油而造成设备停电事故,直接影响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依靠工作人员巡检的方法存在检测不及时,工作强度较大,专业性极强,难以保障人员安全等问题。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实时检测漏油现象,在故障发生的时候实时报警,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提高电力系统用电需求。
[0003]目前,专利CN114062224A公开了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渗漏油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中国专利CN114092437A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渗漏油检测方法;专利CN110310223A公开了一种紫外光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方法。
[0004]经过多年对变压器等充电设备渗漏油的研究,现有技术能够对变压器是否漏油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测。现有的目测法观察判断充油设备是否渗漏油的方式,渗漏油初期油迹色泽透明,痕迹较浅,肉眼观测容易忽视,而且观察范围比较有限。当观察距离较远的设备,只能通过定期观察油位来判断设备是否渗漏油,无法及时发现设备的渗漏油情况。随着充油设备监测节点增多,电力监测系统成本会随之增加,短期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监测负担,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目前存在通过紫外光激发充油设备,引发荧光现象,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完成充电设备的漏油识别的方式。但该方法由于充油设备的种类、型号比较多,充油设备发生漏油故障也有很大不同,建立大量的设备数据集很困难,导致图像识别过程中的准确度和可靠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受干扰较小,提高检测精度,实现高效低成本,对于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包括若干待监测的充油设备监测子节点,信息采集汇总的中心节点,以及上位机通信模块;
[0008]所述监测子节点包括激发光源模块、荧光信号采集模块、荧光信号调理电路模块、MCU主控模块、LoRa模块和电源模块;实现对一定范围内对若干个充油设备漏油现象的荧光信号采集;
[0009]所述中心节点包括LoRa模块、MCU主控模块、显示交互模块界面模块、报警模块、WiFi模块和电源模块;实现对子节点充油设备漏油情况的数据显示,充油设备漏油报警、上位机界面同步报警及远程监控功能;
[0010]所述电源模块实现对激发光源模块、荧光信号采集模块、荧光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MCU主控模块和LoRa模块的供电;
[0011]所述荧光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紫外光源激发充油设备产生的荧光;
[0012]所述显示交互模块界面模块实现对漏油设备定点定位显示;
[0013]所述光源激发模块利用紫外光为光源,照射充油设备表面,产生荧光信号能够显示出渗漏油区域的位置;所述荧光信号调理电路模块对接收的电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发送给MCU主控模块,并通过LoRa模块传输到中心节点进行信息采集汇总;若漏油达到一定阈值,则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汇总后的信息通过WiFi通信模块实现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上传至云端进行数据存储;所述上位机通信模块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管理,中心节点通过WiFi技术与物联网平台通信,并通过设计的APP或Web网页上位机模块观测上传的数据,实现整个系统信息的交互。
[0014]可选的,所述激发光源模块的发射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光源。
[0015]可选的,所述荧光信号调理电路模块对接收的电压信号经过光电倍增管后发送给MCU主控模块。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该系统克服了传统设备漏油情况监测存在的弊端,可全天二十四小时监测充油设备漏油状况,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0018]2.充油设备监测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网络容量大、成本低、功耗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强,可充分满足当前的充油设备漏油检测需求。
[0019]3.系统还具备数据交互存储,上位机界面实时监控的功能,实现了充油设备故障数据共享及时,传输实时性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0020]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22]图1为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
[0023]图2为充油设备漏油子节点监测原理图;
[0024]图3为充油设备漏油中心节点监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8]图1为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图。包括了多个待监测的充油设备监测子节点,中心节点信息采集汇总,上位机通信模块。整个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的最底端是由多个充油设备漏油子节点构成,每个子节点采集充油设备的漏油情况,随即传输至MCU主控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LoRa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中心节点进行信息采集汇总。若漏油严重,则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不会造成严重的变压器漏油事故。汇总后的数据通过WiFi通信模块实现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上传至云端进行数据存储,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油设备漏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待监测的充油设备监测子节点,信息采集汇总的中心节点,以及上位机通信模块;所述监测子节点包括激发光源模块、荧光信号采集模块、荧光信号调理电路模块、MCU主控模块、LoRa模块和电源模块;实现对一定范围内对若干个充油设备漏油现象的荧光信号采集;所述中心节点包括LoRa模块、MCU主控模块、显示交互模块界面模块、报警模块、WiFi模块和电源模块;实现对子节点充油设备漏油情况的数据显示,充油设备漏油报警、上位机界面同步报警及远程监控功能;所述电源模块实现对激发光源模块、荧光信号采集模块、荧光信号调理电路模块、MCU主控模块和LoRa模块的供电;所述荧光信号采集模块采集紫外光源激发充油设备产生的荧光;所述显示交互模块界面模块实现对漏油设备定点定位显示;所述光源激发模块利用紫外光为光源,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隆马世龙吴宝良张亚菲周渠黄川邓稳陈虹邹李邹镇檐杨均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区供电分公司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