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890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桩位图确定桩位,并进行桩位放线;加工钢绞线杆体;在所述桩位的位置旋挖成孔;在所述成孔内设置空心支架;向所述空心支架中灌注混凝土,形成抗浮锚桩体;将所述钢绞线杆体插入所述抗浮锚桩体内,安装并校正对中锚盘;根据所述对中锚盘的位置在所述抗浮锚桩体内安装锁定钢管;拆除所述对中锚盘、所述空心支架;对所述抗浮锚桩体的桩头进行剔凿并进行桩顶锁定,形成锁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锁定装置可作为防水环,有效提高防水质量,可以解决现有的抗浮锚杆桩存在渗漏隐患的问题。渗漏隐患的问题。渗漏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地上空间越来越少,地下停车位需要的越来越多,建筑物地下室越来越深。地下室加深导致建筑物的抗浮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钢结构建筑,使建筑物本身的荷载逐渐降低,无法靠自身重量与浮力相平衡的要求,结构设计时就要采用相应的抗浮措施,目前行业内抗浮设计主要为抗浮锚杆、抗拔桩和后压浆抗拔桩等。
[0003]公开号为CN11463541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210345484.8)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桩后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抗浮锚杆桩位置埋设外侧钢护筒;施工地下室底部结构;在外侧钢护筒内施工抗浮锚杆桩;浇筑外侧钢护筒内部空腔,封堵抗浮锚杆桩;该专利技术调整了施工工序,先施工地下底部结构后施工抗浮锚杆桩,保证了关键工作的推进,解决场区内抗浮锚杆桩成桩缓慢带来的后续施工进度滞后的问题,加快了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
[0004]上述专利技术在封堵抗浮锚杆桩后,未设置有防水措施,存在渗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抗浮锚杆桩存在渗漏隐患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0:根据桩位图确定桩位,并进行桩位放线;/>[0009]S20:加工钢绞线杆体;
[0010]S30:在所述桩位的位置旋挖成孔;
[0011]S40:在所述成孔内设置空心支架;
[0012]S50:向所述空心支架中灌注混凝土,形成抗浮锚桩体;
[0013]S60:将所述钢绞线杆体插入所述抗浮锚桩体内,安装并校正对中锚盘;
[0014]S70:根据所述对中锚盘的位置在所述抗浮锚桩体内安装锁定钢管;
[0015]S80:拆除所述对中锚盘、所述空心支架;
[0016]S90:对所述抗浮锚桩体的桩头进行剔凿并进行桩顶锁定,形成锁定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设置由抗浮锚桩体、钢绞线杆体和承载体组合的复合体、锁定装置三部分组成的混凝土抗浮锚杆桩,可有效提高单位接触面积的抗拔承载力;且锁定装置可作为防水环,有效提高防水质量;通过采用预应力钢绞线线束增加桩体的抗拔承载力,减小了桩长,节约了混凝土工程量,具有桩径小,桩长短,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节约造价的特点。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还可以做如
下改进:
[0019]其中,所述S20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0](1)根据钢绞线的加工长度,采用砂轮切断机截取所述钢绞线;
[0021](2)取出所述钢绞线端部80mm长的保护套,对所述钢绞线端部进行打磨并清理干净;
[0022](3)在所述钢绞线的一端安装挤压头;
[0023](4)在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组装承载体,形成钢绞线杆体。
[0024]其中,所述S30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5](1)将场地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平整、夯实;
[0026](2)将旋挖钻机机架摆至平直,机座垫稳,履带下铺垫两块过街钢板;
[0027](3)使用旋挖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
[0028](4)清除孔底虚土并测量桩位、孔径、孔深、垂直度指标。
[0029]其中,所述S40的具体步骤包括:
[0030](1)利用连接套管将所述空心支架的钢构件依次连接,成为整体的所述空心支架;
[0031](2)将连接好的所述空心支架安装到所述成孔内;
[0032](4)使用研磨装置将橡胶粉研磨成型并与混凝土拌制均匀,形成橡胶混凝土;
[0033](3)通过注浆孔向所述空心支架内灌注所述橡胶混凝土,直至所述橡胶混凝土充满每一节所述钢构件;
[0034](4)使用木塞封堵所述注浆孔和排气孔。
[0035]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空心支架,在具备高强的支护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震、让压变形和承受动力荷载的能力,减少了支架刚性过大时发生脆断的可能性。
