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61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属于织针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出针工位上的壳罩;所述壳罩呈矩形环状结构;所述壳罩内设置有针套,所述针套竖向设置且并排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针套上开设有供织针竖向安装的针孔,一对所述针套相向一侧设置有相互铰接的耳板,耳板的铰接轴安装在壳罩内壁上;一对所述针套相向的一侧均固定有调节板,两块所述调节板相向的一面均为圆弧端面,且所述调节板的圆弧端面上开设有齿槽,一对所述调节板之间竖向穿设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齿槽啮合。该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实现了双针的同步角度调整,使得针织角度调整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双针的针织区域偏移的问题。织区域偏移的问题。织区域偏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针出左右针控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织针控制
,具体涉及双针出左右针控制。

技术介绍

[0002]电脑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钩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织针是针织机(包括电脑横机)上的一种主要成圈机件,由钢丝或钢带经机械加工制成,用于把纱线编织成线圈并使线圈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织针的结构与形状影响针织成圈过程、针织机的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常用的织针有舌针、钩针和复合针三种,其形状结构各不相同。
[0003]在电脑横机实际针织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织物的不同需求,需要织针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针织,其中包括双织针操作以及以不同的角度针织的方式,然而申请人发现,目前电脑横机用于双针的控制结构,其角度控制难以同时进行,单独的角度控制,容易出现双针的针织区域偏移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来双针出左右针控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双针的控制结构,其角度控制难以同时进行,单独的角度控制,容易出现双针的针织区域偏移的问题,而提出的双针出左右针控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包括安装在出针工位上的壳罩;
[0006]所述壳罩呈矩形环状结构;
[0007]所述壳罩内设置有针套,所述针套竖向设置且并排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针套上开设有供织针竖向安装的针孔,一对所述针套相向一侧设置有相互铰接的耳板,耳板的铰接轴安装在壳罩内壁上;
[0008]一对所述针套相向的一侧均固定有调节板,两块所述调节板相向的一面均为圆弧端面,且所述调节板的圆弧端面上开设有齿槽,一对所述调节板之间竖向穿设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齿槽啮合,且所述调节丝杆与齿槽的啮合处与耳板的铰接处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壳罩顶部居中处水平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有能够驱动调节丝杆旋转的第一调节螺钉。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的两侧靠近圆弧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凸出调节板的边侧。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针孔内竖直设置有抵板,所述针套的一面固定穿设有
第一圈座,所述第一圈座上螺纹穿设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与抵板转动连接。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抵板与针孔内部远离第一圈座的一面上均竖向开设有定位槽。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内与抵板以及针孔相向的一面上均粘接有防护垫。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横板上固定穿设有供第一调节螺钉转动安装的第二圈座,所述调节丝杆顶端设置有驱动片,所述驱动片与第一调节螺钉套接配合。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罩朝向第一圈座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槽孔,调节槽孔与第一圈座对齐,且所述调节槽孔为半圆环状结构。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针套一面的底部水平固定有支杆,所述壳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支杆穿过的滑槽,所述滑槽呈圆环状结构,所述支杆穿过滑槽并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外周壁上固定有指针,所述壳罩的外壁上设置有能够测量角度的刻度板,所述刻度板与滑槽同圆心设置,所述指针抵接在刻度板上。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与支杆螺栓连接,所述支杆远离端板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片,连接片与针套螺栓连接。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横板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壳罩内壁抵接,所述壳罩侧壁上穿设有与凸块螺纹插接的固定螺钉。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9]该双针出左右针控制,通过针孔内设置的抵板,以及第一圈座与第二螺钉的螺纹配合,当用于针织的两根织针竖向分别穿过一对针套上的针孔后,只需拧动第二螺钉推动抵板将织针夹持固定,即可实现双织针的安装固定,此时该双织针即可通过电脑横机驱动用于针织作业,该结构整体简单,利用壳罩侧壁上开设的调节槽孔即可拧动第二螺钉实现对织针的固定,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0020]该双针出左右针控制,通过在抵板与针孔内壁上均开设定位槽,使得针孔内可供片状以及圆状结构的织针安装固定,能够满足不同的针织需求。
[0021]该双针出左右针控制,通过在一对针套之间设置调节丝杆与齿槽啮合,并且一对针套之间通过耳板铰接,进而只需拧动第一调节螺钉驱动调节丝杆旋转,便能够驱动调节板带动一对针套旋转,使一对针套发生角度倾斜,包括相向一侧的角度倾斜以及反向角度倾斜,利用针套的角度倾斜调整,即可达到对安装在针套上的两根织针角度调整的目的,从而满足不同角度的针织需求,且由于调节丝杆驱动一对调节板带动一对针套同步发生角度倾斜,进而实现了双针的同步角度调整,使得针织角度调整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避免了双针的针织区域偏移的问题。
[0022]该双针出左右针控制,通过在针套的一侧设置支杆,壳罩的外壁上设置刻度板,在一对针套旋转对双针角度调整过程中,支杆将沿滑槽滑动,支杆端部端板上的指针则在刻度板上同步移动,能够直观的判断双针所调整的角度大小,从而方便双织针的角度调节操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抵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壳罩;2、针套;3、横板;4、第一调节螺钉;5、安装片;6、安装孔;7、调节槽孔;8、滑槽;9、刻度板;10、调节丝杆;11、驱动片;12、支杆;13、调节板;14、齿槽;15、挡片;16、耳板;17、第一圈座;18、第二螺钉;19、针孔;20、抵板;21、第二圈座;22、凸块;23、固定螺钉;24、定位槽;25、防护垫;26、端板;27、指针;28、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0031]参照图1

图6,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包括安装在出针工位上的壳罩1,具体的,壳罩1的两端壁上均竖直设置有安装片5,安装片5上开设有安装孔6,通过安装片5和安装孔6即可将壳罩1安装在电脑横机的出针工位上,其中安装孔6采用长条状结构,以便于根据实际安装工位进行调整。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壳罩1呈矩形环状结构,壳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包括安装在出针工位上的壳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1)呈矩形环状结构;所述壳罩(1)内设置有针套(2),所述针套(2)竖向设置且并排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针套(2)上开设有供织针竖向安装的针孔(19),一对所述针套(2)相向一侧设置有相互铰接的耳板(16),耳板(16)的铰接轴安装在壳罩(1)内壁上;一对所述针套(2)相向的一侧均固定有调节板(13),两块所述调节板(13)相向的一面均为圆弧端面,且所述调节板(13)的圆弧端面上开设有齿槽(14),一对所述调节板(13)之间竖向穿设有调节丝杆(10),所述调节丝杆(10)与齿槽(14)啮合,且所述调节丝杆(10)与齿槽(14)的啮合处与耳板(16)的铰接处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壳罩(1)顶部居中处水平固定有横板(3),所述横板(3)上设置有能够驱动调节丝杆(10)旋转的第一调节螺钉(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13)的两侧靠近圆弧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挡片(15),所述挡片(15)凸出调节板(13)的边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19)内竖直设置有抵板(20),所述针套(2)的一面固定穿设有第一圈座(17),所述第一圈座(17)上螺纹穿设有第二螺钉(18),所述第二螺钉(18)与抵板(20)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针出左右针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板(20)与针孔(19)内部远离第一圈座(17)的一面上均竖向开设有定位槽(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出左右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陈锋李俊谢雨丰钱伟强邱国斌蒋黎卿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桐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