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69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基层、摩擦层和防撞层组成,所述摩擦层设置在基层的一外表面,所述摩擦层主要位于手心和手指处;所述防撞层设置在基层的另一外表面,主要位于手背和手指处;所述基层内部设置有若干散力块,且散力块分散于手心处;所述手套本体虎口处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位于摩擦层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层由芳纶或者超高分子量聚乙稀纤维编织而成,使得基层的防切割能力强;防撞层由若干保护块组成,保护块能够很好的保护背部和指部,并且还能够灵活活动;基层内部设置了散力块,可以有效分散手心收到的力,保护手心关节;耐磨层,防止了长时间使用虎口磨损。止了长时间使用虎口磨损。止了长时间使用虎口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防割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手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防割手套。

技术介绍

[0002]手套是户外常用的保护用具,常用于保护手部,防止风吹日晒以及防腐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功能性手套逐渐被研发出并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取暖手套、防晒手套以及透气手套等。
[0003]当人们在使用手套时,尤其是在工地等高危场合,手套用于保护手部防止磕坏或磨破,因此防护手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有防护手套在帆布或者棉布手套上设置一层耐磨涂层,防止手套的磕坏或磨损,并未有防切割的效果,并且在进行撞击作业时,不能有效减轻工作人员手部承受的撞击力,容易引起手部关节的损伤,造成工作人员的手部经常发生伤害事故。同时,手心处没有保护措施,在作业时,手心处很容易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手套防撞、防切割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具备良好的防撞、防切割能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基层、摩擦层和防撞层组成,所述基层包括位于手腕处的第一基层和位于手掌和手指处的第二基层。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都由芳纶或者超高分子量聚乙稀纤维编织而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摩擦层设置在基层的一外表面,且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基层上,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基层上,所述摩擦层主要位于手心和手指处,且将手心和手指处全部覆盖。
[0009]优选的,所述摩擦层为白刚玉微粉涂层或碳化硅微粉涂层,所述摩擦层的厚度为0.5mm

2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防撞层设置在基层的另一外表面,且全部都设置在第一基层上,主要位于手背和手指处;所述防撞层由若干防撞条和防撞块组成,所述防撞条设置在手指处,所述防撞块设置在手背处,所述防撞条设置有若干不规则的指部保护块,所述指部保护块与指部保护块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所述防撞块设置有若干背部保护块,所述背部保护块与背部保护块之间留有一定空隙。
[0011]优选的,所述防撞层由橡胶块组成,所述背部保护块横向和纵向分布在防撞块上,所述防撞层的厚度为1mm

5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基层内部设置有若干散力块,且散力块分散于手心处,所述散力块的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
[0013]优选的,所述散力块由软质材质制成。
[0014]作为优选,所述手套本体虎口处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位于摩擦层外部。
[0015]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由硅胶制成。
[0016]作为优选,所述手套本体手腕处设置有魔术贴子母扣,魔术贴子母扣包括能够相互配合的母扣和子口。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基层由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组成,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都由芳纶或者超高分子量聚乙稀纤维编织而成,使得基层的防切割能力强,保护手部关节,并且手腕处的弹性大,方便穿戴。
[0019]2.本技术在背部和指部设置了防撞层,防撞层由若干保护块组成,保护块能够很好的保护背部和指部,并且还能够灵活活动。
[0020]3.本技术在基层内部设置了散力块,可以有效分散手心收到的力,保护手心关节。
[0021]4.本技术在虎口处设置了耐磨层,防止了长时间使用虎口磨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手套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手套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图2中A

A处剖视图。
[0025]图中:1—手套本体、2—基层、21—第一基层、22—第二基层、3—摩擦层、4—防撞层、41—防撞条、42—防撞块、5—散力块、6—耐磨层、7—指部保护块、8—背部保护块、9—魔术贴子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7]如图1

2所示,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由基层2、摩擦层3和防撞层4组成,所述基层2包括位于手腕处的第一基层21和位于手掌和手指处的第二基层22,所述第一基层21和第二基层22由芳纶或者超高分子量聚乙稀纤维编织而成,芳纶或者超高分子量聚乙稀纤维都有优良的抗切割性,防切能力强,且第一基层21上的芳纶或者超高分子量聚乙稀纤维横向连接在弹性线,使得手腕处弹性效果好,起着松紧的作用,方便穿戴者穿戴。
[0028]所述摩擦层3设置在基层2的一外表面,且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基层21上,大部分设置在第二基层22上,所述摩擦层3主要位于手心和手指处,且将手心和手指处全部覆盖,保证了手心和手指拥有足够的摩擦力,所述摩擦层3为白刚玉微粉涂层或碳化硅微粉涂层,所述摩擦层3的厚度为0.5mm

2mm。
[0029]所述防撞层4设置在基层2的另一外表面,且全部都设置在第一基层21上,主要位于手背和手指处,所述防撞4由若干防撞条41和防撞块42组成,所述防撞条41设置在手指处,所述防撞块42设置在手背处,所述防撞条41设置有若干不规则的指部保护块7,指部保护块7有效的减缓了外部的撞击,很好的保护了指部,并且每个指部保护块7与指部保护块7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方便了手指的弯曲,能够灵活活动;所述防撞块42设置有若干背部保护
块8,背部保护块8有效的减缓了外部的撞击,很好的保护了背部,背部保护块8横向和纵向的分布在防撞块42上,背部保护块8与背部保护块8之间留有一定空隙,这样的好处在于,在受到外部撞击时,背部保护块8能够将受到的力分散出去,减轻一个点的冲击力,防撞击能力强。
[0030]所述防撞层4由橡胶块组成,橡胶块具有良好的防形变能力,橡胶块,所述防撞层4的厚度为1mm

5mm。
[0031]所述基层2内部设置有三块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散力块5,且散力块5位于手心处,散力块5由软质材质制成,比如硅胶和海绵等,散力块5的厚度为1mm

5mm,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块散力块5位于正手心处,面积次之的一块散力块5位于正手心上方,面积最小的一块散力块5位于正手心右方,将散力块5分散设置,使得散力块5具有散力作业的同时能够方便穿戴人员正常弯曲作业,三块大小不同的散力块5覆盖了绝大部分的手心,保护了手心,在手心受力时力能快速散去。
[0032]所述手套本体1虎口处设置有耐磨层6,且耐磨层6位于摩擦层3外部,所述耐磨层6由硅胶制成,由于虎口处很容易发生磨损,破裂,在虎口处设置一层硅胶皮,使得虎口处的耐磨程度增加,保证了虎口处的强度。
[0033]其中摩擦层3喷涂在基层2正面的外表面上,防撞层4缝制在基层2背面的外表面上,散力块5缝制在基层2内部,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由基层(2)、摩擦层(3)和防撞层(4)组成,所述摩擦层(3)设置在基层(2)的一外表面,位于手心和手指处;所述防撞层(4)设置在基层(2)的另一外表面,位于手背和手指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2)内部设置有若干散力块(5),且散力块(5)分散于手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虎口处设置有耐磨层(6),且耐磨层(6)位于摩擦层(3)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2)包括位于手腕处的第一基层(21)和位于手掌和手指处的第二基层(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撞防割手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超陈芳曹印园骆开建涂冲陈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思危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