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宝安专利>正文

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75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0
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包括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气泵、输气管、电源、曝气装置。漂浮软体养殖水池隔栅,与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通过水浮管格箅的下置水浮管和软体隔栅吊装连接,将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分成块状水体养殖区域。吊网或吊帘吊装于浮管格箅的水浮管上;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曝气汲水充氧泵的进水口,设于养殖区的入口端头处开放的水体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循环汇水口,设于水生生物高密度养殖区的尾部端头底部,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的进水口,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汇水口设有拦渔网。口设有拦渔网。口设有拦渔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来说,保持较高的养殖水体溶解氧是进行高密度养殖最重要的条件。养殖循环水溶解氧高,对养殖鱼的健康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养殖循环水溶解氧低,会给鱼体造成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降低,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病甚至出现大量死亡。
[0003]目前国内工业化养殖场溶氧方法,主要靠用空气向水中曝气。因常规的加氧机不能提供水流均匀循环充氧,水的溶氧效果差,故消耗能源不少,养殖水体中的含氧量提高不大。现已公布的专利ZL200810014132.4公开的一种“养鱼池循环水高效溶氧器”的技术方案,其仍属液、气直接粗放混合,能使水中的溶氧量提高的原因是其采用氧气为气源对水体溶氧,但注入水中的氧气在养殖池中停留时间较短,同时,由于氧气直接在水中的溶解效率较低, 供氧范围不均使养殖密度无法提高。
[0004]目前普遍使用的增氧设备均为点式集中增氧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点式增氧装置的覆盖面积小,很容易引起养殖物聚群采氧,严重影响鱼正常进食与生长,放养密度高了还会造成泛塘。在增氧机附近因压缩空气供给过剩而外溢,离增氧点较远处,因压缩空气不能送达,水中的含氧量得不到增补,整个养殖池的增氧均匀性较差,难以达到高密度流水养殖的要求。现已公布的专利ZL 200820032496.0公开的一种“人工养殖鱼池的经济型均匀增氧装置”的技术方案,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供气量很大,需要增大佈管密度,提高供氧压力,成本提高。此外,上述技术因是向池体中直接供氧,水的溶氧效果差,很多气体直接挥发掉,溶氧效果有限。我国水库众多,深水湖泊面积广大。然而,水库、深水湖泊由于水深,具有净化水质的潜水植物水草,及挺水植物难以在水中生长。而常规的网箱养鱼残饵、鱼粪会污染水体,在没有解决养鱼污染水质的前提下;在国家保护城市水源地的政策要求下,难以发挥其水产养殖效益。水库及深水湖泊在夏天表层水温高,蒸发量大,而表层水下的中底层水体则温度低,含氧低,无法养殖高价值的冷水鱼。使大量优质水库及深水湖泊资源难以发挥经济及社会效益。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净化水体,又能利用水面发电,减少水体蒸发,又能养殖冷水鱼的养殖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旨在解决水库及深水湖泊中,因深水中的水温低、但含氧量低,不能养殖高价值的冷水鱼的问题。完全可能利用其深水的低水温配合表层水体,通过曝气充氧来实现对冷水鱼的养殖,并收集鱼粪、残饵、植物碎屑制作有机肥,利用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实现光伏风力发
电,实现利用水体,保护水体,给水库盖盖子减少水体蒸发的功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包括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气泵、输气管、电源、曝气装置。其特征是: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包括矩形水池、圆形水池、及其它形状水池。漂浮软体养殖水池隔栅,与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通过水浮管格箅的下置水浮管和软体隔栅吊装连接,将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分成块状水体养殖区域。隔栅包括吊网、吊帘,其中,吊网或吊帘吊装于浮管格箅的水浮管上。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浮管格箅通过固定锚桩,定位于水池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曝气汲水充氧泵的进水口,设于水生生物高密度养殖区的入口端头处开放的水体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循环汇水口,设于水生生物高密度养殖区的尾部端头底部,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的进水口,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汇水口均设有拦渔网。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边框上,或设有防止水生生物出逃的围网。
