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36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第一缓冲组件、第一水平板、弧形板、第二缓冲组件、第一竖板、弹性杆、第三缓冲组件和滑杆,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管廊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弹性杆设置在所述管廊主体的侧面,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管廊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一竖板用于均匀分散地面载荷或地震等对所述管廊主体的冲击,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所述弹性杆、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和所述滑杆通过形变或位移削弱所述管廊主体受到的冲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削弱地面载荷和地震对所述管廊主体的冲击,维持所述地下管廊的结构稳定,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廊
,尤其是涉及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设置在其中,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0003]目前的地下管廊绝大部分采用浅埋式地下结构,由于埋深较小,其顶部受到车辆荷载、爆炸荷载、机械荷载等后非常容易受损。此外,在发生地震时,管廊会在地震纵波和横波中随周围土体一起运动,由于不同土层的变形能力不同,管廊受力不均会出现弯曲变形、产生裂缝甚至坍塌等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时,安装在管廊里面的管道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丧失城市运转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所述管廊主体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远离所述管廊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设有多个弧形板,各所述弧形板的两个端部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
[0006]所述管廊主体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二缓冲组件,相邻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通过交叉设置的弹性杆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远离所述管廊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管廊主体底部并锚固;
[0007]所述管廊主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三缓冲组件,所述第三缓冲组件中设有多个竖直的滑杆,所述滑杆可沿水平方向移动。
[0008]具体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管廊主体,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板。
[0009]具体的,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管廊主体之间设有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的端部向上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填充减震泡沫。
[0010]具体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垫板、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垫板,所述第二垫板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管廊主体,所述第三垫板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板,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中的所述第二垫板和所述第三垫板。
[0011]具体的,所述第三垫板上设有U形导槽,所述U形导槽的开口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弹性杆的一个端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U形导槽中。
[0012]具体的,所述弹性杆穿设在所述U形导槽中的端部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中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连接所述U形导槽。
[0013]具体的,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垫板、第三弹性件和第五垫板,所述第四垫板与所述管廊主体通过限高块连接,所述第四垫板和所述第五垫板上对应设有多个十字形通孔,所述滑杆贯穿所述十字形通孔且端部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滑杆的顶部低于所述限高块的顶部。
[0014]具体的,所述滑杆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十字形通孔内部。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所述管廊主体顶部的所述弧形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可使上方土层传来的地面载荷均匀地分散,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减震泡沫通过形变削弱地面载荷对所述管廊主体顶部的冲击,防止其受力过大或受力不均导致严重形变或开裂,延长所述地下管廊的使用寿命。
[0017]2、所述管廊主体侧面的所述第一竖板可均匀分散地震中运动的土体对所述管廊主体产生的横向冲击,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和所述弹性杆通过形变和位移削弱该横向冲击,以保护所述管廊主体的侧壁。
[0018]3.所述管廊主体底部的所述第三缓冲组件通过形变削弱地震中运动的土体对所述管廊主体底部的纵向冲击,以保护所述管廊主体的底部,所述滑杆通过沿水平方向的位移来减小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内部的应力集中现象,以维持保护所述第三缓冲组件的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组件的结构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缓冲组件的结构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弹性杆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缓冲组件的结构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6中BB'方向剖视图。
[0026]图中:
[0027]100、管廊主体;
[0028]210、第一缓冲组件;211、连接块;212、第一弹性件;213、第一垫板;220、第一水平板;230、第二水平板;240、减震泡沫;250、弧形板;
[0029]310、第二缓冲组件;311、第二垫板;312、第二弹性件;313、第三垫板;320、第一竖板;330、弹性杆;331、条形通孔;340、U形导槽;350、限位杆;
[0030]410、第三缓冲组件;411、第四垫板;412、第三弹性件;413、第五垫板;414、限高块;415、十字形通孔;420、滑杆;430、螺母;440、轴承;450、轴承滑道;460、安装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
[0032]参考附图1,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100、第一缓冲组件210、第一水平板220、弧形板250、第二缓冲组件310、第一竖板320、弹性杆330、第三缓冲组件410和滑杆420。
[0033]管廊主体100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缓冲组件210,第一缓冲组件210远离管廊主体100的一端设有第一水平板220,第一缓冲组件210和第一水平板220之间设有多个弧形板250,各弧形板250的两个端部连接不同的第一缓冲组件210。第一水平板220和弧形板250可将上方土层传来的地面载荷均匀地分散,同时将其传递给各个第一缓冲组件210,在第一水平板220、弧形板250和第一缓冲组件210的配合作用下,削弱地面载荷对管廊主体100顶部的冲击,防止其受力过大或受力不均导致严重形变或开裂。
[0034]参考附图2,第一缓冲组件210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块211、第一弹性件212和第一垫板213,第一垫板213远离第一弹性件212的一端连接管廊主体100,连接块211远离第一弹性件212的一端连接弧形板250。实施时,弧形板250与连接块211焊接,第一弹性件212的两端与连接块211和第一垫板213焊接,焊接可以防止受力时脱滑错位,且更适于弧形板250和第一弹性件212的形状;为了进一步稳定部件之间的连接,还可在连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包括管廊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远离所述管廊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一水平板之间设有多个弧形板,各所述弧形板的两个端部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管廊主体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二缓冲组件,相邻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通过交叉设置的弹性杆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远离所述管廊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管廊主体底部并锚固;所述管廊主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三缓冲组件,所述第三缓冲组件中设有多个竖直的滑杆,所述滑杆可沿水平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管廊主体,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管廊主体之间设有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的端部向上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填充减震泡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减震抗震的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汪吉青李文坚王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