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12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设置于井道内,包括若干块沿井道高度方向布置的井道隔板,井道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轿厢,井道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背包架,轿厢与背包架固定连接,井道隔板固定连接有隔板固定装置,隔板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对重组件,对重组件固定于井道;井道上方设置有曳引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背包式电梯的结构设置容易引起隔板晃动,且不利用维修的问题,打破常规隔板形成的封闭空间小的局限性,提高井道空间利用率,且能够确保井道隔板整体稳定性,便于更换以及维修。便于更换以及维修。便于更换以及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结构布置
,尤其是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针对于悬吊点在轿厢水平投影外的背包架上的背包式电梯,将载人的轿厢或平台布置在井道的一侧,即轿厢侧,将其余绝大多数部件背包架及井道部件布置在井道的另一侧,即背包侧,该类型的电梯,通常的特征是轿厢、背包架、连接板与背包侧部件在水平投影面内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隔板的水平截面被布置在封闭空间内,当井道高度较高时,通常大于10米,如何在整个井道高度能有效固定隔板,防止其晃动与轿厢刮碰是现有该类产品的技术难点之一;同时在封闭的空间内不利于维修。目前产品主要采用两种固定方式,一种是分别固定隔板的顶部与底部,并通过一定的张紧方式将隔板张紧,减小其晃动。一种是在隔板的两侧设置固定连接件,将两侧的固定连接件上下涨紧,减小两侧连接件的水平晃动从而限制隔板晃动。但是以上两种方式都只能减小隔板的晃动,不能完全消除隔板的晃动。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通过背包架的悬吊布置及井道隔板的固定方式创新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0003]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背包架式结构电梯”,其公开号为CN203715031U,提公开了一种背包架式结构电梯,但是公开号为CN203715031U结构简单,且同样不能解决上述存在的晃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背包式电梯的结构设置容易引起隔板晃动,且不利用维修的问题,提出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打破常规隔板形成的封闭空间小的局限性,提高井道空间利用率,且能够确保井道隔板整体稳定性,便于更换以及维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设置于井道内,包括若干块沿井道高度方向布置的井道隔板,所述井道隔板的一侧设置有轿厢,所述井道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背包架,所述轿厢与背包架固定连接,所述井道隔板固定连接有隔板固定装置,所述隔板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对重组件,所述对重组件固定于井道;所述井道上方设置有曳引机。
[0006]本专利技术的布置结构,两侧立梁跨开式布置,中间腾出井道隔板、立柱及固定支架空间,打破常规隔板运行封闭空间小的局限性,部件更加紧凑,井道空间率更高;对于井道隔板的设置,其在沿着井道高度方向上布置有若干块,且每块井道隔板均可以被独立安装和拆卸;通过隔板固定装置来约束井道隔板在水平方向的晃动以及辅助承受井道隔板在垂直方向的自重;保证井道隔板整体不晃动,提高稳定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背包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轿厢悬挂轮,所述曳引机固定有曳引机底座,所述曳引机底座的两端均固定有悬挂绳索。
[0008]本专利技术中,曳引机设置在曳引机底座上,曳引机底座设置在井道上方。
[0009]作为优选,所述对重组件包括对重导轨以及对重,所述对重导轨固定连接有对重导轨支架,所述对重导轨支架固定连接于井道的侧壁,所述对重连接有对重轮。
[0010]本专利技术中,对重组件中的对重导轨设置在对重导轨支架的内部两侧,两者对称设置,对重和对重轮沿着对重导轨在井道高度方向运行。
[0011]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固定装置包括横档,所述横档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有直立柱,所述直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井道底部以及曳引机底座固定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中,隔板固定装置中的直立柱贯穿整个井道高度方向,通过直立柱来辅助承受每块井道隔板的自重;固定支架与直立柱通过螺栓固定,横档与固定支架两侧的螺栓固定。
[0013]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固定装置通过横档与井道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固定装置通过固定支架与对重导轨支架固定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中,横档的长度能够与井道隔板的宽度相适应,在通过横档固定井道隔板后,又通过固定支架来约束井道隔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晃动。
