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73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用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配置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其中该发光层含有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和由具有4至7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的主体材料,以及邻接该发光层配置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含有产生蓝光的发光客体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器。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射 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使用该器件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谓的"有机EL器件")的显示器作 为具有高效率的轻便平板型显示器得到关注。构造上述显示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配置于例如由玻璃组成的透明 基片上,并如下制备得到从基片侧按顺序堆叠由ITO(氧化铟锡透明 电极)组成的阳极、有机层和阴极。有机层的构造为从阳极侧按顺序堆叠 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和电子输送发光层。在如此构造的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内,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由 该复合过程中产生的光经由阳极从基片侧提取。除了具有前述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包 括所谓的顶部发射型,其通过将阴极、有机层和阳极从基片侧以此顺序 堆叠来构成,而且其中通过进一 步使位于上部的电极(作为阴极或阳极的 上电极)由透明材料构成,在基片的相对侧上从上电极一侧提取光。尤其 是,在通过在基片上配置薄膜晶体管(TFT)而制备的有源矩阵型显示器 中,考虑到提高发光部分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在具有形成于其上的 TFT的基片上配置顶部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所谓顶部发射结构是 有利的。目前,在考虑到有机EL显示器的实际执行的情况下,不但通过拓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开口来增加光提取是必要的,而且提高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也是必要的。于是,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已经研究了多 种材料和层构造。例如,迄今为止由于红光发光器件受到关注,已经提出一种构造, 其中就新的红光发光材料而言用并四苯衍生物(包括红荧烯衍生物)作为掺杂材料替代迄今已知的由DCJTB代表的吡喃衍生物(参见例如 JP-A-2000-26334和JP-A-2003-55652(特别是0353至0357段和表 格ll))。JP-A-2003-55652还提出通过在使用红荧烯衍生物作为掺杂材料的第 一发光层上堆叠含有亚苯基(penylene)衍生物和蒽衍生物的第二发光层来 获得白光发射的构造。此外,提出了通过在与蓝光发光层邻接设置的电子输送层或空穴输 送层上掺杂红荧烯衍生物来获得白光发射的构造(参见 JP-A-2004画134396)。
技术实现思路
在前述显示器中,为了进行全色显示,排列和使用进行三原色(红, 绿和蓝)发射的相应颜色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者組合并使用发白光的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相应颜色的滤色器或颜色转换层。其中,从发出光 的光提取效率的观点来看,采用进行相应颜色发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的构造是有利的。然而,在使用前述的并四苯衍生物(红荧烯衍生物)的红光发光器件的 发射中,电流效率为约6.7cd/A,而且发光颜色受到关注,其发射橙色而 不是发射红色。于是,希望提供一种具有足够令人满意的发光效率和色纯度的用于 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显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用于发出红光的有 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在该阳极和阴极之间配置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该发光层含有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和由具有4至7 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的主体材料。另外,邻接该发光层布置 含有产生蓝光的发光客体材料的光敏层。正如下述实施例中所详细描述的那样,注意到在如此构造的有才几电 致发光器件中,不仅与没有配置光敏层的构造相比之下电流效率增大, 而且不被含有发光材料的光敏层影响地从器件中提取出发光层产生的红 光。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具有在基片上排列和配置的多个具有前述构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显示器。如前所述,在这样的显示器中,由于构造出使用具有高亮度和高色 纯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红光发光器件的显示器,可以通过将它与 另外的绿光发光器件和蓝光发光器件组合来实现色彩再现性高的全色显 示。依照前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可能在保 持色纯度的同时实现红光的发光效率的提高。另外,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中,通过经由一组绿光发光器 件和蓝光发光器件以及变成如前所述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高的红光发光 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来构成像素,有可能实现色彩再现性高的全色 显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横截面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另一个实例 的横截面图。图3A和3B各自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显示器电路结构的一 种实例的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中的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 的第一实例的视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中的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的第二实例的视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中的基本部分横截面构造 的第三实例的视图。图7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具有密封构型的模块形状显示器 的构造图。图8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器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视图,其中图9A是 乂人前面看的斜^见图,图9B是从后面看的斜视图。图10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斜视图。 图12A至12G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例如手 机的视图,其中图12A是打开状态的正视图;图12B是其侧视图;图12C 是闭合状态的正视图;图12D是左视图;图12E是右视图;图12F是顶 视图;图12G是底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依次参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使用它的显示器的附图,在下文中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横 截面图。图1中举例说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1为在基片12上按顺序 的阳极13、有机层14和阴极15的叠层。其中,有机层14是例如从阳极 13—侧按顺序的空穴注入层14a、空穴输送层14b、发光层14c、光敏层 14d和电子输送层14e的叠层。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发光层14c的构造以及与其 接触配置的光敏层14d的构造。假定将具有上述叠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11构造成从基片12的相对侧提取光的顶部发射型器件,在此情 况下每一层的细节在下面都以从基片12 —侧起的顺序进行详细描述。<基片>基片12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ll排列和成形于其主面一侧的支撑物。 基片12可以由已知的材料制备得到,其实例包括石英、玻璃、金属箔和 树脂膜制或树脂片。其中,优选石英和玻璃。在树脂制材料的情况下, 该品质材料的实例包括代表为聚曱基丙烯酸曱酯(PMMA)的曱基丙烯酸 类树脂;例如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曱酸乙二醇酯(PEN) 和聚萘二曱酸丁二醇酯(PBN)的聚酯;和聚碳酸酯树脂。重要的是使用叠 层结构(多层结构)或表面处理以控制水渗透性或气体渗透性。<阳极>为有效注入空穴,将离真空能级功函大的电极材料用作阳极13。其 实例包括金属(例如,铝(A1)、铬(Cr)、钼(Mo)、鵠(W)、铜(Cu)、银(Ag) 和金(Au))以及它们的合金;这些金属或合金的氧化物;氧化锡(Sn02)和 锑(Sb)的合金;ITO(氧化铟锡);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 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配置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其中 所述发光层含有红光发光客体材料和由具有4至7元环骨架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组成的主体材料,和 邻接所述发光层配置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含有产生蓝光的发光客体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波成行黑泷公之福田俊广鬼岛靖典中村明史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