[0007]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周边软体池壁,包裹吊装在水浮管格箅的周边管体上,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通过水浮管格箅的下置水浮管和软体隔栅吊装连接,隔成至少一列的与开放水体隔离的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池壁和池底为柔性防透水材料制造。
[0008]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浮管格箅通过固定锚桩,定位于水池中。隔栅为吊网或吊帘的柔性防水材料制造,柔性防水材料包括塑胶材料。隔栅上部通过水浮管吊装于水面,隔栅底部通过绳索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连接,隔成池形养殖区域。
[0009]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一侧池壁上,设有包括曝气气泵、输气管、电源、曝气装置、曝气充氧汲水筒、曝气充氧汲水筒进水口、曝气充氧汲水筒出水口、水浮筒、曝气充氧汲水筒定位装置组成的曝气汲水充氧泵。曝气装置或为曝气气泵与纳米曝气泵的复合装置。曝气汲水充氧泵在曝气充氧汲水筒之下的微孔曝气装置,连接有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水体表层取水口取水体表层温暖的水,水体深层取水口取水体深层的冷水。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通过设于微孔曝气管之下的曝气充氧汲水筒上的双向调控阀门实现对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切换及启闭调控,实现对水体深层取水、表层取水、深层、表层同步混合取水三个功能,实现对水温的调控。
[0010]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下游相对一侧的池壁上,设有汇流管道进水口、汇流管道、汇流管道排水口,汇流管道定位装置、集污装置、水浮筒。曝气汲水充氧泵,与软体养殖水池、汇流管道、集污装置结合。汇流管道出水口的排水,排向开放水体,汇流管道出水口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之间,设有防止排水回流的封闭挡帘。汇流管道出水口下游,设有排水集污装置,实现对残饵、鱼粪、碎屑的收集。实现养殖水体的长距离、大流量曝气汲水充氧、集污排水循环。
[0011]曝气汲水充氧泵包括曝气气泵、电源、输气管、微孔曝气装置、曝气充氧汲水筒、曝气汲水充氧泵定位装置。曝气气泵与电源相连,曝气气泵连接有进气管、输气管。微孔曝气装置与输气管连接,设于曝气充氧汲水筒底部三通阀之上。曝气充氧汲水筒出水口下游,或设有拦渔网,组成曝气汲水充氧泵。
[0012]微孔曝气装置为腔体外表面壳体,或腔体内表面壳体上连接有输气管,壳体外表面封闭,壳体节流内弧面布满有出气微孔的环腔或联腔节流微孔曝气喷嘴管节。
[0013]环腔或联腔节流微孔曝气喷嘴管节,置于纵向垂直布置的曝气充氧汲水筒内,通过定位装置,固定于曝气汲水管筒汇流进水口和曝气汲水充氧泵出水口之间曝气汲水管筒的内壁上,与曝气汲水管筒的内壁顺滑连接,构成曝气汲水充氧泵。
[0014]曝气汲水管筒通过管筒上的定位装置,将曝气充氧汲水筒纵向垂直定位于水体中,其中,曝气汲水管筒的出水管口,设于纵向垂直布置的曝气充氧汲水筒之上。曝气汲水管筒的取水管口,设于曝气汲水管筒的下端。曝气气泵排气压力,以实现微孔曝气管正常排气为准。曝气气泵供气量对应筒体流通面积,曝气气泵在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曝气气泵排气量越大,曝气汲水管筒的出水量越大。曝气气泵在排气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包括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气泵、输气管、电源、曝气装置,其特征是: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包括矩形水池、圆形水池、及其它形状水池;漂浮软体养殖水池隔栅,与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通过水浮管格箅的下置水浮管和软体隔栅吊装连接,将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分成块状水体养殖区域;隔栅包括吊网、吊帘,其中,吊网或吊帘吊装于浮管格箅的水浮管上;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浮管格箅通过固定锚桩,定位于水池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曝气汲水充氧泵的进水口,设于水生生物高密度养殖区的入口端头处开放的水体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循环汇水口,设于水生生物高密度养殖区的尾部端头底部,