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扶手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40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边扶手护栏,包括固定组件与防护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防护组件包括连接管、第一护栏架、第二护栏架、第一扶手架及第二扶手架,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护栏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架铰接,第二护栏架与第一护栏架的一侧滑动连接,第一扶手架与第一护栏架远离连接管的一端铰接,第二扶手架与第二护栏远离连接管的一端铰接,第二扶手架与第一扶手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床边扶手护栏,可以防止老弱病残孕等群体从床上跌落和辅助起床,并且还能够伸缩折叠,具有结构简单灵活多变、使用方便的优点。使用方便的优点。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床边扶手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床边扶手护栏。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老、弱、病、残、孕等群体的生活起居及健康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以老年人群体为例,大多数的老年人在到了一定年龄后,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从平躺转换为坐起的卧床姿势时或者上床、下床的过程中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甚至有些老年人还会在睡觉时从床上摔下,从而不但影响老年人的人身安全,而且也为上述群体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因此,为了便于上述群体,通常会在床上加装床边护栏。
[0003]现有的一些床边护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上述群体提供一定的助力效果(如通过手部拉拽扶手即可起身),但是现有床边护栏在病床上主要采用固定式的安装结构,无法进行便捷拆卸,导致床边护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床边护栏本身的阻挡而使得上下床较为不便,同时由于床边护栏本身的阻挡容易使护理人员在护理时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边扶手护栏,可以防止老弱病残孕等群体从床上跌落,还可以辅助起床,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床边扶手护栏,包括固定组件与防护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连接管、第一护栏架、第二护栏架、第一扶手架及第二扶手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栏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二护栏架与所述第一护栏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架与所述第一护栏架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扶手架与所述第二护栏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扶手架与所述第一扶手架的一侧滑动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栏架与所述第二护栏架套接,所述第一扶手架与所述第二扶手架套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铰接机构,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第一连杆、第三铰接头、第四铰接头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护栏架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一扶手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头旋转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头与所述第二护栏架连接,所述第四铰接头与所述第二扶手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铰接头旋转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头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头抵接,且当第一护栏架与所述第一扶手架对折时,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二铰接头相对一侧的端面均为弧面过渡;
[0010]所述第三铰接头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铰接头抵接,且当所述第二护
栏架与所述第二扶手架对折时,所述第三铰接头与所述第四铰接头相对一侧的端面均为弧面过渡。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护栏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头靠近所述第一护栏架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护栏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设所述第一滑槽;
[0012]所述第三铰接头与所述第二护栏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头靠近所述第二护栏架的一端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护栏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穿设所述第二滑槽。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扶手架上安装有弹性拉钉,所述弹性拉钉伸出所述第一扶手架的一端连接有拉钮,所述第二扶手架上间隔设有若干与所述弹性拉钉对应的定位孔。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弹性止转销,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弹性止转销对应的止转孔。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止转销与所述连接管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弹性止转销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管上,两个所述弹性止转销通过拉绳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延长架,所述延长架与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伸缩卡销,所述延长架上设有供所述伸缩卡销穿设的防脱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技术的床边扶手护栏,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灵活多变便于使用的特点,将固定架放在床垫底下,将第一护栏架、第二护栏架、第一扶手架及第二扶手架伸出床垫并位于床的边缘,从而将本床边扶手护栏固定在床上,无需破坏床架原本的结构;上下床时,将第二护栏架与第二扶手架朝第一护栏架的方向滑移,以便于用户上下床,并且在护理人员对床上人员进行护理时,可以将第一扶手架与第二扶手架朝第一护栏架的方向折叠,以降低床边扶手护栏的高度,以便于进行护理操作;此外,在运输或者收纳时,可以将本床边扶手护栏进行收缩折叠,以减少体积,降低运输存储的空间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床边扶手护栏的立体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床边扶手护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的第二扶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所示的铰接机构中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及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的床边扶手护栏处于收缩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注说明:
[0026]床边扶手护栏100:
[0027]固定组件10,固定架11,伸缩卡销111,止转孔112,延长架12;防护组件20,连接管21,弹性止转销211,拉绳212,第一护栏架22,第一限位杆221,第二护栏架23,第二限位杆
231,第一扶手架24,弹性拉钉241,拉钮242,第二扶手架25,定位孔251,铰接机构26,第一铰接头261,第二铰接头262,第一连杆263,第三铰接头264,第四铰接头265,第二连杆26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边扶手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与防护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连接管、第一护栏架、第二护栏架、第一扶手架及第二扶手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栏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二护栏架与所述第一护栏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架与所述第一护栏架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扶手架与所述第二护栏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扶手架与所述第一扶手架的一侧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扶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架与所述第二护栏架套接,所述第一扶手架与所述第二扶手架套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边扶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铰接机构,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第一连杆、第三铰接头、第四铰接头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护栏架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一扶手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头旋转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头与所述第二护栏架连接,所述第四铰接头与所述第二扶手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铰接头旋转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边扶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头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头抵接,且当第一护栏架与所述第一扶手架对折时,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二铰接头相对一侧的端面均为弧面过渡;所述第三铰接头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康格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