[0036]其中,所述步骤S40中使用到的空心支架包括:钢构件、橡胶混凝土和连接所述钢构件的连接套,所述空心支架上开设有排气孔和注浆孔;其中,所述钢构件包括外支架钢构件和内支架钢构件,所述外支架钢构件和所述内支架钢构件通过一或多个定位钢筋连接;所述橡胶混凝土置于所述钢构件的外支架钢构件和内支架钢构件之间。
[0037]其中,所述S60的具体步骤包括:
[0038](1)将所述承载体的导向杆穿入振锤导管;
[0039](2)将所述承载体的锥尖对准桩位中心,使所述承载体与所述振锤导管一起插入所述抗浮锚桩体内;
[0040](3)将所述承载体下放到位后,开动振锤,提升所述振锤导管;
[0041](4)在所述抗浮锚桩体顶部安装并校正所述对中锚盘。
[0042]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混凝土为含有橡胶粉的橡胶混凝土,是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为基材,均匀掺入各种非连续的橡胶粉而形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所述橡胶粉粒径为16目到300目,所述橡胶混凝土当中的橡胶粉重量所占比例为0.1%~20%。
[0043]进一步的,所述在抗浮锚桩体顶部安装并校正对所述中锚盘的步骤具体为:根据设计图纸的桩顶标高,反算出所述锁定钢管顶部定位钢筋的标高,将所述对中锚盘的顶标高调整至此标高并用钢筋固定,然后再次校正使所述对中锚盘顶面水平。
[0044]进一步的,所述在钢绞线一端安装挤压头的步骤具体为:
[0045]将挤压弹簧并紧,慢慢地旋入所述钢绞线端部,同时旋紧,紧紧地裹在所述钢绞线上;再把带有所述挤压弹簧的所述钢绞线穿过挤压模孔;在所述挤压弹簧外再套上挤压套,并使所述钢绞线全部穿进所述挤压套内,其一端抵在顶杆凹槽内;开动油泵,挤压机活塞伸出所述压挤套,通过挤压模使所述挤压套嵌套在所述钢绞线上。
[0046]其中,所述对所述抗浮锚桩体的桩头进行剔凿并进行桩顶锁定的步骤具体为:用风镐将混凝土剥除,清理干净露出所述锁定钢管;然后用高强灌浆料将所述锁定钢管内填充满;切除所述锁定钢管顶部的标高定位钢筋;在所述锁定钢管的侧壁以及四周设置防水层,并在所述锁定钢管与所述防水层之间的缝隙中填入聚硫嵌缝膏,形成防水环;将锚盘穿过所述钢绞线杆体顶部的钢绞线并置于所述锁定钢管顶部;最后套入孔数与所述钢绞线的数量对应的标准锚具,形成所述锁定装置。
[004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由抗浮锚桩体、钢绞线杆体和承载体组合的复合体、锁定装置三部分组成的混凝土抗浮锚杆桩,可有效提高单位接触面积的抗拔承载力;且锁定装置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根据桩位图确定桩位,并进行桩位放线;S20:加工钢绞线杆体;S30:在所述桩位的位置旋挖成孔;S40:在所述成孔内设置空心支架;S50:向所述空心支架中灌注混凝土,形成抗浮锚桩体;S60:将所述钢绞线杆体插入所述抗浮锚桩体内,安装并校正对中锚盘;S70:根据所述对中锚盘的位置在所述抗浮锚桩体内安装锁定钢管;S80:拆除所述对中锚盘、所述空心支架;S90:对所述抗浮锚桩体的桩头进行剔凿并进行桩顶锁定,形成锁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的具体步骤包括:(1)根据钢绞线的加工长度,采用砂轮切断机截取所述钢绞线;(2)取出所述钢绞线端部80mm长的保护套,对所述钢绞线端部进行打磨并清理干净;(3)在所述钢绞线的一端安装挤压头;(4)在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组装承载体,形成所述钢绞线杆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的具体步骤包括:(1)将场地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平整、夯实;(2)将旋挖钻机机架摆至平直,机座垫稳,履带下铺垫两块过街钢板;(3)使用所述旋挖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4)清除孔底虚土并测量桩位、孔径、孔深、垂直度指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的具体步骤包括:(1)利用连接套管将所述空心支架的钢构件依次连接,成为整体的所述空心支架;(2)将连接好的所述空心支架安装到所述成孔内;(4)使用研磨装置将橡胶粉研磨成型并与混凝土拌制均匀,形成橡胶混凝土;(3)通过注浆孔向所述空心支架内灌注所述橡胶混凝土,直至所述橡胶混凝土充满每一节所述钢构件;(4)使用木塞封堵所述注浆孔和排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浮锚杆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使用到的空心支架包括:所述钢构件、所述橡胶混凝土和连接所述钢构件的连接套,所述空心支架上开设有所述排气孔和所述注浆孔;其中,所述钢构件包括外支架钢构件和内支架钢构件,所述外支架钢构件和所述内支架钢构件通过一或多个定位钢筋连接;所述橡胶混凝土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宪孙皓李祥龙李保成马伟伟谢兆祺姚皓凡马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