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11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加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包括固定框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固定框的下方,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底面开设有四个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四个连接杆移动会带动四个梯形推动件进行移动,此时四个梯形推动件会同时对梯形接触件施加通,使得四个夹持板均向滑槽的内侧靠近移动,使得四个夹持板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小,直至将金属制品固定住,该装夹设备通过四个夹持板同时对金属制品施加作用力,使得对金属制品更加稳定,使得对金属制品搬运过程中较为稳定,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该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加紧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制品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装夹设备对金属制品的各个部件进行搬运处理,装夹设备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节约人力成本。
[0003]目前,市场上的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金属制品固定不够稳定,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包括固定框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固定框的下方,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底面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呈圆周等距分布,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有加紧结构,所述加紧结构包括梯形接触件、夹持板和梯形推动件,所述梯形接触件、夹持板和梯形推动件的数量均为四个,每个所述梯形接触件的侧表面分别与每个所述梯形推动件的表面贴合,四个所述梯形接触件、四个所述夹持板和四个所述梯形推动件均呈圆周等距分布,四个所述夹持板均活动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固定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圆块和螺纹杆。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夹持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每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每个所述滑槽均为矩形设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夹持板的端部均固定那幢有圆杆,每个所述圆杆分别活动贯穿固定框的端部,每个所述圆杆分别与每个所述梯形接触件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圆杆上均活动套接有弹簧,每个所述梯形接触件分别通过弹簧与固定框的外侧端部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圆块设置在固定框与底板之间,所述连接圆块的侧端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呈圆周等距分布,每个所述梯形推动件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连接块与固定框之间,所述螺纹杆贯穿连接圆块,并与连接圆块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上固定套接有转块。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均与固定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每
个所述限位杆分别活动贯穿连接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分别与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面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启动电机使得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会带动连接圆块进行竖直方向移动,通过连接圆块的移动会带动四个连接杆进行移动,通过四个连接杆移动会带动四个梯形推动件进行移动,此时四个梯形推动件会同时对梯形接触件施加通,使得四个夹持板均向滑槽的内侧靠近移动,使得四个夹持板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小,直至将金属制品固定住,该装夹设备通过四个夹持板同时对金属制品施加作用力,使得对金属制品更加稳定,使得对金属制品搬运过程中较为稳定,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该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的实用性。
[0014]2、使用者也可采用手动扭动转块使四个夹持板对金属制品进行夹持,通过夹持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对夹持板移动起到了限位作用,通过限位杆活动贯穿连接杆,对梯形推动件移动起到了限位作用,使得四个夹持板能够稳定的与梯形接触件接触,使得四个夹持板移动更加稳定,保证了该加紧结构的稳定运行,结构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梯形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圆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梯形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固定框;11、容纳腔;12、滑槽;13、连接块;2、底板;21、固定杆;22、限位杆;3、梯形接触件;4、夹持板;41、限位滑块;42、圆杆;43、弹簧;5、梯形推动件;6、连接圆块;61、连接杆;7、螺纹杆;71、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包括固定框1和底板2,底板2设置在固定框1的下方,固定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的内壁底面开设有四个滑槽12,四个滑槽12呈圆周等距分布,固定框1内设置有加紧结构,加紧结构包括梯形接触件3、夹持板4和梯形推动件5,梯形接触件3、夹持板4和梯形推动件5的数量均为四个,每个梯形接触件3的侧表面分别与每个梯形推动件5的表面贴合,四个梯形接触件3、四个夹持板4和四个梯形推动件5均呈圆周等距分布,四个夹持板4均活动设置在容纳腔11内,固定框1与底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连接圆块6和螺纹杆7,每个夹持板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41,每个限位滑块41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12内,每个滑槽
12均为矩形设计,每个夹持板4的端部均固定那幢有圆杆42,每个圆杆42分别活动贯穿固定框1的端部,每个圆杆42分别与每个梯形接触件3固定连接,每个圆杆42上均活动套接有弹簧43,每个梯形接触件3分别通过弹簧43与固定框1的外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圆块6设置在固定框1与底板2之间,连接圆块6的侧端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杆61,四个连接杆61呈圆周等距分布,每个梯形推动件5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杆61的上端,固定框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3,螺纹杆7转动安装在连接块13与固定框1之间,螺纹杆7贯穿连接圆块6,并与连接圆块6螺纹连接,底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将金属制品放置在容纳腔11内,并置于四个夹持板4之间,启动电机使得螺纹杆7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7的转动会带动连接圆块6进行竖直方向移动,通过连接圆块6的移动会带动四个连接杆61进行移动,通过四个连接杆61移动会带动四个梯形推动件5进行移动,此时四个梯形推动件5会同时对梯形接触件3施加通,使得四个夹持板4均向滑槽12的内侧靠近移动,使得四个夹持板4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小,直至将金属制品固定住,该装夹设备通过四个夹持板4同时对金属制品施加作用力,使得对金属制品更加稳定,使得对金属制品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包括固定框(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设置在固定框(1)的下方,所述固定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的内壁底面开设有四个滑槽(12),四个所述滑槽(12)呈圆周等距分布,所述固定框(1)内设置有加紧结构,所述加紧结构包括梯形接触件(3)、夹持板(4)和梯形推动件(5),所述梯形接触件(3)、夹持板(4)和梯形推动件(5)的数量均为四个,每个所述梯形接触件(3)的侧表面分别与每个所述梯形推动件(5)的表面贴合,四个所述梯形接触件(3)、四个所述夹持板(4)和四个所述梯形推动件(5)均呈圆周等距分布,四个所述夹持板(4)均活动设置在容纳腔(11)内,所述固定框(1)与底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圆块(6)和螺纹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板(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41),每个所述限位滑块(41)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12)内,每个所述滑槽(12)均为矩形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自动化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板(4)的端部均固定那幢有圆杆(42),每个所述圆杆(42)分别活动贯穿固定框(1)的端部,每个所述圆杆(42)分别与每个所述梯形接触件(3)固定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全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