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的进水口,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汇水口均设有拦渔网;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边框上,或设有防止水生生物出逃的围网;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周边软体池壁,包裹吊装在水浮管格箅的周边管体上,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通过水浮管格箅的下置水浮管和软体隔栅吊装连接,隔成至少一列的与开放水体隔离的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池壁和池底为柔性防透水材料制造;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浮管格箅通过固定锚桩,定位于水池中;隔栅为吊网或吊帘的柔性防水材料制造,柔性防水材料包括塑胶材料;隔栅上部通过水浮管吊装于水面,隔栅底部通过绳索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连接,隔成池形养殖区域;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一侧池壁上,设有包括曝气气泵、输气管、电源、曝气装置、曝气充氧汲水筒、曝气充氧汲水筒进水口、曝气充氧汲水筒出水口、水浮筒、曝气充氧汲水筒定位装置组成的曝气汲水充氧泵;曝气装置或为曝气气泵与纳米曝气泵的复合装置;曝气汲水充氧泵在曝气充氧汲水筒之下的微孔曝气装置,连接有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水体表层取水口取水体表层温暖的水,水体深层取水口取水体深层的冷水;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通过设于微孔曝气管之下的曝气充氧汲水筒上的双向调控阀门实现对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切换及启闭调控,实现对水体深层取水、表层取水、深层、表层同步混合取水三个功能,实现对水温的调控;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下游相对一侧的池壁上,设有汇流管道进水口、汇流管道、汇流管道排水口,汇流管道定位装置、集污装置、水浮筒,曝气汲水充氧泵,与软体养殖水池、汇流管道、集污装置结合;汇流管道出水口的排水,排向开放水体,汇流管道出水口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之间,设有防止排水回流的封闭挡帘;汇流管道出水口下游,设有排水集污装置,实现对残饵、鱼粪、碎屑的收集;实现养殖水体的长距离、大流量曝气汲水充氧、集污排水循环;曝气汲水充氧泵包括曝气气泵、电源、输气管、微孔曝气装置、曝气充氧汲水筒、曝气汲水充氧泵定位装置;曝气气泵与电源相连,曝气气泵连接有进气管、输气管;微孔曝气装置与输气管连接,设于曝气充氧汲水筒底部三通阀之上;曝气充氧汲水筒出水口下游,或设有拦渔网,组成曝气汲水充氧泵;微孔曝气装置为腔体外表面壳体,或腔体内表面壳体上连接有输气管,壳体外表面封闭,壳体节流内弧面布满有出气微孔的环腔或联腔节流微孔曝气喷嘴管节;环腔或联腔节流微孔曝气喷嘴管节,置于纵向垂直布置的曝气充氧汲水筒内,通过定
位装置,固定于曝气汲水管筒汇流进水口和曝气汲水充氧泵出水口之间曝气汲水管筒的内壁上,与曝气汲水管筒的内壁顺滑连接,构成曝气汲水充氧泵;曝气汲水管筒通过管筒上的定位装置,将曝气充氧汲水筒纵向垂直定位于水体中,其中,曝气汲水管筒的出水管口,设于纵向垂直布置的曝气充氧汲水筒之上;曝气汲水管筒的取水管口,设于曝气汲水管筒的下端;曝气气泵排气压力,以实现微孔曝气管正常排气为准;曝气气泵供气量对应筒体流通面积,曝气气泵在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曝气气泵排气量越大,曝气汲水管筒的出水量越大;曝气气泵在排气量一定的情况下,曝气气泵排气压力越大,曝气汲水管筒,可在水下曝气充氧汲水筒内布置的位置深度越深,曝气汲水充氧泵的扬程越高;曝气汲水管筒出水口,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边框软体池壁密封连接,将水泵入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内,曝气汲水管筒出水口,设定在贴近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水面的水下、或与水面持平、或略高于水面的位置;开动曝气气泵时,微孔曝气管开始曝气,曝气充氧汲水筒内水柱因充满气泡而密度降低;作用于汇流管汇流进水口的水压,使得曝气充氧汲水筒内水位上升,从曝气充氧汲水筒顶部溢出,水流向自汇流管汇流进水口,至曝气充氧汲水筒,实现从汇流管汇流进水口所在的底层水体,向曝气充氧汲水筒所在的表层水体泵水,形成涌泉或形成瀑布;开放水体通过曝气汲水充氧泵向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泵水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内的水面,将高于开放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远端与曝气汲水充氧泵之间,设有汇流口和汇流管道,实现养殖水体的长距离、大流量曝气汲水充氧循环;曝气汲水充氧泵出水口处下游设有集污装置,实现对残饵、鱼粪、残体、水生植物碎屑的收集;曝气充氧汲水筒出水管口的外壁上,或设有浮圈,浮圈的浮力使曝气充氧汲水筒和出水管口,随水位升降而升降,并使曝气充氧汲水筒的出水管口始终漂浮于水面处,将开放水体的水泵入