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943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属于矿山动力灾害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施工的大直径卸压钻孔的变形方式,辅助微震、围岩变形量等措施,判断冲击力源,进而选择合理的卸压措施;避免因错误判断冲击力源或卸压方式不合理造成冲击地压灾害。同时,该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卸压措施,节省非必要劳动力,并用于针对性的卸压措施施工。且该方法在案例应用中成功判定了冲击力源,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动力灾害防治
,特别涉及一种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矿井开采强度和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已成为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灾害之一。冲击地压机理杂,影响因素多,在冲击地压防治实践中经常要采取多种卸压措施消除冲击危险。在现场实践中,时有发生已采取过多种卸压方式的情况下依然发生冲击地压的案例,通常是因为错误判断冲击力源或卸压方式不合理造成的冲击地压灾害。因而,正确判别冲击力源类型,选择合理的冲击地压卸压方式是防治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重要前提。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在煤层施工的预卸压大直径钻孔变形方式,判别冲击力源类型,进而能够有效指导解危措施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矿井错误判断冲击力源或卸压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供一种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07]S1:在煤层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
[0008]S2:对煤体破裂诱发的卸压孔变形量进行统计,根据大直径卸压钻孔变形量,按照不同来压方式卸压钻孔变形特征来确定冲击力源;
[0009]S3:收集卸压钻孔变形期间其他动力现象作为辅助验证手段,验证冲击力源的产生方向;
[0010]S4:通过确定的冲击力源,选择合适的卸压方式,降低煤层冲击危险性。
[0011]该方法选取工作面开采无扰动阶段作为卸压钻孔施工及监测统计时段,避免井下工程施工对卸压钻孔变形量产生影响。
[0012]其中,无扰动阶段为:距离掘进工作面直线距离150m之外;距离回采工作面直线距离350m之外;若在掘进工作面或回采工作面扰动距离影响范围内,则需要停产至少三天,待围岩运动稳定后再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检验冲击力源。
[0013]其中,S1中卸压钻孔布置方式按照GB/T 25217.10

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中第10部分确定。
[0014]S2中煤体破裂诱发的卸压孔变形量统计包括:施工卸压钻孔过程中钻进速度、钻孔变形时间、钻孔变形位置、钻孔变形量、钻孔变形方式;钻进速度慢、钻孔变形时间短、钻孔变形量大、钻孔变形方式为突然塌孔说明煤体应力水平高,需及时采取卸压措施;钻孔变
形位置用来确定高应力集中位置。其中,钻进速度慢、钻孔变形时间短、钻孔变形量大是相对于无采动影响和地质构造影响区域的钻孔钻进速度、钻孔变形时间、钻孔变形量而言。
[0015]S2中不同来压方式卸压钻孔变形特征分为三类:
[0016]顶板型来压钻孔变形特征,钻孔变形位置为卸压钻孔中上部;
[0017]底板型来压钻孔变形特征,钻孔变形位置为卸压钻孔中下部;
[0018]构造来压型钻孔变形特征,钻孔变形位置为卸压钻孔四周同时向孔中心挤压。
[0019]S3中其他动力现象包括微震数据、巷道围岩位移数据、支架阻力数据、煤体应力数据。
[0020]S3中验证冲击力源具体为:
[0021]a、顶板型来压钻孔变形特征验证:卸压钻孔以上煤层及顶板发生微震事件较底板多、支架阻力上升、煤体应力上升、巷道顶板下沉量增加、两帮变形量增加;
[0022]b、底板型来压钻孔变形特征验证:卸压钻孔以下煤层及底板发生微震事件较顶板多、支架阻力上升、煤体应力上升、巷道底鼓量增加、两帮变形量增加;
[0023]c、构造来压型来压钻孔变形特征验证:四周煤岩体发生微震事件整体性增加、支架阻力上升、煤体应力上升、巷道围岩四周移近量增加。
[0024]S4中通过冲击力源,选择合适的卸压方式,具体为:
[0025]顶板型来压冲击力源采取断顶措施;
[0026]底板型来压冲击力源采取断底措施;
[0027]构造型来压冲击力源对构造区域采取爆破措施,消除区域应力集中;
[0028]在上述三种卸压方式的基础上,在煤层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使应力集中位置整体向深部转移,降低浅部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30]上述方案中,能够通过卸压钻孔变形方式辅以验证手段,判断冲击力源的来源,进而选择合理的卸压方式。避免因错误判断冲击力源或卸压方式不合理造成冲击地压灾害。同时,该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卸压措施,节省非必要劳动力,并用于针对性的卸压措施施工。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椭圆形断裂构造区域应用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大直径卸压钻孔检验冲击力源布置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来压方式卸压钻孔变形特征示意图,其中,(a)为顶板型来压类型,(b)为底板型来压类型,(c)为构造型来压类型。
[0035]其中:1—工作面一;2—工作面二;3—工作面三;4—工作面四;5—大型椭圆形断裂构造;6—隔离煤柱;7—大直径卸压钻孔;8—顶板型来压钻孔变形方式;9—顶板型来压类型;10—底板型来压钻孔变形方式;11—底板型来压类型;12—构造型来压钻孔变形方
式;13—构造型来压类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
[0038]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39]S1:在煤层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
[0040]S2:对煤体破裂诱发的卸压孔变形量进行统计,根据大直径卸压钻孔变形量,按照不同来压方式卸压钻孔变形特征来确定冲击力源;
[0041]S3:收集卸压钻孔变形期间其他动力现象作为辅助验证手段,验证冲击力源的产生方向;
[0042]S4:通过确定的冲击力源,选择合适的卸压方式,降低煤层冲击危险性。
[0043]该方法选取工作面开采无(小)扰动阶段作为卸压钻孔施工及监测统计时段,避免井下工程施工对卸压钻孔变形量产生影响。
[0044]所述无(小)扰动阶段为:距离掘进工作面直线距离150m之外;距离回采工作面直线距离350m之外;若在掘进工作面或回采工作面扰动距离影响范围内,则需要停产至少三天,待围岩运动稳定后再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检验冲击力源。在无(小)扰动阶段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井下施工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004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在煤层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S2:对煤体破裂诱发的卸压孔变形量进行统计,根据大直径卸压钻孔变形量,按照不同来压方式卸压钻孔变形特征来确定冲击力源;S3:收集卸压钻孔变形期间其他动力现象作为辅助验证手段,验证冲击力源的产生方向;S4:通过确定的冲击力源,选择合适的卸压方式,降低煤层冲击危险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卸压钻孔布置方式按照GB/T 25217.10

2019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中第10部分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选取工作面开采无扰动阶段作为卸压钻孔施工及监测统计时段,避免井下工程施工对卸压钻孔变形量产生影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扰动阶段为:距离掘进工作面直线距离150m之外;距离回采工作面直线距离350m之外;若在掘进工作面或回采工作面扰动距离影响范围内,则需要停产至少三天,待围岩运动稳定后再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检验冲击力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煤体破裂诱发的卸压孔变形量统计包括:施工卸压钻孔过程中钻进速度、钻孔变形时间、钻孔变形位置、钻孔变形量、钻孔变形方式;钻进速度慢、钻孔变形时间短、钻孔变形量大、钻孔变形方式为突然塌孔说明煤体应力水平高,需及时采取卸压措施;钻孔变形位置用来确定高应力集中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卸压钻孔变形方式选择卸压措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文董续凯白俊杰贾乐乐张杨吴少康
申请(专利权)人: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