[0015]作为优选,所述悬挂绳索的一端固定于曳引机底座,所述悬挂绳索的另一端向下绕过对重轮,再向上绕过曳引机,之后向下绕过轿厢悬挂轮,最后向上与曳引机底座固定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中,悬挂绳索包括第一悬挂绳索以及第二悬挂绳索,悬挂绳索通过对重轮、曳引机以及轿厢悬挂轮进行绕线,悬挂绳索的两端分别与曳引机底座固定。
[0017]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左轿厢悬挂轮,所述右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右轿厢悬挂轮,所述对重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对重轮和右对重轮。
[0018]本专利技术中,左立柱、右立柱,左轿厢悬挂轮、右轿厢悬挂轮,左对重轮、右对重轮均关于轿厢中心线对称,轿厢中心线为关于轿厢沿着井道隔板方向设置的轿厢中心线,保证整个结构的平稳运行。
[0019]作为优选,所述轿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轿厢通过连接板与背包架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的一侧设置有轿厢导轨,所述轿厢通过轿厢导轨沿井道高度方向运动。
[002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连接板将轿厢以及背包架两者固定,且三者均沿着井道高度方向运行。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打破常规隔板形成的封闭空间小的局限性,提高井道空间利用率,且能够确保井道隔板整体稳定性,便于更换以及维修;2、本专利技术中,两侧立梁跨开式布置,中间腾出井道隔板、立柱及固定支架空间,打破常规隔板运行封闭空间小的局限性,部件更加紧凑,井道空间率更高;3、每块井道隔板单独刚性连接,确保井道隔板整体不晃动,且拆装方便,利于更换以及修护。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背包架的悬吊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隔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隔板固定装置与井道隔板的空间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井道隔板的空间布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井道隔板的侧面固定细节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井道2、井道隔板3、轿厢4、背包架5、隔板固定装置6、曳引机7、连接板8、轿厢导轨9、对重导轨10、对重导轨支架11、对重12、左对重轮13、右对重轮14、第一悬挂绳索15、第二悬挂绳索16、曳引机底座17、轿厢中心线40、左立柱41、右立柱42、左轿厢悬挂轮43、右轿厢悬挂轮51、横档52、直立柱53、固定支架61、左曳引轮62、右曳引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参考图1至图7,该结构设于井道1内部,包括有多块井道隔板2,井道隔板2沿着井道1的高度方向进行布置,在井道隔板2的一侧设置有轿厢3,在井道隔板2的另一侧设置有背包架4,对于轿厢3和背包架4,两者固定连接;井道隔板2与隔板固定装置5固定连接,隔板固定装置5与对重组件固定连接,对重组件固定于井道1;井道1上方设置有曳引机6。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块井道隔板2,其具体的分布可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设置于井道(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沿井道(1)高度方向布置的井道隔板(2),所述井道隔板(2)的一侧设置有轿厢(3),所述井道隔板(2)的另一侧设置有背包架(4),所述轿厢(3)与背包架(4)固定连接,所述井道隔板(2)固定连接有隔板固定装置(5),所述隔板固定装置(5)固定连接有对重组件,所述对重组件固定于井道(1);所述井道(1)上方设置有曳引机(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架(4)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轿厢悬挂轮,所述曳引机(6)固定有曳引机底座(16),所述曳引机底座(16)的两端均固定有悬挂绳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组件包括对重导轨(9)以及对重(11),所述对重导轨(9)固定连接有对重导轨支架(10),所述对重导轨支架(10)固定连接于井道(1)的侧壁,所述对重(11)连接有对重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包梯的悬挂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固定装置(5)包括横档(51),所述横档(51)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53),所述固定支架(53)固定连接有直立柱(5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周小刚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