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包括:柔性线圈套,在所述柔性线圈套内部设置若干组匀场线圈,在所述柔性线圈套的两端分别设置封头端板;第一柔性补偿装置,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设置在柔性线圈套的内侧,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在充气作用下能够微膨胀变形;第二柔性补偿装置,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设置在柔性线圈套的外侧,在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上插接若干个匀场单元;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设置在封头端板上,用于将两个封头端板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能够非常方便快捷的安装至待检测病变位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人群以及人体组织的多个部位,增加磁场的均匀性,提高成像效果,便于临床扫描及图像评估。扫描及图像评估。扫描及图像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作为继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后的又一重要医学诊断技术,在医学诊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磁体,磁体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稳定的磁场环境。现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磁体和梯度线圈等,梯度线圈设置在磁体内,现有的被动匀场方案一般在梯度线圈中设置有数个匀场条,各个匀场条具有能够置放匀场片的单元格,通过调整匀场片从而调整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场均匀性。
[0004]目前,人体颈肩部、上肢、腕关节、手掌部、膝关节、踝关节、足部等部位几何形态不规则,形体变化较突然,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上述部位磁场不均匀,造成了成像畸变,压脂效果不佳,细节不容易辨识,为医疗人员的信息获取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以解决人体不规则部位磁共振成像效果不佳、匀场装置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包括:
[0008]柔性线圈套,在所述柔性线圈套内部设置若干组匀场线圈,在所述柔性线圈套的两端分别设置封头端板;
[0009]第一柔性补偿装置,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柔性线圈套的内侧,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在充气作用下能够微膨胀变形;
[0010]第二柔性补偿装置,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柔性线圈套的外侧,在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上插接若干个匀场单元;
[0011]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设置在所述封头端板上,用于将两个所述封头端板紧固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封头端板的内外两端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封头端板上,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的两端也分别固定在两个封头端板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包括第一柔性带,充气管和气囊,在所述第一柔性带内部设置进气空腔,进气空腔与充气管连通,所述气囊能够向进气空腔充气或者放气,所述第一柔性带在充气状态下能够膨胀变形。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柔性带上设置第一支撑部,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设置进气嘴,在所述进气嘴上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与充气管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包括第二柔性带和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第二柔性带上设置若干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呈通槽设置,所述匀场单元能够插入所述放置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对应设置且通过连接件连为一体。
[0017]进一步的,所述匀场单元包括封装外壳,所述封装外壳在受挤压时能够进行应力变形,在所述封装外壳的内部封装电介质片。
[0018]进一步的,在两块所述封头端板上均设置弹性线圈套,两块所述封头端板在所述紧固装置连接作用下,两块所述封头端板上的弹性线圈套连为一体。
[0019]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封头端板上,在所述第一固定板或者所述第二固定板上通过轴承固定旋转螺母,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杆,在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限位凸台,在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限位凸台的一侧设置螺纹部,所述连接螺栓上的螺纹部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后与旋转螺母螺纹连接。
[0020]进一步的,在所述旋转螺母上设置旋转手柄。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22](1)本技术所述的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通过在柔性线圈套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柔性补偿装置,使得柔性线圈套能够包裹病变位置,有效解决磁共振不规则部位扫描图像不清晰的问题,同时在不改变柔性线圈套的整体框架前提下,改善磁场的均匀性,提高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
[0023](2)本技术所述的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能够非常方便快捷的安装至待检测病变位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人群以及人体组织的多个部位,增加磁场的均匀性,提高成像效果,便于临床扫描及图像评估。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去除进气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匀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匀场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柔性线圈套1,第一柔性补偿装置2,第一柔性带201,第一支撑部202,进气嘴203,进气口204,第二柔性补偿装置3,第二柔性带301,第二支撑部302,放置槽303,匀场单元4,封装外壳401,电介质片402,封头端板5,第一端板501,第二端板502,紧固装置6,第一固定
板601,第二固定板602,旋转螺母603,旋转手柄604,连接螺栓605,螺杆6051,限位凸台6052,螺纹部6053,充气管7,气囊8,连接间隙9,弹性线圈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6]需要说明,本技术中所有进行方向性和位置性指示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顶”、“低”、“横向”、“纵向”、“中心”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情况等,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线圈套(1),在所述柔性线圈套(1)内部设置若干组匀场线圈,在所述柔性线圈套(1)的两端分别设置封头端板(5);第一柔性补偿装置(2),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2)设置在所述柔性线圈套(1)的内侧,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2)在充气作用下能够微膨胀变形;第二柔性补偿装置(3),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3)设置在所述柔性线圈套(1)的外侧,在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3)上插接若干个匀场单元(4);紧固装置(6),所述紧固装置(6)设置在所述封头端板(5)上,用于将两个所述封头端板(5)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端板(5)的内外两端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封头端板(5)上,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3)的两端也分别固定在两个封头端板(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补偿装置(2)包括第一柔性带(201),充气管(7)和气囊(8),在所述第一柔性带(201)内部设置进气空腔,进气空腔与充气管(7)连通,所述气囊(8)能够向进气空腔充气或者放气,所述第一柔性带(201)在充气状态下能够膨胀变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柔性带(201)上设置第一支撑部(202),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02)的一侧设置进气嘴(203),在所述进气嘴(203)上设置进气口(204),进气口(204)与充气管(7)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磁场均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补偿装置(3)包括第二柔性带(301)和第二支撑部(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