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甘菊胞外囊泡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63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洋甘菊胞外囊泡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洋甘菊胞外囊泡可用于制备美白或者促进皮肤修复、创伤愈合的化妆品;还可以作为化妆品功能性物质的载体。通过细胞实验发现,洋甘菊胞外囊泡能够抑制B16F10细胞增殖,且能够促进L929细胞创伤愈合。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与大黄素相比,具有更好的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能力。因此,洋甘菊胞外囊泡用作化妆品生物材料能够改善如大黄素等功能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将洋甘菊胞外囊泡用来包载大黄素等功能性化妆品成分,能够改善其难溶于水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提高大黄素等活性成分在功能性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洋甘菊胞外囊泡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具体涉及洋甘菊胞外囊泡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化妆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天然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由于植物活性成分不仅不良反应小,而且功效温和,植物源化妆品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些活性物质面临着较差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功能性化妆品中的应用。因此,在植物材料中寻找一种用于递送活性物质的载体十分重要。
[0003]近年来,关于植物来源的胞外囊泡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胞外囊泡是细胞主动释放的纳米级膜囊泡。基于胞外囊泡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其能够实现对亲水性和疏水性物质的装载,在机体内部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一般认为,植物来源的胞外囊泡对病原菌具有抵抗防御作用,或者作为载体对于分泌蛋白的促分泌及运输作用,或将siRNA运输至真菌细胞中,沉默靶向转录本,发挥杀灭真菌细胞的作用。研究显示,植物的胞外囊泡(EVs)是可能是植物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成员。细然而,将植物来源的胞外囊泡应用在化妆品上的研究极少。
[0004]洋甘菊含有多糖、挥发油、黄酮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沈珺莲等人的研究发现洋甘菊精油可以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具有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洋甘菊可以抑制酪氨酸酶、具有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具有美白等功效潜力的化妆品植物。
[0005]大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保护器官等多种药理作用。
[0006]胡桂洲等人的研究发现大黄素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具有美白功效。但是由于大黄素几乎不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极大地限制了它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目前较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制备大黄素纳米结构脂质体,尚未见到使用植物胞外囊泡递送大黄素的相关报道。
[0007]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解决这类功能性物质在化妆品中应用问题,尤其是提高脂溶性和难溶于水的物质的利用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洋甘菊胞外囊泡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并将其用于化妆品。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洋甘菊胞外囊泡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0012]进一步,所述的化妆品为美白或者促进皮肤修复、创伤愈合的化妆品。优选的,所述的化妆品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或者促进皮肤创伤愈合。
[0013]洋甘菊胞外囊泡还作为功能性物质的载体应用于化妆品。
[0014]洋甘菊胞外囊泡可以包载水溶性、溶性或者油性的化妆品功能性物质。
[0015]上述洋甘菊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1)洋甘菊清洗浸泡后,经破碎、挤压后收集汁液;
[0017](2)获得的洋甘菊汁液经过由低到高的差速离心去除植物纤维、细胞碎片沉淀,取上清液;
[0018](3)获得的上清液经超高速离心,取沉淀,得到洋甘菊胞外囊泡沉淀。
[0019]优选的,步骤(1)中,洋甘菊清洗后置于无菌水中浸泡12

30h;优选方式为在无菌水中浸泡24h。
[0020]优选的,步骤(1)中,洋甘菊经破碎、挤压后过150

300目滤布或滤网收集汁液;优选方式为过200目滤布或滤网。
[0021]步骤(2)中,所述差速离心的过程为:1000g

1200g,1

3次,每次5

15min;3000

3500g,1

3次,每次5

15min;10000

12000g,1

3次,每次20

40min;20000g,1

3次,每次20

40min。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式中,所述差速离心的过程为:1000g,10min
×
2;3000g,10min
×
2;10000g,30min
×
2;20000g,30min
×
2。
[0022]步骤(3)中,所述超高速离心为100000

150000g离心0.5

3小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式中,120000g离心2小时。
[0023]所获得的洋甘菊胞外囊泡能够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并且能够促进L929细胞创伤愈合,因此可以实现抑制黑色素和美白效果,以及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可以实现皮肤修复功能和加快创伤愈合。
[0024]上述洋甘菊胞外囊泡还作为功能性物质的载体应用于化妆品。
[0025]洋甘菊胞外囊泡可以用于包载水溶性、溶性或者油性的化妆品功能性物质。
[0026]所述洋甘菊胞外囊泡可包载大黄素、光甘草定或α

熊果苷。
[0027]一种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以洋甘菊胞外囊泡为载体,包载大黄素。
[0028]一种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的制备方法为:将洋甘菊胞外囊泡与大黄素的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后,去除未包载的大黄素,经过超高速离心,取沉淀。
[0029]优选的,洋甘菊胞外囊泡与大黄素的质量比为0.5

10:1,更优选为1:1。
[0030]上述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GCEVs

E)可制备功能性化妆品。所述的化妆品为美白或抗氧化的化妆品。
[0031]上述的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可用于制备面膜,面膜中还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丁二醇、透明质酸钠和α

熊果苷。
[0032]一种面膜,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丁二醇、透明质酸钠、α

熊果苷制成生物面膜。
[0033]与大黄素制得的面膜相比,由GCEVs

E制得的面膜具有更好的酪氨酸酶抑制和抗氧化能力。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5]从洋甘菊中分离得到洋甘菊胞外囊泡,能够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并且能够促进L929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创伤愈合,因此可以实现抑制黑色素和美白效果,以及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皮肤修复。
[0036]洋甘菊胞外囊泡用作化妆品生物材料能够改善如大黄素等功能性成分的生物利
用度。将洋甘菊胞外囊泡用来包载大黄素等功能性化妆品成分,能够改善其难溶于水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提高大黄素等活性成分在功能性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相较于脂质体等合成物质,来源于洋甘菊的胞外囊泡易于获得、制备方法简单且可以增强效果。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实施例1中洋甘菊胞外囊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洋甘菊胞外囊泡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妆品为美白或者促进皮肤修复、创伤愈合的化妆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洋甘菊胞外囊泡为化妆品功能性物质的载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光甘草定或α

熊果苷。5.一种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其特征在于,以洋甘菊胞外囊泡为载体,包载大黄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洋甘菊胞外囊泡包载大黄素,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洋甘菊胞外囊泡与大黄素的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后,去除未包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海韩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