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内;集污装置为设于汇流管出水口下游,向上开口,并有一定流径宽度的沉淀集污容器,集污凹池的顶部,或设有阻拦漂浮物的漂浮拦栅及拦渔网;集污装置出水处的下游边缘,或设有使曝气汲水充氧泵漂浮竖立于水中的水浮筒;污泥抽吸装置,为抽泥管通过管头,对集污容器底部污泥进行抽吸,使管子在提拉的作用下,将收集的污泥顺序抽吸排出;集污装置收集的残饵、鱼粪、水生植物的碎屑,通过泥浆泵抽取置于沉淀池内,经沉淀、排水、干燥,制成有机肥;(一)、高密度冷水鱼的漂浮软体养殖水池,设于曝气汲水充氧泵下游,汇流管道的汇流管口,设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相对的下游边缘末端的底部,实现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水体的对角流径;水生生物的排放物、残体、水生植物的碎屑,或经拦渔网过滤后,进入漂浮软体养殖水池一侧端头底部的汇流管道入口,被水体带走,经汇流管道流进入集污装置沉淀后,经拦渔网排入开放水域,构成流水养殖生态循环系统;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浮管格箅通过固定锚桩,定位于水池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浮管格箅上,或设有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电池组件固定于浮管格箅的横担支架上;
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锚桩上或设有风力发电装置,与光伏发电场、蓄电池共同组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与包括市电、内燃发电机、燃气轮发电机组成智能曝气汲水充氧泵用自动复合安全电源;(二)、或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的漂浮软体养殖水池,设于曝气汲水充氧泵下游,汇流管道的汇流管口,设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下游相对边缘末端的底部,实现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水体的对角流径;水生生物的排放物、残体、水生植物的碎屑,或经拦渔网过滤后,进入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一侧端头底部的汇流管道入口,被水体带走,经汇流管道,流入集污装置沉淀,经拦渔网后,进入开放水域,构成流水养殖生态循环系统;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漂浮软体养殖水池上,设置有浮管格箅床,浮管格箅床的下层浮管布置走向与水流流向一致,减小水阻,浮管格箅床的上层浮管与下层浮管交叉连接;浮管格箅床的格框内置有固定水生无土栽培植物的植根筐箅,植根筐箅为置于浮管格箅床格框内的种植器,植根筐箅设有定置盖箅,植根筐箅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在植根筐箅内放置不同的栽培基质,植根筐箅定位于浮管格箅床格框内,置于水面之上,或置于水面以下;曝气汲水充氧泵使养殖水体经曝气充氧后,流经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场,实现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养分,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浮管格箅床通过锚桩定位在池中;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锚桩上,或设有风力发电装置,与蓄电池共同组成风力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与包括市电、内燃发电机、燃气轮发电机组成的智能曝气汲水充氧泵用自动复合安全电源;(三)、或漂浮软体养殖水池,设于曝气汲水充氧泵沉淀集污装置下游,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场,设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下游,汇流管道的汇流管口,设于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漂浮软体养殖水池下游边缘末端的底部,实现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水体的对角流径;水体经曝气汲水充氧泵后,流经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养分,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水生生物的排放物、残体、水生植物的碎屑,或经拦渔网过滤后,进入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一侧端头底部的汇流管道入口,被水体带走,经汇流管道,流入集污装置沉淀,经拦渔网后,进入开放水域,构成流水养殖生态循环系统;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浮管格箅通过固定锚桩,定位于水池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浮管格箅上,或设有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电池组件固定于浮管格箅的横担支架上;在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场设置有浮管格箅床,浮管格箅床的下层浮管布置走向与水流流向一致,减小水阻,浮管格箅床的上层浮管与下层浮管交叉连接;浮管格箅床的格框内置有固定水生无土栽培植物的植根筐箅,植根筐箅为置于浮管格箅床格框内的种植器,植根筐箅设有定置盖箅,植根筐箅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在植根筐箅内放置不同的栽培基质,植根筐箅定位于浮管格箅床格框内,置于水面之上,或置于水面以下;曝气汲水充氧泵使养殖水体经曝气充氧后,流经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场,实现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养分,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浮管格箅床通过锚桩定位在池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及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混养场的固定锚桩上,或设有风力发电装置,与光伏发电场、蓄电池共同组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与包括市电、内
燃发电机、燃气轮发电机组成智能曝气汲水充氧泵用自动复合安全电源。2.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包括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温室大棚、曝气气泵、输气管、电源、曝气装置,其特征是: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包括矩形水池、圆形水池、及其它形状水池;漂浮软体养殖水池隔栅,与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通过水浮管格箅的下置水浮管和软体隔栅吊装连接,将漂浮软体养殖水池分成块状水体养殖区域;隔栅包括吊网、吊帘,其中,吊网或吊帘吊装于浮管格箅的水浮管上;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浮管格箅通过固定锚桩,定位于水池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曝气汲水充氧泵的进水口,设于水生生物高密度养殖区的入口端头处开放的水体中,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循环汇水口,设于水生生物高密度养殖区的尾部端头底部,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的进水口,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汇水口均设有拦渔网;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边框上,或设有防止水生生物出逃的围网;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周边软体池壁,包裹吊装在水浮管格箅的周边管体上,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通过水浮管格箅的下置水浮管和软体隔栅吊装连接,隔成至少一列的与开放水体隔离的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池壁和池底为柔性防透水材料制造;浮管格箅下部水浮管的布置走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上部水浮管横置于下部水浮管之上,交叉连接,形成浮管格箅;浮管格箅通过固定锚桩,定位于水池中;隔栅为吊网或吊帘的柔性防水材料制造,柔性防水材料包括塑胶材料;隔栅上部通过水浮管吊装于水面,隔栅底部通过绳索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软体池底连接,隔成池形养殖区域;漂浮软体养殖水池的一侧池壁上,设有包括曝气气泵、输气管、电源、曝气装置、曝气充氧汲水筒、曝气充氧汲水筒进水口、曝气充氧汲水筒出水口、水浮筒、曝气充氧汲水筒定位装置组成的曝气汲水充氧泵;曝气装置或为曝气气泵与纳米曝气泵的复合装置;曝气汲水充氧泵在曝气充氧汲水筒之下的微孔曝气装置,连接有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水体表层取水口取水体表层温暖的水,水体深层取水口取水体深层的冷水;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通过设于微孔曝气管之下的曝气充氧汲水筒上的双向调控阀门实现对水体表层取水口和水体深层取水口切换及启闭调控,实现对水体深层取水、表层取水、深层、表层同步混合取水三个功能,实现对水温的调控;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汲水充氧泵下游相对一侧的池壁上,设有汇流管道进水口、汇流管道、汇流管道排水口,汇流管道定位装置、集污装置、水浮筒;曝气汲水充氧泵,与软体养殖水池、汇流管道、集污装置结合;汇流管道出水口的排水,排向开放水体,汇流管道出水口与漂浮软体养殖水池之间,设有防止排水回流的封闭挡帘;汇流管道出水口下游,设有排水集污装置,实现对残饵、鱼粪、碎屑的收集;实现养殖水体的长距离、大流量曝气汲水充氧、集污排水循环;微孔曝气装置为腔体外表面壳体,或腔体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安
申请(专利权)人:徐宝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